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Susan
編輯:王與桐
36氪獲悉,智慧空間管理服務商「合一智控」于今年6月完成千萬級別天使輪融資,投資者為產業投資者及個人投資者,融資資金用途主要為研發投入及市場開拓。
過往,智慧建筑主要著力于樓宇的建筑部件、硬件設備及系統的互聯互通、綜合管控及智能交互。根據智研咨詢數據,預計2026年,中國建筑智能化工程行業市場規模將達到15,000億以上。合一智控則在智能建筑領域進一步提出了精細化管理方案:讓空間使用者忘記需要跟設備交互這件事的同時,老板省錢,國家省碳。
合一智控是成立于2018年的智慧空間管理服務商,通過自動化決策算法模型對辦公及類辦公場景的空調、照明、窗戶、窗簾、屏幕、飲水機、霧化玻璃等電子設備進行自動化管理。
后臺決策模型會根據傳感器所感知的場景使用需求及變化,自動調整各設備的狀態——在日常辦公活動過程中,照明自動開合、空調溫度自主調節、窗戶自行閉合或改變采光,無需進行任何人工操作,仍享有流暢、舒適的使用體驗。同時,系統決策模型的自動化管理能帶來能耗節約較為顯著,是合一智控激發客戶付費意愿的主要利器。
與市場上大型的、成熟的智慧建筑玩家,如達實智能、新華三等建筑工程集成商或者系統服務商等相比,合一智控主要通過兩點進行了差異化競爭和市場空白補充。首先,目前市場上的智能建筑能耗管控系統一般多是對各設備能耗數據進行監測記錄,并由后臺集中管控,并對各設備進行機械式管控,比如定時開關。合一智控的智慧空間解決方案提供了分布式的自動決策化管理系統,相關垂直細分領域仍較為空白,這為大型智能建筑工程集成商的智慧建筑解決方案提供了有益補充。
這種分布式的自動決策化管理系統的隱形壁壘,在于通過大量實踐所形成的場景理解。不同空間大小、不同空間類型、不同設備功效甚至設備擺放位置、南北方辦公生活習慣等差異,要求自動決策模型的條件足夠復雜豐富、模型參數允許個性化配置,并要求服務商有充分的實踐經驗向客戶提供參數建議。
但場景理解遠不僅是模型,如何通過傳感器布置和組合,對場景變化進行精確的捕捉、描述,傳遞至決策模型形成判斷,并最終觸發自動化管理,亦是需要反復迭代打磨。合一智控通過多個毫米波雷達和紅外傳感器的融合,疊加不同場景策略模型,較好地保證了感知的有效性。
截止目前,合一智控的智慧空間管理系統的自動化管理已基本較少受到用戶的人工干預,說明自動化管理的操作準確,用戶無需人工糾正其不當操作,辦公樓宇場景的自動決策模型已基本被驗證有效。
合一智控的第二個差異化在于其自主生產研發高兼容智能控制終端,使得辦公樓宇各項設備均可無障礙智能聯網——客戶無需更換設備、無需布線,在短時間內即可實現辦公空間的智能聯網改造。
空調是公共空間的主要耗能設備。雖然家居空調設備的高兼容智能終端在市場較為常見,但由于公共空間較常使用的VRV空調(多聯機)均采用不標準的私有化協議,對應的市面上智能控制終端兼容方案較少。合一智控目前已取得相關授權專利有效解決相關兼容性問題,因而提供了市面上較全的公共空間空調兼容方案。高兼容性、高時效性的智慧空間解決方案,為合一智控在后裝改造市場創造了較大的優勢。
由于能耗消耗較大、能耗管控需求較強,使用較大辦公空間的大型企業成為了合一智控最先一批付費意愿較高的客戶群體。在碳中和政策背景下,政府和公共事業單位等背負了公共建筑低碳改造政策任務或者能耗節約任務的主體也陸續成為合一智控的主要客群。而合一智控目前已被驗證的辦公場景智慧空間解決方案可較為容易地向這些客群進行復制。
合一智控創始人陳星介紹:“我們的營銷策略是先讓客戶小范圍試點智慧空間管理方案,客戶通過自身的能耗節約數據,自己比對了改造成本及節能收益后,自然就會形成復購。自2020年下半年開始在市場試點推廣至今,已有接近1/3的客戶進行的復購,主要是向他們其他分支機構或者二期項目進行推廣?!逼髽I預計2022年內可實現盈虧平衡,并迎來較好的成長速度。
據陳星進一步介紹,未來三年合一智控在繼續深耕企業、政府、學校等2B場景基礎上,擬結合市場需求有節奏的拓展酒店、醫院、商場等2B場景,并最終溢出至2C場景。雖然可開發的場景很多,但由于不同場景邏輯均不相同,要求團隊重新在大量實踐中探索并理解這些場景并開發迭代系統。比如醫院場景更注重舒適度管理且用戶體驗要求極高, 而2C場景用戶體驗標準千人千面。盡管軟硬件技術可推廣使用,合一智控后續是否能成功拓展多類2B場景,甚至在2C場景下模式是否能跑通,還有待實踐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