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流通連接著生產與消費,而鄉鎮和村兩級消費市場占中國消費市場總體的38%。因此,完善農村流通市場對農村消費潛力的釋放至關重要。
近日,財政部、商務部印發的《關于進一步加強農產品供應鏈體系建設的通知》明確,要通過兩年時間加快形成農商聯系更為緊密、產銷銜接更為暢通的農產品供應鏈體系。此前,商務部副部長王炳南在國新辦舉行的加強縣域商業體系建設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表示,“十四五”時期,建設農村商業體系,必須把農村現代流通體系作為方向。
加強縣域商業體系建設
“加強農村現代流通體系建設,完善‘農產品進城’和‘工業品下鄉’雙向流通體系,一方面能促進農民收入提升,另一方面能促進農民消費升級,極大釋放農村消費潛力。”商務部研究院副研究員洪勇在接受國際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商務部擴大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覆蓋范圍,引導電子商務、商貿連鎖企業下鄉,建立農產品產銷對接機制,培育農產品品牌,推動農產品賣得出、賣得好、賣得久。”
洪勇稱,此前,部分農村地區存在假冒偽劣、以次充好,以及農村消費環境差,物流配送時間長、價格高等問題。隨著現代流通體系建設逐步深入,相關部門加大了對農村商品市場執法的力度,物流配送中心改造升級,配送網點快速發展,有效提高了農民的消費體驗。
中國社會科學評價研究院評價理論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員王雪峰在接受國際商報記者采訪時亦表示,流通體系的現代化就是要把握信息技術的商務應用和發展趨勢,加強流通基礎設施、流通渠道、流通主體及流通環境的信息化建設,提升流通體系的智慧化水平。
值得期待的是,“十四五”時期中國縣域商業體系建設將迎來快速發展。據了解,“十四五”時期,商務部將會同有關部門通過重點改造升級一批綜合商貿服務中心和物流配送中心強化縣城綜合商業服務能力;同時,在鄉鎮重點改造升級一批鄉鎮商貿中心,在村里要把一批“夫妻老婆店”改造升級為新型連鎖便利店。
釋放農村消費潛力
當前,農村消費市場的潛力之大不言而喻。2020年,鄉村消費品零售額達5.3萬億元,比2015年增長26.1%,連續8年快于城鎮。農村消費升級趨勢明顯,2020年,農村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娛樂、交通通信、醫療保障消費支出分別比2015年增長了35.1%、58.3%和67.6%。
今年以來,國家有關部門持續推動農村消費潛力釋放。如商務部等12部門聯合印發《關于提振大宗消費重點消費促進釋放農村消費潛力若干措施的通知》;農業農村部、國家郵政局、全國供銷合作總社等多個部門作出部署,聚焦農產品上行、鄉村功能拓展等關鍵點,多措并舉推動農產品出村進城,吸引城鄉居民下鄉消費,活躍鄉村經濟,促進城鄉雙向流通。
在洪勇看來,促進農村消費,應堅持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具體體現在:一是堅持創新,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對原有農村流通體系進行智能化、數字化改造,防止城市舊的流通模式在農村地區簡單重復;二是堅持協調,堅持市場主導、政府引導,統籌資金、人員等資源,確保不重復投入;三是堅持綠色,在家電下鄉、汽車下鄉以及電商物流等方面堅持循環利用;四是堅持開放,滿足農村地區消費者對跨境商品的需求;五是堅持共享,保障資源對所有政府部門、企業等開放共享。
蘇寧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付一夫在接受國際商報記者采訪時亦表示,未來釋放農村消費潛力要充分利用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打造智慧供應鏈體系,推動供應鏈上下游各方的銜接;同時提升生產銷售對市場需求變化的即時響應能力,降低中間各環節的流通成本,真正做到供需精準匹配、提質增效降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