贛鋒鋰業:一季度凈利潤35.25億元,同比增長640.41%
贛鋒鋰業披露一季報,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53.65億元,同比增長233.91%;凈利潤35.25億元,同比增長640.41%;基本每股收益2.45元。
盛新鋰能:一季度凈利潤10.7億元,同比增長900.96%
36氪獲悉,盛新鋰能披露第一季度報告,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6.87億元,同比增長212.59%;凈利潤10.7億元,同比增長900.96%;基本每股收益1.24元。
金風科技:一季度凈利潤12.65億元,同比增長15.27%
金風科技披露第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63.83億元,同比減少8.26%;凈利潤12.65億元,同比增長15.27%;基本每股收益為0.2852元。
億緯鋰能:一季度凈利潤同比減少19.43%
36碳獲悉,億緯鋰能發布公告稱,公司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67.34億元,同比增長127.69%;凈利潤5.21億元,同比減少19.43%;基本每股收益0.27元。營收增長主要是隨著新建產能持續釋放,為滿足客戶需求,電池出貨規模增長較大;凈利潤下降原因是投資收益減少。億緯鋰能或其指定的下屬公司擬200億元投資建設年產50GWh動力儲能電池生產基地和成都研究院。
隆基股份:一季度凈利潤26.64億元,同比增長6.46%
36氪獲悉,隆基股份發布公告稱,2022年一季度營業收入185.95億元,同比增長17.29%;凈利潤26.64億元,同比增長6.46%。2021年實現凈利潤90.86億元,同比增長6.24%,擬10轉4派2.6元。
晶科能源:2021年報營收406億同比增長21%,TOPCon量產效率達24.5%
36碳獲悉,4月22日,晶科能源(SH:688223)發布2021年度報告,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05.70億元,同比增長20.53%;實現歸母凈利潤11.41億元,同比增長9.59%;實現歸母扣非凈利潤5.31億元,同比下降41.74%。公司表示,2022年將努力完成全年35-40GW的出貨量目標,鞏固提升公司市場地位,并持續拓展“光伏+”應用場景,加強在BIPV、光伏制氫等領域的深入布局。
通威股份:2024-2026年硅料和電池片規劃產能分別達到80-100萬噸、130-150GW
36碳獲悉,4月25日,通威股份(SH:600438)發布公告,對公司關于2023年公司高純晶硅、太陽能電池產能規模分別達到22-29萬噸、80-100GW的產能規劃進展情況進行了披露。硅料產能方面,截至2021年末,公司已累計建成18萬噸高純晶硅產能,順利完成2020-2021年階段性產能目標;電池片產能方面,截至2021年末,公司已累計建成45GW太陽能電池產能,順利完成2020-2021年階段性目標。
隆基股份、中環半導體上調單晶硅片價格
36碳獲悉,據隆基股份官網,公司單晶硅片P型M10 165μm厚度單片價格6.86元,較前次(4月13日)漲價0.04元,漲幅約0.6%;M6 160μm厚度單片價格5.72元,較前次上漲3.06%;160μm厚度價格5.52元,較前次上漲3.17%。中環半導體公示新一期單晶硅片價格,與4月2日價格相比,各尺寸P型單晶硅片(160μm)價格上漲0.06-0.14元/片。
中原油田兆瓦級PEM制氫項目開工
近日,中國石化中原油田風光電兆瓦級質子膜(PEM)電解水制氫項目在河南省濮陽市開工建設。該項目建成后,將成為中國石化首個風光電兆瓦級質子膜電解水制氫、儲運及加注多系統集中裝置。該項目于2021年8月列入中國石化氫能重大科技攻關課題,由風光提供可再生電力,用質子膜電解水制綠氫。該項目分兩期進行,一期工程有望在今年12月投產。(中國化工報)
100%綠電,太古可口可樂助力“零碳”新未來
浙江太古可口可樂飲料有限公司與大唐電力浙江分公司達成購電合作, 購買3000萬千瓦時綠電,標志著浙江太古可口可樂下沙工廠正式進入綠電時代,以實際行動助力杭州“綠色亞運”。認證該項目成功實施后,可減少碳排放23760噸。除此之外,浙江太古可口可樂實施全面能耗管理,多舉措創新,合計減少碳排放可達26160噸,自此進入“低碳工廠”時代。(杭州日報)
零跑全球首發無電池包CTC技術
36氪獲悉,在零跑智能動力CTC電池底盤一體化技術發布會上,零跑科技董事長朱江明宣布將對智能動力CTC技術免費開放共享,與全行業共享全域自研最新成果。據官方介紹,零跑智能動力CTC技術應用車身結構作為電池包外部結構,取消了電池包的部分結構設計,從這個意義來說,搭載零跑智能動力CTC技術的零跑C01,將成為全球首款無獨立電池包的電動車。
晶科能源:182 N型高效單晶硅電池轉化效率經中國計量科學院第三方測試認證
36氪獲悉,晶科能源發布公告稱,公司182 N型高效單晶硅電池轉化效率經中國計量科學院第三方測試認證,全面積電池轉化效率達到25.7%,再次創造了大面積N型單晶鈍化接觸(TOPCon)電池轉化效率新的世界紀錄。
生態環境部:2025年全國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將達40%
中國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的市場廣闊,但農村污水處理廠也面臨著投資成本高,回報周期長,缺少技術人員維護的短板。截至去年,治理率僅為28%左右。生態環境部4月22日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相關負責人在會上表示,接下來將充分發揮政府、市場、村民三方面的作用,加快補齊短板,到2025年把處理率提高到40%。(央視新聞)
工信部:1-3月光伏壓延玻璃庫存較高、利潤下降
36碳獲悉,2022年1-3月,光伏壓延玻璃行業受前期產能擴張較快、原燃料成本增加、市場需求處于淡季等因素影響,總體呈現庫存較高、利潤下降的態勢,部分企業采取限產減產的措施。據中國建筑玻璃與工業玻璃協會監測數據顯示,截至3月底,在產企業共計36家99窯300條生產線,1-3月,光伏壓延玻璃累計產量299.1萬噸,同比增加34.2%。其中,3月份光伏壓延玻璃產量103.8萬噸,同比增加34.3%。行業平均庫存量天數約16天,同比增加3天。
杭州發布碳達峰碳中和實施意見
近日,杭州市委、市政府印發了《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實施意見》,提出3個階段的主要目標——到2025年,碳達峰、碳中和政策體系基本建立,科技創新和制度創新取得顯著成效,碳達峰基礎得到夯實;到2030年,高質量實現碳達峰,碳達峰、碳中和數智治理體系基本建成,綠色低碳技術取得關鍵突破;到2060年,率先建成零碳城市,相匹配的城市治理體系全面建立。(杭州日報)
國家電投4.95GW組件開標:210雙玻590W+最高2.076元,一線廠商重占價格優勢
36碳獲悉,4月24日,國家電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2022年度第二十二批集中招標第一批光伏電池組件設備開標。招標公告顯示,本次光伏組件采購分為10個標段,規模4.95GW,其中采購容量1350MW,儲備容量3600MW。
順風車碳減排團體標準首次公開,為各地“雙碳”路徑編制提供科學參考
36碳獲悉,4月24日,嘀嗒出行與聯合編制方中國船級社質量認證公司、上海寶碳新能源環保科技有限公司一道,正式公開《私人小客車合乘出行項目溫室氣體減排量評估技術規范》全文。《規范》提供了私人小客車合乘出行項目的溫室氣體減排量評估技術規范,包括術語和定義、項目邊界的確定及排放源識別、減排量計算、監測及數據質量管理以及減排量評估報告的編制等五大方面,適用于在實現與基準線情景相同出行里程的情況下,通過私人小客車合乘出行活動而實現溫室氣體減排的情景。
白皮書:新型儲能新增規模突破2GW,產業鏈投資計劃已超1.2萬億
36碳獲悉,4月26日,《儲能產業研究白皮書2022》發布,根據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全球儲能項目庫的不完全統計,截至2021年底,中國已投運電力儲能項目累計裝機規模46.1GW,占全球市場總規模的22%,同比增長30%。中國能源研究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孫正運表示,借“雙碳”東風,儲能產業迎來了前所未有的關注和投資高潮。2021年國家與地方出臺儲能相關政策達300多項,產業鏈投資計劃已經超過了1.2萬億,新型儲能企業在融資和技術上也均有較大突破,儲能規模化發展已然到來。(上證報)
國家能源局:一季度新增并網容量1321萬千瓦
國家能源局公布2022年第一季度光伏發電建設運行情況,第一季度新增并網容量1321萬千瓦。(第一財經)
總投資200億,中廣核新能源“布局”組件、智能光伏支架等領域
4月28日,全國新能源產業頭部企業集聚溫州,總投資1258億元的新能源重大項目集中簽約,這是溫州打造全國新能源創新發展新高地的標志性成果。包含2個光伏相關投資,其中,中廣核新能源全產業鏈項目總投資200億元,擬引進海上風電產業鏈、高效光伏組件制造和智能光伏支架、儲能與動力電池生產、氫能等關聯產業。
供應鏈“問題重重” 大量光伏項目工期被推遲至2025年
36碳獲悉,根據愛迪生能源公司日前發布的“2022年第一季度可再生能源市場更新”報告,由于供需失衡對可再生能源行業造成的影響,可再生能源的電力價格在第一季度繼續攀升。在供應方面,雖然許多可再生能源項目已經上市,但很難找到那些在不承擔重大風險的情況下承諾固定價格的項目。可再生能源開發商面臨著成本不斷上升的問題,包括運輸成本,一些光伏組件制造商將其與市場需求掛鉤,而不是固定價格。關稅方面的不確定性是另一個影響因素,隨著美國政府開始對東南亞四國生產光伏組件規避關稅進行調查,預計大約80%的光伏組件供應的可用性和成本將在未來幾個月內受到影響。
三菱商事將向蓋茨的脫碳化基金出資1億美元
據報道,三菱商事決定,向美國微軟聯合創始人比爾·蓋茨的脫碳化基金出資1億美元。該基金投資于氫和可持續航空燃料(SAF)等接近商用化的業務,三菱商事在亞洲企業中將首次成為負責投資判斷的合作伙伴。實業公司在進駐亞洲和日本之際,三菱商事將與其合作,加快培育脫碳化領域的新業務。該決定最早將于4月25日宣布。(界面)
新增裝機3.5GW,亞馬遜將于2025年實現100%可再生能源目標
36碳獲悉,亞馬遜公司近日宣布,將在全球建設37個新的可再生能源項目,這標志著該公司在到2025年實現100%使用可再生能源供電的道路上取得了重大進展——比其制定的2030年實現這一目標提前了五年。這些項目將為亞馬遜公司運營的設施提供清潔能源,其中包括該公司為全球數百萬客戶提供支持的辦公室、服務中心以及AWS數據中心。
西班牙科學家開發“遙相關”法預測可再生能源發電量
據外媒報道,來自西班牙巴塞羅那超級計算中心(BSC)的一些科學家首次展示了行星的大氣環流模式的變化如何影響歐洲各國的可再生能源發電,而這種變化被稱為遙相關。通過氣候預測提前幾個月預測可再生能源發電量的長期變化。這些預測對于電網運營商制定替代能源計劃、電力供應商估算電價以及各國政府應對能源價格危機非常有用。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