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4日,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與海升集團陜西超越農業有限公司簽署蘋果新品種“秦脆”苗木生產經營權實施許可合同,1200萬元轉讓費再創新高。
據選育團隊負責人、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園藝學院院長馬鋒旺教授介紹,“秦脆”是以“長富2號”ד蜜脆”雜交育成的中晚熟蘋果新品種,2016年通過陜西省果樹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2020年獲得農業農村部植物新品種權。該品種平均單果重270克,果面光潔,鮮條紋紅,果肉淡黃,有香味,酸甜可口,質地特脆,汁液多,極耐貯藏。萌芽率高,極易成花,管理容易。其早果豐產性、風味品質、果汁含量和抗逆能力優于富士,成熟期比晚熟富士早15天左右,是一個綜合性狀優良的中晚熟蘋果新品種,適宜在全國各蘋果優生區發展,市場前景廣闊。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校長吳普特表示,此次西農大和海升集團的合作,將為豐富我國蘋果品種類型、調整蘋果產業結構注入新的動能,也將為陜西“3+X”工程千億級蘋果產業發展奠定堅實的品種基礎。學校將進一步加大對育種等農業“卡脖子”技術難題研發的支持力度,加強與企業實質性密切合作,探索更加廣泛的校企合作機制,為國家鄉村振興和農業現代化貢獻更多“西農力量”。
近年來,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主動面向區域蘋果產業發展科技需求,大力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努力服務陜西和西北旱區蘋果產業可持續發展。一是匯聚了一支70多人組成的高水平研究隊伍,研究范圍涵蓋蘋果全產業鏈各領域。二是構建了高水平科技創新平臺和技術推廣體系。學校擁有國家蘋果改良中心楊凌分中心和陜西省蘋果重點實驗室,在旱區作物逆境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和學校雙一流學科群創新布局中,蘋果是非常重要的研究方向。此外,西農大在陜西白水、洛川、千陽、旬邑、米脂、子洲、綏德和甘肅慶城建立8個試驗示范站(基地),直接在蘋果核心產區開展創新研究與技術示范推廣,帶動新建蘋果示范園110萬畝。三是研發了一批有影響力的創新成果。近年來,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在蘋果研究領域發表論文數量居全球大學與科研機構第一位。“十三五”期間,相繼培育出“瑞雪”“瑞陽”“秦脆”“秦蜜”“瑞香紅”等多個蘋果新品種。此外,西農大還研究并集成示范推廣蘋果矮化栽培技術體系,在旱區老果園提質增效、旱區肥水高效利用等方面取得一系列創新性進展,推動了蘋果生產效率和產業效益的大幅提升。(記者王京臣 通訊員張琳 支勇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