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長激素集采塵埃落定后,長春高新交出了一份營收雙增的一季報,但是其股價已經跌回三年前水平。截至4月29日收盤,長春高新報157.02元/股,股價跌回至2019年年初水平,目前總市值635億元。
據長春高新2022年第一季報,長春高新營收29.75億元,同比增長30.40%;凈利潤11.38億元,同比增長30.16%。
長春高新的“現金奶?!薄⒅鳡I生長激素產品的金賽藥業仍保持較高增長,一季度實現收入26.48億元,同比增長43.69%;凈利潤12.05億元,同比增長37.31%。但金賽藥業銷售貨款尚未到回款期,導致一季度期末應收賬款為18.64億元,較期初增長31.17%。
由于生長激素屬于處方藥,進入公立醫院受到各種條件制約,因此不少企業需要砸錢來換得民營等其他醫療渠道。金賽藥業的增長也伴隨著銷售費用的高投入。一季度長春高新的銷售費用為9.46億元,同比增長34.75%,對此,長春高新也解釋為金賽藥業銷售收入增加所致。
憑借金賽藥業,長春高新已成為生長激素市場龍頭企業。但本次集采或攪動現有生長激素市場,此次廣東11省聯盟集采,擬中選粉針中,長春高新的擬中選價格降幅最高,達到52%左右。
從長春高新自身看,盡管長春高新生長激素粉針面臨大幅降價,但是粉針在其生長激素產品收入占比并不高。據長春高新此前披露的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2021年金賽藥業生長激素產品整體收入中粉針占比10%左右,收入增長近40%;水針占比70%以上,收入增長30%以上;長效水針占比18%以上,收入增長110%以上。長春高新生長激素產品主要收入來源水針也并未申報廣東聯盟藥品集采。
不過集采的“以量換價”模式給了更多企業在粉針生長激素市場施展空間。與長春高新一同擬中選粉針的還有上海聯合賽爾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以及安科生物、中山未名海濟生物醫藥有限公司為擬備選企業。
大起大落的股價也反映了投資者對長春高新在生長激素市場地位的不確定性。1月19日其生長激素產品被納入廣東省藥品集采消息公布后,連續三天跌停。
集采將昂貴的生長激素的推進價格更低的時代,長春高新也開始布局新領域。由于生長激素目前適應癥較少,長春高新在通過推進成人生長激素缺乏相關適應癥領域以拓展更大的市場。
長春高新的長效水針是目前國內唯一的長效生長激素品種,長效水針收入增長潛力也更大。長春高新自然不會放過在長效水針市場的領先優勢。長春高新此前表示長效水針目前已開始調整產品價格,正在加大力度全力推廣長效生長激素。
與此同時長春高新從源頭加大了研發。2022年一季度,長春高新研發費用為2.35億元,同比增長71.90%。主要原因其解釋為金賽藥業研發投入增加所致。
生長激素以外,長春高新還有中成藥、房地產等業務。一季度長春高新其他主要子公司業績走勢分化。
百克生物實現收入1.38億元,同比下降44.27%;實現凈利潤0.17億元,同比下降68.76%。華康藥業實現收入1.70億元,同比增長10.23%;實現凈利潤0.09億元,同比下降21.55%。高新地產實現收入1.71億元,同比增長503.38%;實現凈利潤0.21億元,同比增長485.24%。
歡迎掃碼獲取更多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