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太倉博澤汽車部件有限公司的又一批齒輪盒和汽車冷卻風扇通關后銷往中東歐市場。
“去年我司對中東歐貿易同比增長71%,今年一季度持續攀升,進出口額增長幅度近90%。”太倉博澤汽車部件有限公司總經理于海彬說,中東歐市場在公司整體業務中表現優異,是非常重要的市場之一。
這不是太倉博澤一家企業的感受。近年來,基于傳統友好、雙方政府的重視以及企業開拓市場力度的加大,特別是雙方產業的互補性,中國與中東歐國家雙邊貿易和投資都取得了較快增長。
2012年~2020年,中國與中東歐17國貿易年均增速8%,是中國與歐盟貿易增速的2倍以上。2020年,中國與17國貿易額首次突破千億美元,達到1034.5億美元,同比增長8.4%。今年一季度,中國與中東歐17國貿易額為301.3億美元,同比增長50.2%,超出同期中國外貿整體增速11個百分點。
統計數據顯示,中國與中東歐國家進出口的70%以上都是機電產品,中國的信息通信產品、自動數據處理設備、手機、計算機和附著設備、零配件、汽車以及零部件、液晶顯示器等,是主要的出口產品。
雙方貿易合作逐漸向高端發展也可以在地方外貿數據中得到印證。今年前4個月,深圳市對中東歐17個國家進出口同比增長43.2%,機電產品的進、出口占比均超八成。其中,出口機電產品154.1億元,增長59.4%,主要包括家用電器、電腦及其零部件、液晶顯示板、音視頻設備及其零件等。深圳市自中東歐國家進口機電產品18.5億元,增長32.2%。
博澤是全球汽車零部件行業的主要生產企業之一,太倉博澤是該公司在亞洲最大、自動化率最高的生產基地,為眾多知名汽車制造商生產訂單。“去年我們承接了座椅標準件等很多新項目,主要零配件自中東歐地區進口。這些零配件的產成品除了銷往國內整車廠,還銷往東亞和東歐這些重要市場。比如我們的汽車冷卻風扇,每周都有1~2個集裝箱出口到歐洲。”于海彬說。
在全國知名的“德企之鄉”江蘇省太倉市,像博澤一樣與中東歐國家存在貿易往來的企業共有400余家。為滿足企業進出口需求,南京海關加大了信用培育和資質管理力度,鼓勵企業申請AEO高級認證企業資質,以享受國際間通關便利化政策。
樂輝液晶顯示(蘇州)有限公司是蘇州高新區一家研發生產液晶顯示器等的加工貿易企業。“經過AEO培育,我司整體管理水平得到提升,產品暢銷捷克、荷蘭等十幾個國家,今年一季度出口額同比增長65.8%。”樂輝液晶顯示(蘇州)有限公司財務總監李善默告訴記者,蘇州海關為轄區AEO企業設立協調員,指導企業用足用好優惠政策,協調解決通關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讓企業實實在在享受通關便利措施,降低了通關成本,進一步提升企業國際市場競爭力。
占太倉市對中東歐貿易總額20%的舍弗勒公司,去年通過了AEO高級企業認證,對外貿易更加便捷,對中東歐貿易額居全市首位。
中國和中東歐國家是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伙伴,經濟互補、產業互補、互聯互通順暢。
商務部部長助理任鴻斌此前在中國與中東歐國家經貿合作及第二屆中國-中東歐國家博覽會發布會上表示,中國和中東歐國家產品互補主要體現在貿易結構中70%是機電產品,包含大量的工業中間品。“我國制造業能力強,工業門類齊全,勞動力素質高,整體的生產要素成本比較低。中東歐國家整體人均GDP約1.5萬美元,消費水平比較高。我國向中東歐國家大量出口零部件、中間品,而中東歐國家利用勞動力素質以及加工能力優勢,向中東、北非、北歐和西北歐出口工業制成品,雙方的產業結構、產業鏈是互補的。從這個角度看,雙邊經貿合作具有廣闊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