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彭倩
編輯|喬芊
拼多多正式試水同城配送。
36氪獲悉,拼多多已向部分商家開放同城配送功能,商家只需擁有拼多多店鋪和同城配送能力,即可在后臺自行開通。
據36氪獲得的一份截圖顯示,拼多多正在北上廣深等城市招募有能力24小時內配送的商家,以水果品類為主。與此同時,鮮花、低溫奶、蛋糕品類商家也可以在拼多多申請同城配,平臺將為其貼標引流。
拼多多同城配送商家招募,來源:36氪
根據商家提供的信息,目前拼多多同城配送支持到區縣級,配送方式主要通過商家自有騎手或聘請配送員配送,履約方式借鑒閃送,配送時向消費者發簽收碼,送達時,用商家版APP(或商家后臺)錄入簽收碼核銷。在時效方面與多多買菜次日達相似,時效為24小時,試運營階段放寬至48小時。
同城配送如今已殺成紅海,拼多多為何要趕這個晚集?
與大部分互聯網公司類似,拼多多也無可避免遇到增長難題。
營收、用戶增長乏力,拼多多需要新的故事。據拼多多2021年Q4財報顯示,Q4其月活用戶為7.33億,與Q3相比減少810萬,同比增長僅為2%。此外,Q4營收272.309億元,同比增長3%,為上市以來最低增速。
由于拼多多業務構成較為單一,提升平臺服務和體驗則成了其重點房展方向,而物流和服務一向是拼多多的薄弱項。事實上,在重金投入買菜后,拼多多眾高管也曾反復強調,拼多多將在供應鏈、物流等方面做出投入和努力。
尤其是末端物流。早在春節前后,據多家媒體援引消息人士稱,多多買菜將要布局快遞末端市場,具體模式類似于菜鳥驛站,相當于多多買菜的自提點既可以提團購的單,也可以暫時存放快遞。
多多買菜的核心品類是農產品。由于農產品自身的特殊性,在物流時效、配送方式上具有一定的要求。以此次上海疫情為例,社區團購發揮作用,由于大部分市民封禁在家,不同于以往用戶使用團購需要到自提點領取,此時團長在最后100米發揮重要作用,以保證蔬菜、肉蛋等生活必須品能夠及時低損耗的送到小區用戶手里。由此可見,即使有自提服務的存在,但生鮮、百貨品類商品配送到家的需求依然存在。
生鮮、百貨等品類的同城配送能夠很好的補足多多買菜這類團購業務未能覆蓋的場景。一位接近拼多多的消息人士認為,拼多多此時入局同城配送,另一個考慮則是為了占坑位,不在激烈的競爭中落后。
正如創立之初選擇進入已成紅海的電商賽道一樣,拼多多再次進入了一條競爭激烈的道路。
疫情的反復在客觀上推動了本地生活服務行業的發展,因為跨城物流時常受限,大公司紛紛加碼推動本地生活服務系統的發展以尋找新的增量。
不過,巨頭的側重均有不同。
阿里選擇整合旗下已有業務。2020年6月,手機淘寶在全國16城率先上線“小時達”服務,以大潤發、盒馬鮮生、家樂福等線下自營業務為主。此外,餓了么、口碑整合后也從單一品類轉向全品類,從餐飲滲透到百貨、鮮花、醫藥、寵物等泛生活領域。
京東則在時效和特定品類上發力。2021年10月,京東和達達集團再次打造了“小時購”業務,顯示最快30分鐘達,而在配送商品的品類上,也增加了其他平臺無法提供的3C產品。
美團閃購發揮其在本地生活領域多年積累的商家資源優勢和固有的外賣騎手網絡,以便利店為主,接入大量連鎖便利店品牌,此外,在時效上,無間斷配送24小時,30分鐘極速送達。
不難看出,在搭建生活服務系統時,大公司均是以自營店或線下商超作為前置倉,繼而通過線上做統一布局集中訂單,再由配送員完成末端環節。
而從拼多多公布的信息來看,由于其沒有線下資源作為基礎,目前只能篩選有同城配送能力的商家,包括水果連鎖店、前置倉、檔口批發商、物流配送服務商等,將這類商家的線下門店當做前置倉。
但這帶來一個問題,拼多多的同城配送業務的需求將難以集中。相比于其他大公司早已進行統一而整體的布局,拼多多目前所對接的線下各類林林總總的小店分布較為散亂,如何集中訂單,匹配相應的配送資源成了大問題。而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只能由小店主自行解決,這無疑會使配送效率大大降低。
基于此,拼多多很難在時效上和其他平臺競爭,只能將時效鎖定在24小時內,為部分商家放寬時效至48小時。
此外,同城配送雖然在運輸上占據優勢,但其所帶來的成本問題,對于中小商家而言壓力很大,尤其拼多多上的商家大部分都是利潤相對沒那么較薄的白牌商家。部分拼多多商家已向36氪表達其對同城配送成本的擔憂。而根據前瞻研究院所提供的數據顯示,2020年即配企業中,單票成本最低的是達達快送,為4.3元/單,其次是美團外賣的4.8元/單、順豐同城的6.6元/單、叮咚買菜的12.7元/單,無論是哪家,都遠高于快遞單票的成本。
相比于其他早入局的對手,晚入局的拼多多在整合商家資源尤其是品牌商家上也會更加困難,而拼多多更多的優勢仍然是主站超過8億的用戶量。
不過,拼多多主站并未將電商和同城業務做出區分,也未給同城業務開辟單獨的入口,開放24小時達的商家數量也還很有限,有同城配送需求的商家能否達到理想的流量效果,還很難說。
不過,雖然目前該領域競爭激烈,好在仍有較長時間的紅利期。據艾瑞咨詢測算,同城即配服務行業2021年到2026年年復合增速仍高達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