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永輝超市(601933)發布公告稱,公司董秘張經儀提交了辭職申請;同時,網上傳出張經儀在朋友圈的發言:“抱歉,我回家孝敬父母了”。金融投資報記者注意到,永輝超市市值曾超過千億,如今僅剩460億元,市值縮水過半。7日,該股上漲1.05% ,報收4.82元。有分析人士認為,遭遇發展瓶頸的永輝超市難逃燒錢命運。
市值曾經超千億
永輝超市公告稱,近日收到董事會秘書張經儀提交的辭職申請,因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申請辭去董事會秘書職務。乍一看,這份高級管理人員的辭職申請并無特別之處,因為辭職原因系達到法定退休年齡。金融投資報記者查詢發現,張經儀出生于1959年,自2009年8月起擔任永輝超市董秘一職。算下來,張經儀已當了12年董秘,辭職時62歲。
對于這一工作年限,永輝超市也表示,張經儀任職期間勤勉盡責,為公司規范運作和戰略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董事會對其在任職期間為公司所做出的貢獻表示衷心的感謝!
然而,這份高級管人員辭職公告發出后,網上就傳出了張經儀在朋友圈中的發言:抱歉,我回家孝敬父母了。
在網傳的朋友圈截圖里,張經儀稱:永輝工作了整整12年,一天不多一天不少。我追隨永輝人,用十年時間實現了共同夢想,登上了千店千億的山巔。我們也許透過浮云看見了遠方更高的山峰,因為我們正在下山,恢復體能、更新裝備、重整后勤。但我不能和永輝人繼續攀登遠處那座山峰了,我需要回家孝敬父母、陪伴家人!
2020年年報顯示,張經儀辭職前在永輝獲得最后一份稅前報酬為396萬元,比董事長張軒松還高。同時,這位老董秘還持有245.9萬股股份,按7月7日永輝超市4.82元的收盤價計算,張經儀持股市值為1185.2萬元。公開資料顯示,在2020年,張經儀減持了163.9萬股股份,保守估計這部分股票價值也在800萬元以上。從身家看,張經儀確實可以回家孝敬父母了。
在張經儀辭職后,永輝超市拋出新的董秘人選。公告顯示,新接任者為吳樂峰,1973年出生,今年48歲。此前,吳樂峰是永輝超市的證券事務代表,也是張經儀的老搭檔。
新零售走了彎路
盡管老董秘的辭職關注度頗高,但市場更為關注的,是千億市值遭腰斬后,永輝超市如何突破發展瓶頸。
金融投資報記者查詢的數據顯示,自2018年以來,永輝超市業績便出現顯著波動。2018年-2020年,公司營業收 入 同 比 增 長 分 別 為 20.35% 、20.36%、9.8%,凈利潤同比增長分別為-18.52%、5.63%和14.76%。顯然,在過去三年時間里,永輝超市的業績已呈現下滑態勢。分季度來看,2020年四季度,永輝超市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分別同比增長-3.77%和-1021.21%,已陷入虧損。
業績下滑的同時,伴隨的是股價的跌落。
數據顯示,2018年初,永輝超市股價為12.32元,但三年之后的今天,股價變為4.85元,縮水60%,市值蒸發了710億元。對于這一結果,有分析師認為,是永輝超市在新零售上走了“彎路”。
2018年12月,永輝超市創始人張氏兄弟的分家被看作是這一商超龍頭在新零售上的徹底分裂。據當時公告,張軒松和張軒寧兩兄弟在公司發展方向、發展戰略、組織架構、治理機制等方面存在較大分歧,對于旗下“高端超市+生鮮餐飲+ O2O的超級物種(永輝云創)”,在定位和發展路徑上也存在不同意見。為避免分歧進一步加劇,兄弟二人已簽署《關于解除一致行動的協議》。同時,永輝超市以3.94億元的價格向張軒寧轉讓永輝云創20%的股份。股權轉讓完成后,張軒寧持有永輝云創29.6%的股份,為第一大股東;永輝超市持有永輝云創26.6%的股份,為第二大股東。
被出售的這部分股權,曾經被業內看作是永輝超市新業態的孵化器,即永輝生活、超級物種兩大業態。在融資上,這一新業態也吸引了今日資本、騰訊、創新工場、丹晟投資等戰投。然而,這家眾星云集的明日之星卻不爭氣。在一系列的跑馬圈地后,永輝云創虧損不斷。數據顯示,2016年、2017年,永輝云創分別虧損1.16億元、2.67億元。2018年,虧損金額更是達9億元。基于這一情況,迫使張氏兄弟分家,剝離該業務。
和君咨詢連鎖專家文志宏對金融投資報記者表示,超級物種這種業態模式類似于盒馬鮮生,但截至目前,包括在盒馬鮮生在內的新零售仍在盈利關口徘徊,可以說,這一模式還不是特別成熟。“在探索過程中,對于盒馬鮮生以及背后的阿里來說,其能夠承受這種戰略性虧損,但對于以實體為主的永輝超市而言,則承受了較大的成本壓力,最終導致超級物種失敗,以至于把它砍掉。”文志宏說。
開啟燒錢模式?
雖然剝離了超級物種,但社區團購的興起,又讓永輝超市陷入了新一輪競爭。
金融投資報記者注意到,剝離超級物種后,永輝超市又推出永輝到家業務。年報顯示,2020年,“永輝生活”自營到家業務已覆蓋1000家門店,實現銷售額59.1億元,同比增長147%。但這一成績并不能阻擋永輝超市凈利潤下滑。2021年一季報顯示,公司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分別同比增長-9.99%和-98.51%;資產負債率從2020年末的63.96%攀升至 79.84% , 短 期 借 款 升 至144.71億元。
社區經濟分析師黃昇告訴記者,永輝超市一季度凈利潤下降和資產負債率攀升,其原因是社區團購平臺業務競爭和對客戶大肆的隱形補貼。
在黃昇看來,永輝超市新零售之所以大規模關閉,是其組織架構和商業模式不適合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商業競爭。“對于永輝而言,雖然聚焦生鮮業務,但與巨頭相比,永輝在供應鏈、資金、運營方面沒有任何優勢可言。”
中國并購公會信用管理專委會專家安光勇則認為,目前生鮮賽道競爭激烈,頭部公司相繼入局。今年以來相關頭部公司成功上市,拉長了生鮮賽道的競爭戰線。“相比互聯網公司的不斷燒錢,永輝也難逃燒錢命運。”
在安光勇看來,生鮮賽道具有自己的特點,即保質期特別短,即便在保質期內,其新鮮度也會隨著時間的拉長而急劇下降。這一點很難通過線上電商模式解決,這恰恰給了傳統線下超市生存空間,“但對于永輝來說,能否通過燒錢來撬動整個市場還不好說,因為市場份額被新進的生鮮電商瓜分了。”
年報顯示,永輝到家業務日均單量23萬單,月平均復購率為49.1%,這一指標與每日優鮮的老客復購率80%相比,差距不是一點點。(本報記者 陳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