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明日創作計劃》迎來了決賽收官之夜。在直播前一天,節目組和選手們一直彩排至深夜。忙碌的人群中閃過龍丹妮低調的身影,她穿著一身深色運動服,隱匿在工作人員群體里,時不時拿起相機找各種角度拍她的藝人們。
準確來說,在照片定格的那個瞬間,舞臺上的他們還不能被稱之為“藝人”或“明星”。但決賽夜過后,這些在幾個月前還是素人的音樂創作者們,就會被冠以某某節目第幾名的稱號,正式出道。
每個以選新人為主要宗旨的音樂綜藝節目,其背后都承載著眾多年輕人的音樂夢想。
以“明日”系列為例,在舉辦的這五年里,共有444位少年登上“明日”的舞臺,共創作了789首音樂作品。在大浪淘沙中,節目也為音樂行業推選出了毛不易、蔡維澤、張鈺琪、氣運聯盟、蔣先貴等優質音樂人。
正如節目主創們所言,“明日”一直在“種樹”。當“種樹人”固然辛苦但當看到一顆顆小樹苗逐漸枝繁葉茂長成參天大樹并眾木成森的時候,節目的價值和創作的意義也就展現得淋漓盡致。
“種樹”是龍丹妮從2005年就一直在堅持做的事情,作為中國選秀節目教母,她一手帶出了李宇春這樣的國民級音樂偶像,也挖掘出了毛不易這樣的實力唱作人。
在成為“種樹人”的這條路上,除了龍丹妮,還有雷瑛、都艷、田明、車澈等等一批當下活躍在音樂綜藝市場上的幕后操盤手,她/他們在中國流行文化體系中輸出了一檔又一檔音樂綜藝節目,為音樂市場挖掘出了一批又一批優質作品和音樂新星。
這一批綜藝人的命運轉折點,從2014年前后開始發生改變。
走出體制內,一批綜藝人的成長
2014年是《中國好聲音》播出的第三年,也是《我是歌手》播出的第二年。當時的音樂綜藝正處于前所未有的鼎盛時期,《我是歌手》第二季的冠名被立白洗衣液以2.35億元拍下,加多寶連續四季冠名《中國好聲音》,總冠名費加起來超8億人民幣。
音綜作為一門“生意”,其商業價值第一次如此具體地被擺到臺面上。而在當時,這門生意幕后的主要操盤手們,仍是各大電視臺。
2014年,剛好也是天娛傳媒10周年,彼時任天娛總裁的龍丹妮并沒有按照粉絲所想舉辦一個集合了公司所有藝人的大型演唱會,而是聯合當代藝術家們,跨界創辦了一個青年文化藝術活動——“明天的派對”。
從那時起,“明天”這個概念就反復出現在龍丹妮的創想中。但明天究竟會如何?彼時仍活躍于電視的媒體人們,似乎已經感受到了即將發生的改變。
行業發展的轉折點發生在2013年底,工信部正式向三大運營商發放4G牌照。
正如我們現在對5G的感受一樣:知道它一定會帶來巨大的改變,但并不確定我們的工作和生活將如何具體地被影響。但站在2021年的節點回頭看,技術進步將媒體渠道以受眾年齡為坐標進行區隔,給電視媒體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沖擊。
2014年,龍丹妮與老搭檔馬昊推出了她們在天娛時期的最后一檔節目《燃燒吧少年!》,這檔男團養成節目的出品方除了天娛之外還有浙江衛視和騰訊視頻。
夾在兩個出品方中間的龍丹妮,在那時就感受到了傳統電視媒體與互聯網視頻平臺在內容審美方面的差異,而這背后代表的是兩個不同受眾群體的內容需求。對于一直致力于打造青年文化的龍丹妮來說,似乎已經到了轉移陣地的時刻。
△ 龍丹妮
于是在2017年,龍丹妮終于選擇了創業,她的選擇也是當時一批電視人的縮影。
縱觀這幾年視頻平臺打造出來的音樂綜藝,其背后都離不開龍丹妮、雷瑛、都艷、田明、車澈這幾個名字。這批從體制內走出來的綜藝人,無論是在以電視媒體還是以視頻流媒體為主導的時代,都牢牢把握著音樂綜藝市場的發展方向。
2015年,音樂推理互動節目《歌手是誰》破10億的播放量,成為優酷土豆自制網生內容播放之最。在節目爆火背后,魚子醬文化也首次出現在了聚光燈下,而魚子醬的掌舵人正是從湖南臺離職的雷瑛。
△ 雷瑛
雷瑛曾是湖南經視的記者,做過娛樂無極限的制片人、新聞中心副主任,于2004年創辦了金鷹卡通衛視并出任頻道總監以及湖南金鷹卡通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2015年,雷瑛從體制內走出來,成立了魚子醬文化。
繼《歌手是誰》之后,魚子醬陸續打造出了《黃金單身漢》《熟悉的味道》《2017年快樂男聲》等等頗受市場歡迎的綜藝,但最讓人驚喜的還是2018年橫空出世的《偶像練習生》。這檔現象級偶像競演養成類真人秀讓成立僅三年的魚子醬文化真正走到了偶像產業的賽道上,該綜藝當年獲得了36億的播放量。
2018年《偶像練習生》爆火后,魚子醬文化和愛奇藝達成戰略合作,正式加入愛奇藝綜藝合作廠牌計劃。從2018年到2021年,《偶像練習生》和《青春有你》系列共舉辦了四屆,并通過節目推出了NINE PERCENT、UNINE、THE9、IXFORM四個限定偶像組合。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愛奇藝播出的原創女性音樂人競演真人秀《爆裂舞臺》也出自魚子醬之手,從愛奇藝近日放出的2022年片單來看,該綜藝第二季明年仍將繼續與觀眾見面。
雷瑛曾公開表示,魚子醬能夠完成這些綜藝,主要源于核心的總導演團隊全部來自于2004年、2005年的《超級女聲》團隊。而作為選秀綜藝的標桿,《超級女聲》那些年鍛煉出來的綜藝人,遠不止于此。
與《青春有你》系列對標的《創造101》,由七維動力(北京)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和企鵝影視聯合制作,而七維動力其背后創始人都艷也是芒果系出身。
△ 都艷
都艷曾參與制作過三屆《超級女聲》,也是《我是歌手》曾經的核心主創人員之一。而《創造101》是都艷走出體制后接到的第一個案子,在這次前所未有的成功之后,七維動力繼續推出了《少年之名》等選秀綜藝,今年還攜手抖音、浙江衛視成功推出了跨屏互動綜藝《為歌而贊》。
在芒果系電視人接連出走的同時,東方系電視人也做出了類似的選擇。
1992年,從復旦新聞系畢業的田明進入剛剛成立的上海東方電視臺新聞中心工作,并在之后幾年里,先后出任了新聞記者、主播,新聞娛樂頻道專題新聞部主任等職位。2005年,田明出任上海文廣新聞傳媒集團(后為“SMG集團”)綜藝部總監、上海東方之星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接連策劃了《加油!好男兒》《舞林大會》等節目。
△ 田明
2011年,彼時任東方衛視總監的田明選擇離開,隨后加入星空華文傳媒任該公司首席執行官。而星空華文傳媒,則是華人文化產業投資基金與美國新聞集團就星空電視業務達成戰略并購,雙方共同成立的媒體與娛樂合資公司。
入職不到一年,田明就通過燦星文化推出了現象級綜藝節目《中國好聲音》。在“好聲音”大獲成功后,該公司緊接著又推出了《中國好歌曲》《中國好舞蹈》《蒙面唱將猜猜猜》等音樂綜藝,燦星文化也迅速成長為國內領先的綜藝內容制作商。
值得一提的是,在2006年的《加油!好男兒》幕后,還出現了一個人的身影,那就是當年剛剛畢業于上海戲劇學院戲劇文學系的車澈。在《加油!好男兒》節目中當選手導演,是車澈畢業后的第一份工作。由于湖南衛視《超級女聲》的成功,那幾年各大衛視的重心都放在了選秀節目上,車澈的選角導演一當就是好幾年。
一直到2010年,車澈加入了被稱為綜藝導演“黃埔軍校”的《中國達人秀》,并且從2015年起,先后擔任了《與星共舞》《蒙面歌王》《蓋世英雄》《蒙面唱將猜猜猜》等節目的總導演。
△ 車澈
車澈個人職業生涯的巨大轉變開始于2017年,那一年他正式加入愛奇藝,擔任了愛奇藝嘻哈音樂選秀節目《中國有嘻哈》節目的總導演,并在之后幾年以總制片人的身份主導制作了《中國新說唱》 《我是唱作人》《潮流合伙人》等系列節目。
自此,車澈這個名字與說唱、潮流文化有了更緊密的關聯。他本人也于去年正式成立了獨立青年文化廠牌BKStore,匯聚了各類年輕藝術家,致力于孵化優質青年文化偶像。
而在綜藝這條路上,車澈作為后浪正在承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如今的車澈不僅是愛奇藝副總裁,該平臺明年的兩檔S+級綜藝《中國新說唱2022》和《潮流合伙人3》都由其領銜的YOH工作室打造。
與電視時代不同,這一屆綜藝人已經不再局限于屏幕前的生意,而是將商業鏈條拓展到了線下消費和IP運營。
節目之外,車澈試圖在嘻哈潮流這個垂類中進行更深入的摸索。例如,在《中國有說唱》播出兩年后,車澈所在的YOH工作室以先做IP的思路制作了愛奇藝平臺S級綜藝《潮流合伙人》,并在線下推出“FOURTRY”限時體驗店,售賣節目中明星主理人的同款及潮流單品。除此之外,FOURTRY還與愛奇藝虛擬偶像廠牌RiCH BOOM展開聯動,實現長效的產業鏈覆蓋和更多變現方式。
魚子醬團隊在2018年《偶像練習生》大獲成功后,將創新重點放在了偶像生態上。雷瑛曾在采訪中表示,除了綜藝內容,魚子醬團隊還涉足了娛樂營銷、藝人經紀方面。從更長遠的角度來看,魚子醬文化致力于構筑內容+消費品的新模式 ,嘗試和供應商合作,通過好的內容帶貨。
不僅是真人偶像,在虛擬偶像領域雷瑛也有所涉獵。2016年,其名下的話梅糖(海口)網絡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推出了虛擬男團BUT組合。2019年在《青春有你》綜藝大火之時,公司以該組合為主角推出了同名跨次元內容《青春有你》漫畫、輕小說《青春有你片場記事》、電臺《FM.青春有你》,精準打入不同次元的年輕人。
作為金鷹卡通衛視前總監的雷瑛,成立的魚子醬團隊除了在打造偶像文化方面有打通產業鏈的探索之外,還瞄向了親子文化營銷。
2017年開始,魚子醬團隊陸續和央視、愛奇藝親子頻道達成合作,進行數檔節目制作,但魚子醬的野心不僅如此,“從內容到品牌再到IP,從強互動到直接C端的互動”,魚子醬文化曾在采訪中表示想形成一個良性的生態閉合,打造親子圈層文化,但目前搜索不到進一步的相關消息。
而偶像選秀經驗最豐富的哇唧唧哇,則著眼于以偶像為中心打造的全產業鏈。
2017年以來,哇唧唧哇一共對外投資8家公司,其中包括主營舞臺創意秀設計與創作的IDG天舞盛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還有今年成立的演藝經紀服務有限公司。去年5月,哇唧唧哇還聯合得物App成立服飾公司哇物服飾,現該公司已成為哇唧唧哇全資子公司,主營業務為潮流服飾品牌“DBL”。
在今年四周年之際,哇唧唧哇以園區的形式公開了其八大業務:藝人基地、節目制作基地、新人開發區、音樂體驗店、IDG舞臺、影視片場、短視頻影棚、潮牌店。從新人挖掘、培訓、節目制作、音樂制作、經紀等等到最近的潮牌,哇唧唧哇還在不斷打通偶像價值鏈,并對其進行新的探索。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音樂財經”(ID:musicbusiness),作者:小鹿角編輯部,36氪經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