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木沐姐。
有一種職場情緒時不時彌漫在職場新兵中,也同樣會跑到職場老人心頭騷擾一通,種下抱怨的種子,然后轉頭就跑。
這種情緒有如慢性毒藥,在人們毫無意識和防備的情況下服下此藥,卻不自知,日積月累才會逐漸發揮作用,極易被人忽略和輕視。
這種情緒就是——抵觸情緒。
抵觸情緒,就是當面對一定的壓力或刺激時,人就開始產生心里反彈,聽不進去,更無法認同別人的任何建議或意見。
他們要么嘴上不說,心里完全不服氣;要么進行言語的強烈反擊或行動上的抗拒。
為什么抵觸情緒會對一個人的職場發展產生負面作用?該如何管理好這種情緒呢?
今天就來跟你仔細分析一下。
如下情形你一定非常熟悉:
領導讓你趕篇報告,要求下班前完成,你無名火“騰”地就上來了,干嘛不讓隔壁小張做?心里100個不愿意,臉拉的老長;
有個臨時任務沒有明確責任人,又沒人主動認領,無奈之下領導硬生生指派給你,你想都沒想就反駁,說自己太忙,顧不上,領導面露不悅;
部門老員工請你幫忙復印和裝訂資料,你很不高興,心說:我一重點大學畢業生,是來做有價值的事的,不是給你們跑腿的。雖然表面答應下來,但是遲遲不開始工作。
以上都是職場中典型的抵觸情緒或抵觸心理。
抵觸心理,其實是逆反心理在職場中的具體表現,即在遭遇困難或壓力時,本能反應就是趨利避害,拈輕怕重。
逆反心理的最大危害之一,就是讓你永遠也無法長大,始終不能超越自己。
抵觸心理使你不愿意服從上司的安排,不愿意配合同事的工作。
不愿服從安排,從一開始就注定你根本不可能好好完成任務和工作。
沒有意愿,缺少積極性,做事情自然敷衍應付,得過且過,錯誤百出。
很多時候被交辦的工作任務,一個人無法完成,需要他人幫助。
但是如果平時就經常流露出抵觸情緒,不愿意配合他人工作,那么當你需要同事協助時,自然無人應和,孤立無援。
這種人對工作不情不愿,滿心充斥著抵觸情緒,有如井底之蛙,固守著自己思維的“一畝三分地”。
他們的工作質量和效率可想而知會處于什么樣的低水平。長此以往,何談個人成長,發展和進步呢?
職場之外,在生活中抵觸心理的現象也層出不窮,大行其道。比如:
朋友約你打球,你卻拒絕道:“我不行,水平太差,好久沒摸球了,還是你們去吧!”;
領導推薦你去參加一次公司演講比賽,你卻說:“我演講不行,還是讓小王去吧”......
對自己不擅長,不喜歡或者擔心失敗的事物,一般人會產生下意識的抵觸,不愿意去嘗試。
最后給自己找很多的理由退縮逃避,甚至未開始就去抵觸。
歸根結底,抵觸心理并非是真的完全不想去做,其實是害怕去做,害怕去嘗試,害怕做不好以及害怕失敗。
它有如慢性毒藥般,慢慢腐蝕著你曾經的雄心和熱情,讓你在碌碌無為中歸于平庸,無能以及墮落。
人生沒有完美的,若是遇到挫折就一味抱怨,總是以受害者心態看待工作,以害怕失敗的心態對待人和事,那終將一事無成。
那么,如果發現有這種抵觸情緒出現的時候,該如何化解,如何克服呢?
1.正面接納自己的情緒:
有不滿,委屈甚至憤怒時,既不要先急著否定自己,怪自己又發脾氣了,也不要任由這種情緒立刻爆發。
比較妥當的方法是,認識到自己出現了情緒波動,然后深呼吸,先平靜下來。
穩定平復后,再試著客觀理性地分析當下情形,一時拿不定主意,采取暫時拖延的策略也是不錯的選擇。
2.換種心態,轉個角度:
當上司布置一項工作任務,但你覺得是“臟活累活”的時候,不妨稍微轉換下思考的角度,欣然接受:
這件工作是否可以挖掘出有挑戰的地方?
你可以從中積累的經驗和能力有哪些?
通過這個項目你可以多結識哪些新的部門和同事?
可否用你學過的項目管理工具來管理和實施這個項目?
在自己的簡歷上,如何能夠將這個項目進行好好包裝,為簡歷加上一筆亮點?
3.適當給自己施壓,獲得成就感
帶有抵觸情緒的職場人在上班的時候,容易出現懶散的心理,常常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
這個時候,給自己適當施壓是應對情緒抵觸比較有效的做法。
比如每天給自己的工作制定小目標,做具體安排,并定工作任務量,這樣會讓自己的工作充實和飽和起來。
每當完成目標和任務時,就會從工作中獲得樂趣和成就感,這些成就感需要每天發現,總結和提煉,并進一步幫助自己找到責任心。
有了責任心,就會慢慢發現自己表現不錯的地方,抵觸情緒就會漸漸消失,消極心態隨之得到改善。
你看待周遭人和事物的情緒和態度,也跟之前大為不同。
4. 完成比完美重要:
生活中的抵觸情緒源于我們因害怕失敗從而拒絕開始。
但其實“完成比完美”的道理并不是每個人都懂。
沒有開始,怎么會有完美?
很多時候,事情總是在具體執行過程中不斷矯正,調整和改善,才逐漸趨于成功,甚至完美。
但是前提是我們開始去做了,而不是一直猶豫徘徊,從未嘗試。
很多事情并沒有嚴格的對與錯,只是在那個當下,你心里就是過去不那個坎兒,被無力感團團包圍。
而通常給予我們成長的往往就是那些失敗的經歷,促使我們成熟的往往是那些痛徹心扉的經歷。
一個人的成熟,并不意味著他獲得了多少耀眼的成就,而是在面對那些厭惡的人和事時,不迎合也不抵觸,云淡風輕,淡然一笑。
當內心可以容納很多自己不喜歡的事物,卻不影響自己的心態和情緒,歲月便開始慢慢靜好了。
“抵觸情緒”這付慢性毒藥,剛喝下去的瞬間暢快淋漓,快意恩仇,一旦大量服用,喝下去就再也沒有回頭的機會了。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職場木沐說”(ID:mumushuo2017),作者:木沐,36氪經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