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和各項目開發主體投資積極性上來了,現在爭取抽水蓄能資源和過去各電力企業爭搶火電一樣。”談及今年以來掀起的抽水蓄能投資建設熱潮,國網新源控股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長義這樣形容。
【資料圖】
在推進“雙碳”工作、發力穩增長和保障能源安全的大局之下,作為目前技術最成熟、經濟性最優、最具大規模開發條件的儲能方式,抽水蓄能在“十四五”期間迎來建設高峰,已建和在建規模將躍升至億千瓦級,而參與主體也將更加多元化。
大批項目開工落地
7月5日,國家電網公司黑龍江尚志抽水蓄能電站項目開工,這是黑龍江省第二個大型抽水蓄能電站,也是黑龍江省“十四五”期間首個核準并開工建設的抽水蓄能電站項目。據了解,該電站安裝4臺30萬千瓦抽水蓄能機組,總投資83.58億元,計劃2029年投產發電。
就在不久前的6月29日,華中地區裝機規模最大的抽水蓄能電站——國家電網湖南安化抽水蓄能電站正式開工,總裝機容量240萬千瓦,總投資151億元。
據統計,2022年初以來,國家電網公司已開工建設4座抽水蓄能電站,總投資近400億元。截至6月底,國家電網經營區抽水蓄能電站在運和在建規模分別達到3011萬千瓦和5173萬千瓦。
抽水蓄能產業駛入“快車道”的背后是政策強力推動。從《關于進一步完善抽水蓄能價格形成機制的意見》對兩部制電價政策和費用分攤疏導機制等進行規定,到《抽水蓄能中長期發展規劃(2021-2035年)》明確2030年投產總規模1.2億千瓦左右,再到《“十四五”現代能源體系規劃》等文件多次提出加快抽水蓄能電站建設……近兩年關于抽水蓄能的政策不斷出臺。
近日發布的《抽水蓄能產業發展報告(2021年度)》顯示,截至2021年底,全國抽水蓄能電站裝機容量達3639萬千瓦,居世界首位。在建總裝機規模6153萬千瓦,已建和在建共計9792萬千瓦。2021年全年共核準開工項目11個,裝機容量1370萬千瓦。
今年以來,布局抽水蓄能的熱度進一步攀升。作為抽水蓄能電站投資運營的主力軍,國網新源“十四五”期間投資規模持續擴大,2022年將超過200億元。“今年力爭核準安徽寧國、遼寧大雅河、甘肅玉門等多座抽水蓄能電站,并積極加大成熟項目的開工力度。”劉長義說。
吉電股份、贛能股份、協鑫能科等多家企業也披露抽水蓄能項目投資計劃,發展抽水蓄能甚至成為一些公司業務轉型的重要抓手。
報告預計,今年我國抽水蓄能電站投產規模將達約900萬千瓦,到年底總裝機容量將達約4500萬千瓦,核準建設規模將超過5000萬千瓦。
“十四五”期間躍升至億千瓦級規模
隨著我國可再生能源規模和比例不斷提高,通過抽水蓄能電站提高電力系統調峰能力顯得越來越重要。
“下一步將組織地方和企業進一步加大力度,推動全國抽水蓄能電站開發建設,全力提升能源保供能力和可再生能源消納水平,加快構建新型電力系統。”國家發改委副主任趙辰昕近日表示。
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副院長、中國水力發電工程學會抽水蓄能行業分會副理事長趙增海介紹,根據國家能源局組織開展的最新資源普查成果,我國抽水蓄能資源站點1529個。截至2021年底,我國已納入規劃的抽水蓄能資源總量約8.14億千瓦,其中重點實施項目4.21億千瓦,規劃儲備項目3.05億千瓦。
《抽水蓄能產業發展報告(2021年度)》預計,隨著一大批建設條件優越的抽水蓄能項目開工建設,“十四五”期間抽水蓄能電站的建設數量將超過200個,已建和在建規模將躍升至億千瓦級。考慮到在建項目的合理工期,預計到2025年我國抽水蓄能電站裝機容量將達到6200萬千瓦。
多位業內人士表示,為加快壯大抽水蓄能產業規模,加快推進項目開發建設,“十四五”期間我國將重點實施“雙兩百工程”,在200個市縣開工建設200個以上抽水蓄能項目,開工目標2.7億千瓦。按照2021年核準抽水蓄能電站平均單位千瓦靜態總投資5367元/千瓦的標準,2.7億千瓦項目將帶動近1.5萬億元投資。
中國水力發電工程學會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鄭聲安建議,結合抽水蓄能跨區域配置、新能源消納及電力系統安全穩定的需要,進一步開展抽水蓄能選點工作,優選一批經濟指標優、工程建設條件好的項目并推動納入《抽水蓄能中長期發展規劃(2021-2035年)》。在中小抽水蓄能電站方面,優選一批建設工期短、距離新能源和負荷中心近的項目,作為大型抽水蓄能電站的有益補充。
投資主體多元化趨勢明顯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我國電力體制機制改革不斷深入,抽水蓄能投資主體多元化趨勢明顯。
據了解,目前抽水蓄能投資運營企業主要有國網新源、南網雙調兩家。截至2021年底,國網新源在運和在建抽水蓄能規模分別為2351萬千瓦和4578萬千瓦。
趙增海認為,“十四五”期間,三峽集團、國家能源集團、國家電投、江蘇國信、華源電力等新的投資主體將投資建設抽水蓄能電站。中國建筑集團、中國鐵建股份有限公司、中國中鐵股份有限公司等施工單位將加入中國電建、中國能建、中國安能等傳統電力建設隊伍,共同參與建設的多元化局面基本形成。
劉長義表示,國網新源將堅持加快發展、開放發展,積極引入各類社會資本參與抽水蓄能項目投資合作,加強與抽水蓄能產業鏈上下游相關單位合作,帶動優質資源整合共享,推動產業優化升級,實現互利共贏。
“十四五”期間,抽水蓄能產業鏈的完整度將更高,產業鏈的互動協調將更加順暢,產業配套能力將顯著增強,新技術新產品應用將更加快捷。“抽水蓄能產業與旅游等產業的融合將逐步增強,一批圍繞抽水蓄能項目的特色旅游將逐漸興起。”趙增海說。
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熊敏峰表示,為落實新型電力系統要求,抽水蓄能電站投資運行、勘測設計、施工建設、裝備制造等全產業鏈要實現協同創新、協調創新,通過“創新”創造價值、疏導成本,通過“創新”補足勘測設計、裝備制造的短板。(記者 王璐)
關鍵詞: 抽水蓄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