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性”指物體受外力作用變形后,除去作用力時能恢復原來形狀的性質,可用來比喻事物可多可少、可大可小、可調整、可變化。如“彈性工作”,是指在完成規定的工作任務或固定的工作時間長度的前提下,員工可以靈活、自主地選擇工作的具體時間,以代替統一、固定的上下班。
網絡新詞“彈性環保”帶有諷刺之意,形容有些人不是真的環保,而是在環保與污染環境之間打擦邊球。網友們主要用這個詞諷刺瑞典“環保少女”格蕾塔·通貝里在全世界范圍內大肆宣揚所謂的“環保”理念,肆意批評自己認為不環保的東西,但在日本決定要將處理過的核污染廢水排入大海的時候,她卻沒有明確表態,沒有堅持自己的主張,只是轉述別人的觀點,避重就輕,并不是真正的環保主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