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新希望今年三季度虧了64億元,前期股價直線下跌,但隨著豬肉價格的回升、公司股價連續上漲,又吊起了投資者的胃口。近日,中信證券等22家投資機構和4位個人投資者共135人對公司進行了集體調研。
金融投資報記者發現,在這些調研機構中,包括國投瑞銀、南方基金、中歐基金等公募基金,林園投資等私募基金,建信保險、國壽養老、泰康資管等保險投資機構,挪威央行、高盛高華、JP摩根大通等境外投資機構,以及國泰君安、海通證券、招商證券等國內頭部券商等。
公司執行董事長兼總裁張明貴、公司副總裁兼財務總監陳興垚、公司首席科學家兼養豬研究院院長閆之春、公司董事會秘書兼首席戰略投資官蘭佳與調研者展開了對話。
前三季養豬虧了81.8億
陳興垚在介紹公司今年前三季度經營概況時稱,公司主要業務板塊表現為:飼料業務持續量利雙雙增長;食品業務雖然相比其他板塊體量較小但利潤大幅提升;養豬板塊仍有虧損,但第三季度比第二季度環比減虧;禽業務受豬價影響有一定壓力。
前三季度合計利潤分拆如下:飼料業務盈利13.3億元;食品業務盈利1.05億元;禽業務虧損0.2億元,豬業務虧損81.8億元(包含減值計提影響)。
飼料業務方面,前三季度銷售飼料2121萬噸。其中,豬料外銷 425萬噸,同比增長90%(全國豬料同比增長56%);禽料外銷 1013萬噸,同比增長9%(全國禽料同比下降6%);水產料銷售128萬噸,同比增長24%;特水料銷售38萬噸;反芻料銷售32萬噸,同比增長38%。
豬養殖業務方面,前三季度出欄681萬頭生豬,其中,第三季度出欄235萬頭,銷量環比略增。第二季度肥豬均價18.3元,第三季度肥豬均價13.8元,銷售價格大幅下降,但這種背景下整體環比減虧5億元,反映養豬板塊的改善。同時,開辦費用第一季度是5.2億元,第二季度是2.3億元,第三季度是2億元,每個季度都在大幅減少。
禽業務方面,第三季度受到豬價大幅下跌影響,禽肉價格環比下降。禽的合同都是提前一個半月投放的,合同成本體現會高于后期肉價水平,特別是白羽肉雞合同在第三季度尤其明顯。總的來看,前三季度種禽盈利3500萬元,屠宰虧損5600萬元。
在此背景下,公司持續改善料肉比,提高成活率,降本增效,做好合同精準投放和成本持續管控。在銷售端開發優質渠道,使黃金鴨掌1-9月累計實現1.2億元的銷售額。與同行比較,鴨還是非常具有競爭優勢的,盡管屠宰虧損,雞也有不錯的競爭力。
屠宰業務方面,前三季度實現5.4億只屠宰量,其中,第三季度屠宰量1.9億只,在量上基本持平。今年整體還是努力在成本管控、產品開發、營銷渠道上尋求突破。
食品業務方面,前三季度累計歸母凈利 1.05 億元,同比增長57%,雖然整個板塊體量相比其他產業還顯偏小,但從分類看,小酥肉營業收入超7億元,牛肉營業收入1.4億元,有望成為億元單品系列。此外,公司針對政府機關、學校、部隊大力開發團餐渠道,前三季度收入2.9億元,同比增長162%。
今年或出欄生豬1000萬頭
對于出欄與投苗計劃問題,新希望表示,今年預計全年出欄900-1000萬頭。如果不發生重大疫情和其他重大事項變化,投苗量在明年3-4月預計會突破200萬頭。
對于養殖成本問題,公司稱力爭今年12月自產仔豬育肥成本降到18元,明年6-7月降到16元。成本下降第一來自苗種成本;二是飼料成本,有0.5-1元成本下降空間;三是死淘管理成本,隨著非瘟防控和管理能力提升,成本也有0.8下降空間;四是滿負荷生產也會幫助多項成本的下降;最后,獸藥疫苗成本也有些下降空間。
對于非瘟防控問題,新希望認為,非瘟和養殖是長期伴隨的過程。公司盡最大努力把非瘟控制在最小的范圍發生,減少對生產節律影響。目前一是發生機率很小,二來處置效率很高,對生產效率影響小,種豬損失相對可控。
對于未來定位以及發展目標問題,新希望稱,公司一直是一家堅持全產業鏈,尤其圍繞產業的核心環節去發力布局的一個農牧龍頭企業。在飼料產業方面,今年前三季度公司飼料銷售占比超過六成,同時仍保持了接近30%的增幅,今后將按照每年銷量增長20%去做規劃,希望未來三年能夠實現年銷售3000到4000萬噸的規模體量。
新希望表示,今年前三季度,公司生豬銷售份額占比兩成,同時形成了一定的技術能力和管理體系,養殖產業也會成為公司未來的核心業務和利潤的增長源頭。當然,養殖業受周期性波動的影響較大,需要動態調整。
在屠宰產業方面,今年前三季度生豬屠宰量增長了29%,受益于豬價比較低,屠宰應該還是有一定盈利空間。但下一步是否繼續進行開拓建設,要視當時的養殖規模和行情變化而定。
在食品產業方面,公司表示,目前在食品深加工業務方面已經具備了相當的基礎和能力,下一步還會持續發力。
此外,蘭佳在介紹公司資本運作情況時表示,此次發行可轉債200億左右,是公司的長期資金,為平穩度過豬周期打下基礎。同時,從今年5月8日開始,公司管理團隊及核心骨干通過契約型基金實施股份增持,截止11月1日已全部增持完畢,總共增持1970萬股左右,總金額達到2.56億元,體現管理團隊及核心骨干對公司發展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