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招聘作為招聘行業的重要細分戰場之一,是新入局者及頭部平臺重點搶占的賽道。隨著基礎產品和服務的成熟,校園招聘服務市場進入精細化發力階段,以留學生為代表的細分人群得到重點關注。本篇內容旨在對校園招聘市場進行全景掃描,梳理校園招聘發展現狀及趨勢,助力校園招聘識別行業機會,提升服務能力。
據調研結果:近68%的大學生看重工作的薪資水平及福利待遇,36.7%的大學生關注工作的個人成長空間。超過20%的大學生在求職時也會考慮工作的職業匹配度、行業與企業的發展前景、企業的管理模式及人際關系因素。
從大學生自身期望就業的行業分布來看,53.6%的學生想從事金融/法務行業工作,39.8%的學生欲將投身互聯網IT行業,28.8%的學生對教育培訓具有興趣,而通訊硬件行業、房產建筑行業求職熱度緊隨其后。公司性質方面,國有企業與三資性質的企業對大學生具有相對較高的吸引力,期望就業的學生占比均在50%左右。
大學生期望月薪集中分布在4501-8000元區間,合計占比約50%;大學生整體期望薪資均值為8338.85元每月。
分學歷來看,期望薪資均值隨學歷的上升而上升,呈階梯狀。其中博士期望薪資斷層領先,月薪平均期望值超過兩萬元;而本碩期望薪資的差異相對較小。
73.6%的大學生期望畢業后前往一線城市或新一線城市工作,經濟相對更加發達的北上廣深依然對大學生有更強的吸引力。
結合學歷來看,受教育水平越高的大學生對一線城市的傾向越強烈,人才引進政策、工作機會、薪資水平優勢等構成對高端人才重要吸引力。
根據2021屆已找到工作的人群調研結果,大學生求職時的預期薪資與畢業后實際薪資存在一定落差,兩者平均金額相差近800元。實際薪資水平主要分布在3001-4500區間,達到了25.4%,高出預期組約13個百分點。但結合成長空間、地理位置等綜合因素,大學生對于就業的整體滿意度仍然較高,71.5%的畢業生對首份工作感到基本滿意或很滿意。
據調研結果,互聯網招聘平臺是64.6%的大學生的求職信息來源渠道,過半大學生的求職信息來源于線下宣講會,40.2%的大學生就業信息獲取渠道為學校就業信息網,第三方資訊平臺以及親友介紹渠道占比較低。綜合來看,專業化的線上招聘平臺已經成為大學生求職的主要信息渠道,線下渠道則以宣講會為主。
根據調研結果,60.5%的學生在畢業前一年的下半年正式準備求職。由于就業競爭激烈,大學生正式求職時間整體較早,準備期較長。
55.2%的樣本為找工作積累了相關實習經歷;53.6%的大學生進行了簡歷的優化;42.3%則針對性學習了職業所需技能。值得注意的是,參加求職培訓課程的大學生占比僅為14.3%,求職培訓付費服務的滲透率相對較低,職前教育尚有很大挖掘潛力。
在目前的典型線上招聘模式中,用戶對互聯網平臺投遞簡歷的傳統方式偏好比例最高,達到62.8%;
直聊模式經過一段時間發展,因溝通便捷,放松,高效對話企業等優勢成為互聯網招聘的重要模式之一,但同時存在使用門檻低、詐騙風險等問題,使得偏好這一形式的用戶占比相對較低,為21.1%;
直播招聘模式發展時間相對最短,但已經占據一席之地,具備突破時空限制、求職效率高等優勢。
問卷結果顯示,就業競爭激烈、壓力大,是超過半數大學生的核心求職痛點。渠道效率低、消息泄露、虛假招聘等外部因素影響大學生的求職體驗;自身缺乏求職經驗、能力不足等內部因素使大學生的求職難度增加。
隨著求職難度的加大,92.4%的大學生表示愿意接受就業相關培訓。從培訓類型來看,大學生對溝通表達、簡歷制作、面試技巧的輔導需求相對更大。
近八成大學生表示表示愿意為就業培訓服務付費,且有33.7%的大學生愿意接受百元至千元的課程或服務;7.9%愿意付費千元以上,市場消費潛力可觀。
據調研結果,在大學生求職群體中前程無憂51Job平臺擁有最高認知度,達到97.9%;智聯招聘以88.1%的認知度居第二,BOSS直聘以80.2%的認知度位列第三;獵聘、拉勾招聘、應屆生求職網、實習僧的品牌認知度均達到50%以上。前程無憂51Job與其旗下的拉勾招聘、應屆生求職網形成品牌矩陣,充分覆蓋大學生用戶,在細分群體中具備斷層優勢。整體而言,大學生對綜合型互聯網招聘平臺認知度較高,垂直招聘平臺知名度仍有提升空間。
據調研結果,互聯網招聘在大學生群體中滲透率水平較高,76.4%的用戶在畢業求職過程中使用過互聯網招聘平臺。其中,使用過前程無憂51Job、智聯招聘、BOSS直聘三大頭部平臺的用戶占比分別達到85.6%、75.3%及65.9%;綜合型求職平臺的使用比例相對高于垂直平臺。就尚未使用過求職招聘平臺的大學生而言,其中69%計劃在畢業求職場景中使用前程無憂51Job,51.1%愿意使用BOSS直聘。
在選擇互聯網招聘平臺時,68.8%的大學生著重考量平臺發布的職業信息的質量,57.1%會考量平臺的口碑好壞,42.9%關注職業搜索的匹配度。此外,個人信息保護、相關服務豐富度也是超過30%的大學生所看重的因素。
已就業的2021屆樣本中,64.5%的大學生畢業后首份工作通過互聯網招聘渠道獲取的。其中,有27.3%的大學生第一份工作通過前程無憂51Job平臺得到,通過智聯招聘及BOSS直聘獲得首份工作的用戶均達17%以上。整體而言,互聯網招聘平臺在大學生畢業求職中發揮了可觀的作用;分平臺來看,大學生畢業后首份工作多通過頭部綜合招聘平臺獲得。
整體來看,大學生用戶對所使用的各大互聯網招聘平臺滿意度主要集中在4-5分,平均滿意度均達3.7分以上,用戶體驗普遍較好。分平臺來看,前程無憂以4.16的平均滿意度領先于其他平臺,表示非常滿意(5分)的用戶占比達到四成。BOSS直聘、智聯招聘的用戶滿意度分別位居第二、第三。
前程無憂51Job基于長期布局積累了豐富的企業資源并建立了完善的審核機制,68.3%的大學生對其職位信息的豐富及真實感到滿意;智聯招聘基于與政府合作的優勢開拓高新技術人才等招聘專場,53.1%的用戶對其職位信息質量感到滿意。
根據問卷,大學生用戶對各大平臺面試技巧培訓/知識的總體滿意度較高;各平臺視頻面試功能的用戶體驗差異較大,頭部廠商在該領域布局相對領先;受疫情影響,直播招聘模式加速發展與滲透,用戶整體滿意度較高。
調研數據顯示,代表性互聯網招聘平臺中僅前程無憂51Job和BOSS直聘的大學生用戶NPS為正,其中前程無憂以13%的凈推薦值居于首位。受信息泄露、騷擾電話等負面事件影響,互聯網招聘平臺的大學生用戶中多為給出5至8分的“批評者”和“被動者” ,NPS整體表現一般。未來,行業應重點關注批評者的核心體驗痛點,提高自身用戶留存能力。
71%的大學生希望互聯網招聘平臺未來提供更多線上線下結合的校招活動;希望平臺推出更多培訓課程的大學生占比為44%。此外,超過三成的大學生希望使用更先進的招聘模式和工具,能直觀通過招聘平臺了解企業、工作及自身能力,判斷崗位是否適配。
校園招聘作為招聘行業的重要細分戰場之一,是新入局者及頭部平臺重點搶占的賽道。隨著基礎產品和服務的成熟,校園招聘服務市場進入精細化發力階段,以留學生為代表的細分人群得到重點關注。
疫情影響疊加5G時代的到來,線上招聘加快滲透,空中宣講會、直播 “帶崗” 等模式漸趨主流,預計未來線上線下融合模式將成為校招主流模式。
面對大學生求職的諸多需求和痛點,大學生職前教育和招聘增值服務成為平臺探索新商業模式、形成差異化競爭力的一大發力方向。B端方面,平臺通過一站式校招解決方案助力雇主降本提效,在深挖B端客戶價值的同時向人力資源綜合服務平臺發展。
校園招聘周期長、規模大,招聘效率及體驗有待提高是求職者與雇主共同面對的問題。在此背景下,基于人工智能算法、大數據等技術賦能校園招聘成為重要趨勢,科技研發及落地能力將是招聘平臺未來的一大核心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