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家太空公司向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提交申請,要求新建或擴建太空衛星互聯網,要求該監管機構總共批準發射近3.8萬顆衛星。
亞馬遜、Astra、波音、Inmarsat、Intelsat、Hughes Network、OneWeb、SpinLaunch以及Telesat等公司都在向FCC申請V波段頻段,這些公司希望利用該頻段從太空提供全球寬帶服務。
FCC對使用V波段申請最新一輪處理的最后期限是周四午夜,這推動了相關申請的大量涌入。
專注于衛星通信領域研究和投資的Quilty Analytics公司創始人克里斯 奎爾蒂(Chris Quilty)表示:“這就像是太空圈地大戰。構建近地軌道寬帶系統最困難的方面就是獲取頻譜,而不是建造和發射衛星。每個未來想要進軍太空互聯網領域的公司,現在都在嘗試在這個目前的無主之地搶占一席之地。”
值得注意的是,提交申請的企業背景和現有計劃多種多樣。
亞馬遜正致力于建立由3236顆衛星組成的初始太空互聯網,名為“柯伊伯項目”(Project Kuiper)。Astra是火箭制造商,此前曾宣布計劃開始建造衛星。本周早些時候,波音獲得了FCC授權,可以構建擁有147顆衛星的太空互聯網。英國所有的OneWeb最初計劃部署648顆衛星,現在已經發射了近半衛星。加拿大運營商Telesat正在研究構建由298顆衛星組成的Lightspeed網絡。SpinLaunch專注于建立替代發射系統,而Inmarsat、Intelsat和Hughes Network都有現成的衛星通信網絡。
在最新一輪申請中,這些公司都大幅增加了衛星部署的計劃規模。例如亞馬遜向FCC申請增加部署4538顆衛星,使得柯伊伯項目的衛星總數達到7774顆。除此之外,阿斯特拉(13620顆)、波音(5789顆)、OneWeb(6372顆)都給出了驚人的數字,還有多家初創公司也提交了部署數百至上千顆衛星的申請,包括Inmarsat (198顆)、Intelsat (216顆)、Hughes Network(1440顆)、SpinLaunch (1190顆)、Telesat (1373顆)。
埃隆·馬斯克(Elon Musk)旗下SpaceX已經部署了1740顆星鏈寬帶衛星,但它并未在最近的一批申請公司之列。FCC此前授權SpaceX發射約7500顆V波段星鏈衛星,該公司正計劃在其“Gen2”系統中發射近3萬顆衛星。
目前還不清楚FCC如何回應大量的申請,以及哪些申請獲得了繼續推進的授權。專門為電信和衛星行業公司估值提供咨詢服務的Summit Ridge Group總裁阿蒙德·穆西(Armand Musey)說,這些公司的動機相似。
穆西表示:“每家公司都想在這個領域押注,一個辦法是申請構建太空互聯網,然后沿著這條道路推進,他們最終將弄清楚自己到底想要如何實施這樣的計劃,或者他們是否想要對他們最初的申請提出更改。但如果你在申請過程中沒有據理力爭,可能就等于放棄了參與的資格。”
此外,穆西說,FCC在這方面的歷史角色是分析申請人是否正確提交了申請,而不是“根據評估商業計劃做出判斷”。
近地軌道衛星數量的潛在增加帶來的一個主要問題是碰撞危險增加,并會產生新的太空碎片。這些公司的提議包括配置機動系統和利用大氣層燒毀所有報廢的衛星,以此作為應對風險的一種方法。這些建議還包括將衛星部署在更廣泛的海拔范圍,從距地球600公里到1萬公里甚至更高的地方。
穆西說:“太空碎片是航天業中越來越重要的問題之一。如果太空中有太多衛星,它們開始相互碰撞,就會產生連鎖反應,有時被稱為‘凱斯勒綜合癥’。人們擔心所有這些衛星帶來的生存威脅,除了各國政府之外,并沒有真正的權威機構來監督和確保衛星以負責任的方式發射。”
衛星通信系統傳統上專注于較低頻段的頻譜,如C波段,但越來越多地轉向較高但更難利用的頻段,如ka波段、ku波段和現在的V波段。穆西說:“使用V波段更加困難,但實際上可以獲得更多帶寬和更多吞吐量,使用V波段的技術正變得越來越可行。”
穆西還稱,這種商業模式“仍在推測中”,市場焦點、潛在的寬帶速度和更多的細節將反映在“各種各樣的不同建議”中。目前,V波段“基本上是一種你可以通過交易獲得業務的資產。”
奎爾蒂表示,利用V波段也存在物理方面的限制。他說:“頻段越高,你就越容易受到惡劣天氣和其他問題的影響。”
這意味著,企業需要更好的天線、更強大的衛星和改進的處理算法,使V波段能夠為消費者提供服務。然而,企業已經克服了技術障礙,這增加了V波段的潛在用途。
穆西說:“無線通信的整個歷史,無論是衛星還是地面通信,都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緩慢向更高頻段遷移的。問題是:什么時候才能把價格降到商業上可行的水平?”
對于那些想要建造V波段衛星和地面系統的公司來說,缺乏強大的供應鏈是另一個挑戰。奎爾蒂說:“開發這類技術成本很高,還處于初級階段,而且供應來源有限。我認為,試圖自己制造這些組件的公司將會遇到重大的工程挑戰。”
未來幾年,近地軌道將變得更加擁擠,因為越來越多的太空公司希望部署衛星太空互聯網,與SpaceX的星鏈競爭。比如最近提交申請的Astra,該公司計劃部署由13600多顆衛星組成的太空網絡,將提供全球寬帶互聯網服務。該項目在建成后將是SpaceX最終星鏈網絡的四分之一大小。
Astra于今年7月在納斯達克上市,該公司在向FCC提交的申請中表示:“通過最近IPO獲得的融資使其為開發這個項目做好了準備。”與SpaceX一樣,Astra計劃在內部制造衛星,然后用該公司自己的火箭發射,每枚火箭至少發射兩顆衛星。然而,考慮到Astra的火箭開發仍處于早期階段,有效載荷的大小可能會更快地增加,該公司愿意部分或全部利用第三方發射供應商進行部署。
Astra的近期目標是用其Rocket 3.3火箭進入軌道。在該公司的最新嘗試中,編號為LV0006的測試火箭在發射幾秒后由于發動機異常關閉而意外地滑落。下次發射機會將從11月8日開始,持續到11月14日。除了Astra,亞馬遜、波音、Inmarsat、Intelsat、Hughes Network、OneWeb、SpinLaunch以及Telesat等公司也提交了類似申請。
周三,FCC已經向波音頒發了建造太空衛星互聯網的許可證,為這家航空巨頭在巨型太空互聯網領域與SpaceX競爭掃清了道路。波音最初的計劃是在近地軌道上部署147顆衛星。與此同時,FCC還駁回了SpaceX的抗議,即波音的為網絡將對星鏈造成干擾。FCC表示:“SpaceX在這個問題上沒有提供任何依據,以保證偏離已經建立的框架,以解決對NGSO(非地球靜止衛星軌道)系統之間的干擾的擔憂。”
就像Astra和其他新申請的公司一樣,波音計劃在V波段上運行衛星。星鏈目前在Ka、ku波段上運行,但隨著其下一批衛星進入V波段,因此引發了爭議。
在新興的太空寬帶互聯網產業中,FCC已經習慣了這種空間地盤之爭。SpaceX的星鏈和亞馬遜的柯伊伯項目都向FCC提出了多項投訴,抗議對方的衛星部署計劃。在周四發布的文件中,FCC表示,所有運營商必須“在通用授權頻率的使用上進行協調”。
本文來自騰訊科技,審校:金鹿,36氪經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