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多的爆料指出,今年的 iPhone 14 棄用劉海屏,采用挖孔屏設計,終于是拿掉那道大劉海了??僧斾秩緢D越來越精準時,我們又發現,劉海確實是沒了,但是變成了一個橫置的、大大的感嘆號。
如此設計可以說是辨識度拉滿,你心目中的挖孔屏 iPhone,會是這個樣子的嗎?
如果是的話,那么提前半年為你道喜。如果不是的話,也別著急,視覺設計更佳的新 iPhone,也很快就來了。
熟悉蘋果供應鏈的韓國媒體The Elec 今日帶來重磅消息,稱三星顯示正在為下一代 iPhone 開發新型屏下攝像頭技術,可以將 Face ID 隱藏在屏幕面板下,在非工作狀態時帶來更好的視覺觀感。
如果快的話,明年的 iPhone 15 Pro 系列,我們就能見到屏下 Face ID 技術。作為 iPhone 高端型號的頭號供應商,三星明年的 Galaxy Z Fold 系列折疊屏手機有望首發搭載該技術,用于前置攝像頭。
2023 年,想必這就是屏下 Face ID 最接近現實的時間。彭博社馬克·古爾曼曾表示,蘋果會選擇屏下 Face ID 技術,打造真全面屏 iPhone。這么看來,真全面屏 iPhone,比我們預想之中要來的更快?
但是呢,先別高興的太早。
這則報道指出,蘋果計劃的 iPhone 15 Pro,還不會采用完全的真全面屏設計,而是挖孔前置攝像頭+屏下 Face ID。拿流言中 iPhone 14 Pro 做對比,就相當于把感嘆號挖孔的“藥丸”拿掉,只留下一個孔。
或許這才是我們最初理解的挖孔屏 iPhone?
既然 Face ID 都能隱藏到屏下了,為什么不一起把攝像頭也隱藏呢?這或許和三星的屏下攝像頭技術有關系。
三星的屏下攝像頭技術于去年推出,最先應用在 Galaxy Z Fold 3 折疊屏手機上。該機采用激光鉆孔方案,配合透光率更高的 Eco2 OLED 面板、優化的像素孔徑,以及減小色差的技術,進而讓屏下攝像頭成為現實。它的前攝隱形效果不太給力,自拍效果也要比挖孔前攝打折扣,并不能使蘋果滿意。
三星 GalaxyZFold3
另一方面,三星顯示找到了加拿大的 OTI Lumionics,合作開發一項新技術,使用精細金屬掩模來沉積陰極圖案材料,再使用開放的金屬掩模來沉積陰極,避免沉積在圖案化材料上。經過圖案化處理的陰極可以變成透明形態,同時能夠吸收來自外部的光,從而為屏下攝像頭創造所需的工作環境。
只不過,三星這一整套技術量產落地還需時日,至少在今年下半年的 Galaxy Z Fold 4 上,我們還不會見到相關技術。至于 iPhone 什么時候能用上,就得看這邊進度如何了。
當然,iPhone 15 Pro 離現在還有一年多,蘋果或許還留著幾套真全面屏的方案呢。
在此之前,就真全面屏 iPhone 什么時候到來這一問題,知名消息人士的看法基本一致,最快 2023 年在 iPhone 15 Pro 系列上實現。如果蘋果再講究一點,追求更極致的隱形和相機效果,那又是另一回事了。
畢竟對于自家門面級的產品,蘋果肯定不愿意冒風險。慢工出細活,iPhone 用戶需要付出的體驗成本只有兩個,一是金錢,二是等待的時間。
再看安卓廠商這邊,目前三星、小米、中興等廠商都已推出屏下攝像頭手機,雖然早早地用上了這項技術,但仍有著不完美之處,比如屏幕整體分辨率一般(像素密度 400 PPI,旗艦 iPhone 系列為 460 PPI 左右),前攝成像效果有所打折。分辨率高像素就要密集,拍照好屏幕就要夠透,現階段的技術水平還難以做到兩全其美。
從祖傳造型走向劉海屏,蘋果花了十年;從劉海屏走向挖孔屏,蘋果至少要走五年。這一次從挖孔屏走向真全面屏,蘋果需要多少年呢,一年,兩年,還是更久?不妨談一下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