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節我我國傳承已久的傳統節日,是中國人民非常重視的一個節日。重陽節也像其他節日一樣有節日當天要吃的傳統美食,那么重陽節要吃什么傳統食物?重陽節的意義和象征意義你知道嗎?一起來了解一下。
重陽節傳統食物匯總
1、菊花酒
重陽佳節,中國民間有飲菊花酒的傳統習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陽必飲、祛災祈福的”吉祥酒”。九九與“久久”諧音,與“酒”也同音,因此派生出九九要喝菊花酒的這一說法。
2、羊肉面
重陽節要吃羊肉面。“羊”與“陽”諧音,應重陽之典。面要吃白面,“白”是“百”字去掉頂上的“一”,有一百減一為九十九的寓意,以應“九九”之典。羊肉性溫,益氣補虛、溫中暖下,治虛勞羸瘦,腰膝酸軟,五勞七傷。在《本草綱目》中,羊肉被稱為補元陽益血氣的溫熱補品。
3、糍耙
吃糍耙,是我國西南地區重陽佳節的又一食俗。糍耙分為軟甜、硬咸兩種。其做法是將洗凈的糯米下到開水鍋里,一沸即撈,上籠蒸熟,再放臼里搗爛,揉搓成團即可。
4、花糕
重陽節吃花糕的起因緣于重陽登高習俗。有山的地方可以爬山登高,而無山可爬的地方,就想法找彌補和替代,因“糕”與“高”諧音,就出現了重陽節吃花糕的習俗。
5、石榴
重陽節吃石榴也正是時候,石榴形狀如瘤,皮內有子,秋季果實成熟時采收食用,其口味大致有酸、甜兩種。石榴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其中維生素C以及維生素B族的含量居高,蛋白質、脂肪以及鈣等含量也不低,其中維生素的含量要比蘋果高出很多倍。
6、板栗糕
北京的小吃中有兩樣是專在重陽節時食用的,一為花糕,一個是栗子糕。栗子糕,是用栗子泥為主料制作而成的。它的做法是生栗子去皮蒸熟爛后搗成泥,并準備好京糕切的大片和澄沙餡,將200克栗子泥分成3份,用一份攤開為底層,接著鋪一層京糕片。
7、柿子
吃柿子食俗,在我國民間還有一種傳說。據《奇園奇所奇》中介紹:有一年,明太祖朱元璋微服出城私訪,這一天正值重陽節。他已經一天未食,感到饑餓口渴,當行至剩柴村時,只見家家墻倒樹凋,均為兵火所燒,朱元璋暗自悲嘆,舉目環視,唯有東北隅有一樹柿子正熟,遂采摘食之,約食了10枚便飽腹,又惆悵久之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