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儲主席,歷來被視為權力最大的經濟官員之一。
現任美聯儲主席杰羅姆·鮑威爾于四年前上任。如果沒有新冠疫情,他可能會像他的前任耶倫一樣,成為美聯儲百年歷史上“平平無奇”的一位主席。
但新冠疫情在美國的爆發,讓美國的資本市場和金融體系經歷了罕見的危機,鮑威爾和美聯儲作為美國貨幣政策的主要制定者之一,也在各種考驗中艱難維系著美國經濟的運行。
如今,時過境遷,鮑威爾的任期即將到期,四年前提名鮑威爾的特朗普已經離任,如今的美國總統則是民主黨人拜登,作為共和黨人的鮑威爾能否成功連任?
據新華社,美國總統拜登22日提名杰羅姆·鮑威爾連任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主席。若提名獲國會參議院批準,鮑威爾將于2022年2月開啟第二個4年任期。
當天,拜登還提名現任美聯儲理事萊爾·布雷納德接替理查德·克拉里達擔任美聯儲副主席。克拉里達的任期將于明年1月31日結束。
拜登在聲明中表示,美國“不能只是回到疫情暴發前的狀態,需要更好地重建我們的經濟”,并表示相信鮑威爾的能力。拜登還對鮑威爾在疫情初期的“果斷”行動進行了贊揚。
在新冠疫情暴發后,美聯儲推出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措施,將利率降至接近0,并實施每月購債計劃,使央行持有美國國債和抵押貸款支持證券增加了4萬億美元以上。
11月22日,在白宮發布消息后,美市尾盤,紐約黃金期貨收報1804.6美元/盎司,大幅下跌47美元,跌幅2.54%,日內最高觸及1850.4美元,最低觸及1802.4美元為11月5日以來的最低水平。
美元指數和美國國債收益率盤中拉升,美元刷新上周所創的16個月來盤中高位;各期限美債中短債收益率升幅居前,基準10年期美債和對利率敏感的2年期美債收益率均較上周五的盤中低位回升超過10個基點。
美股收盤漲跌互現,道瓊斯指數上漲17.27點,報35619.25點,漲幅0.05%;納斯達克指數下跌202.68點,報15854.76點,跌幅1.26%;標普500指數下跌15.02點,報4682.94點,跌幅0.32%。
據財聯社,外界預測,鮑威爾的提名將比較輕松地通關參議院。雖然鮑威爾是一名共和黨人,但是長期他在國會兩邊“通吃”,他曾在參議院以84比13的投票結果獲得了第一個主席任期。目前,已經有數位民主黨官員和參議員表示會投票支持這位共和黨人,其中包括財政部長耶倫和溫和派參議員喬·曼欽。
但據海外網,多位美聯儲官員最近陷入股票交易道德漩渦也為鮑威爾連任投下陰影。
除了炒股風波外,鮑威爾也受到其他方面的指責。賓夕法尼亞州參議員、銀行委員會資深共和黨人帕特·托米強烈批評鮑威爾,認為美聯儲政治化,失去了其獨立性。他認為,美聯儲實施了大規模債券購買計劃,今年通脹飆升部分歸因于此。還有指責的聲音認為,鮑威爾領導下的美聯儲幾乎沒有采取任何行動來減輕氣候變化對金融體系構成的風險。
值得注意的是,拜登提名的布雷納德可能不那么樂觀,拜登讓她取代副主席克拉里達的提名可能面臨參議院共和黨人的反對。白宮表示,如果參議院通過該提名,拜登將在12月初開始宣布剩余空缺的人選。
現年59歲的布雷納德自2014年以來一直擔任美聯儲理事。在奧巴馬政府期間,她曾擔任負責國際事務的美國財政部副部長。她取得哈佛大學經濟學博士,并曾擔任布魯金斯學會副總裁、麻省理工學院的應用經濟學副教授,具備更扎實豐厚的學術研究背景。
民主黨人布雷納德和鮑威爾對貨幣政策的看法相似,但在銀行監管方面存在分歧,布雷納德幾乎在金融監管的問題上處處反對主張放松鮑威爾。現年59歲的布雷納德在2014年被奧巴馬任命為美聯儲理事;2020年,拜登一度考慮挑選她擔任財政部長,但之后他挑選了前美聯儲主席耶倫。
鮑威爾1953年2月出生于美國首都華盛頓,2012年5月開始擔任美聯儲理事,2018年2月開始擔任美聯儲主席。布雷納德現年59歲,于2014年6月出任美聯儲理事。
四年前,當特朗普提名杰羅姆·鮑威爾接任美聯儲主席的時候,沒有人會想到,這位出自華爾街的律師和投資經理,一個從未系統學過經濟學的富豪,會經歷怎樣跌宕起伏的四年。
據證券時報,鮑威爾前任耶倫在任的4年,加息5次,基準利率從0.25%上調到1.5%。甚至在特朗普提名新主席人選后,美聯儲仍然選擇繼續加息。因此,特朗普早有另尋一個不會過快加息的主席之意。
但鮑威爾很明顯沒有遂特朗普的意。
2018年2月,鮑威爾正式上任美聯儲主席一職。隨即,他就拋出了“量化緊縮”的政策,計劃在4年內將美聯儲資產規模從4.5萬億美元縮減至2.5-3萬億美元。這是自2008年經濟危機以后,美聯儲首次縮減資產負債表規模。
隨后,美聯儲開始加快加息的節奏。整個2018年,美聯儲加息4次,每次25個基點,基準利率從1.75%上調到2.5%。
這讓惱怒不已的特朗普一次又一次通過媒體對鮑威爾喊話。他曾在競選集會上抨擊美聯儲政策,抱怨貨幣政策過于緊縮。他后來在接受福克斯新聞電話采訪時表示:美聯儲已經瘋了,美聯儲加息太荒謬了。在接受《華爾街日報》采訪時說:“有點后悔任命鮑威爾為美聯儲主席。”
當美聯儲第四次加息25個基點時,特朗普甚至一度討論過要撤換鮑威爾。
雖然任內和特朗普沖突不斷,但鮑威爾還是領導美聯儲實行了一系列改革。
2020年8月27日,美聯儲公布了新的長期目標和貨幣政策戰略聲明。鮑威爾在聽證會紀要中表示,本輪改革致力于審查貨幣政策戰略、工具和實踐,以更好的實現美聯儲法定目標。根據紀要,此次改革主要將問題集中在結構性的就業和通脹兩個方面。
針對這兩個問題,美聯儲貨幣政策長期目標和策略都做出改變,首先,就業最大化目標被明確為首位目標,從平均就業轉為更關注結構就業。指標上,從整體平均值的變動轉為關注長期低就業率群體結構就業率短板。
其次,提出2%的長期平均通脹目標,不再是靜態通脹目標。明確金融系統穩定也是貨幣政策目標之一。最后,則是明確貨幣政策的首要調控中介為聯邦基金目標利率區間。考慮到利率中介目標會受到零利率下限限制,可能不足以保證實現就業和通脹目標,準備使用更廣泛政策工具。
從鮑威爾正式上任至今,道瓊斯工業指數上漲了37%,納斯達克指數上漲了115%,標普500%指數上漲了78%,并且連續創下歷史新高。除了股市,美國的債券市場,房地產市場,都是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就連各種加密貨幣,也在一片質疑聲中屢創新高。
如果鮑威爾成功通關參議院,那美聯儲后續政策會怎么走?
需要注意的是,鮑威爾的第二個任期將與他的第一個任期大不同。經濟正在反彈,但通貨膨脹率正處于三十年來的高位,新冠確診數仍然高漲,供應鏈瓶頸也帶來了很大的不確定性。
新冠疫情暴發后,美聯儲將指標利率降至近零水準,并買入數萬億美元的公債和抵押貸款支持證券。隨著經濟迅速復蘇,美聯儲決策者可能在2021年稍晚開始縮減資產購買規模。
但根據去年8月采行的新政策框架,他們計劃等到經濟實現充分就業、通脹率達到2%并有望略高于該水準,然后再加息。
這是新任美聯儲主席可能難以恪守的承諾。大多數美聯儲決策者認為,目前超過2%的通脹是暫時的。但是,如果物價上漲實際是更為持久的,那么無論誰領導美聯儲,都可能等不到實現充分就業就要考慮加息了。
分析師稱,如果美聯儲的新框架要求其在更長時間內保持寬松的貨幣政策,以追求更強勁的就業市場,則可能需要收緊金融監管,以避免可能引發危機的風險行為。
前美聯儲高級經濟學家、現任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高級研究員的大衛·威爾科克斯稱,“在我看來,金融監管是議程上的第二大議題,在利率處于歷史低位的情況下,尤其要繼續解決遏制金融風險的問題”。
威爾科克斯表示,無論誰領導美聯儲,都需要更廣泛地關注金融穩定問題。
上周五在拜登政府提名前,美聯儲多位高官已經放話加快Taper(資產購買縮減)進程,美聯儲副主席克拉里達表示美聯儲政策制定會議上討論加快Taper的進程是合適的;美聯儲理事沃勒也表示,如果就業增長保持強勁,通脹率遠高于美聯儲2%的目標,美聯儲可能不得不加快Taper進程,并盡快調整政策利率。
再早些時候,鷹派圣路易斯聯儲主席吉姆·布拉德同樣警告說,美聯儲還有其他方式可以采取鷹派行動,包括暗示他們可以在Taper結束前加息,同時布拉德認為明年會有兩次加息。
據市場分析人士預計,更加鷹派的轉變可能會使美聯儲第一次全面加息的決定提前到2022年6月。
今年11月,隨著美國經濟逐步好轉和通脹升溫,美聯儲宣布開始收緊銀根,從本月晚些時候起逐月削減資產購買規模150億美元。外界普遍預計,如果鮑威爾連任美聯儲主席一職,美聯儲將延續這一縮表計劃,于明年6月結束資產購買計劃。
(本文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每日經濟新聞”(ID:nbdnews),編輯:孫志成 王嘉琦,36氪經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