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重磅:國家發改委出手,煤炭“崩了”。
近期煤炭價格快速上漲,連創歷史新高,大幅推高下游行業生產成本,對電力供應和冬季供暖產生不利影響,社會各方面反映強烈。針對這一情況,國家發改委10月19日晚間打出連續重磅“組合拳”:研究依法對煤炭價格實行干預措施;組織召開煤電油氣運重點企業保供穩價座談會;在鄭州商品交易所調研強調依法加強監管、嚴厲查處資本惡意炒作動力煤期貨。
那么,“力度空前”的監管層組合拳將指向哪些方面?對業內有何影響?專家對此如何解讀?
監管組合拳“力度空前”
10月19日下午,國家發展改革委組織重點煤炭企業、中國煤炭工業協會、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召開今冬明春能源保供工作機制煤炭專題座談會,研究依法對煤炭價格實施干預措施。
國家發展改革委負責同志主持召開煤電油氣運重點企業保供穩價座談會,會議對下一步保供穩價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包括進一步釋放煤炭產能。在已核增產能的基礎上,通過挖掘生產煤礦產能核增潛力,基本建成煤礦加快進入聯合試運轉,停工停產煤礦抓緊復工復產,允許煤礦釋放應急儲備產能等多種途徑,再釋放一批煤炭產能。
與此同時,10月19日下午,國家發展改革委財金司主要負責同志帶隊赴鄭州商品交易所調研,并召開專題座談會,研究今年以來動力煤期貨價格走勢和依法加強監管,嚴厲查處資本惡意炒作動力煤期貨有關情況。會議指出,當前相關部門全力推動煤炭增產增供,鄭州商品交易所要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高度關注動力煤期貨交易價格波動,著力加強期貨市場穿透式監管,梳理排查異常交易,依法嚴厲查處資本惡意炒作行為并公開曝光,有效維護市場秩序,為煤炭保供創造良好的資本市場環境。
10月19日晚,國家發展改革委研究依法對煤炭價格實行干預措施。國家發展改革委發文表示,將充分運用《價格法》規定的一切必要手段,研究對煤炭價格進行干預的具體措施,促進煤炭價格回歸合理區間,促進煤炭市場回歸理性,確保能源安全穩定供應,確保人民群眾溫暖過冬。
煤炭股價“一夜生變”
今年以來,受國際能源原材料價格上漲、國內經濟持續恢復等因素影響,電煤價格上漲,電力供需緊張,加上能耗雙控因素倒逼,不少省份電力供應出現缺口,對穩定經濟運行造成一定影響。
據國家發改委網站消息,煤炭日產量創今年新高。近日全國煤炭日產量超過1150萬噸,比9月中旬增加120萬噸以上,其中晉陜蒙日均產量860萬噸,創今年以來新高。
日前,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關于進一步深化燃煤發電上網電價市場化改革的通知》,就燃煤發電上網電價改革提出了四方面具體舉措,進一步完善煤電價格市場化形成機制。馬上就要進入冬季供暖期,當務之急是發揮好電煤“壓艙石”作用。
一系列政策“組合拳”消息發出后,10月19日晚,鄭醇、焦煤、焦炭、鄭煤、EG、PVC主力合約應聲下跌,截至收盤全部跌停。
另據國務院國資委官網,將能源保供作為今年央企考核主要指標,實行“一票否決”,力度空前。煤炭企業要優化產能布局,推動具備增產潛力的煤礦盡快釋放產能,已核準且建成的露天煤礦要加快投產達產,加強與地方國企協同提升供應能力,帶頭執行長協價格,積極保障發電供熱和群眾用煤需求。
一德期貨動力煤高級分析師曾翔表示,從三條舉措來看,穩價舉措仍然延續前期的政策思路,用一切辦法來保證煤炭供應以及電力供應。而實施價格干預已經升級到用行政干預來限制價格,提出根據《價格法》是可以進行限價的,這是合法的。同時明確現在煤炭已經完全脫離基本面了,具備限價的條件的,隨時可以啟用這一政策。最后去鄭商所查處惡意炒作動力煤期貨的資本,則更是引爆了多頭資金的恐慌情緒,導致多頭資金踩踏出逃,從而導致動力煤期貨全面跌停,并且拒單封死的情況出現。
專家:穩煤價利好電力行業
煤炭是重要基礎能源,與國計民生密切相關,目前價格漲幅已完全脫離供求基本面,且臨近采暖季,價格仍呈現進一步非理性上漲的趨勢。
川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所所長陳靂表示,從市場反應來看,尤其是中下游成本的大幅度上行,使得整個制造業產業鏈以及能源產業鏈出現一定失衡的現象。發改委會同相關協會近日召開座談會,重點就是要依法對煤炭價格的市場行為進行調控,依法對煤炭價格和煤炭的保供應進行相應的政策應對。
陳靂認為,從當前市場反應來看,應該還是比較積極的,因為能源的缺口會導致中下游,尤其是一些重點產業的成本大幅上行,對經濟發展不利。而煤炭價格跟電力價格聯動,是當前市場關注的焦點所在。從煤價和發電成本比較,已經出現售電價格倒掛,所以在放開電力價格機制的同時,如何進一步地把煤炭的供應以及價格穩住應該是重中之重。
對于資本市場角度而言,陳靂分析,對于煤炭虛高價格肯定要依法調控,煤炭價格是否能夠高位維穩,市場預期發生明顯改變,如果煤價得到調控后,對于中下游以及相關電力行業而言,是顯著利好。煤炭行業調控舉措如果執行到位,受能源價格大幅上漲影響較大行業,將會迎來比較明顯利好。首先是電力行業,其次是跟電力和能源消耗相關的中下游行業。
下一步,隨著生產端保供增產的效果顯現,在電煤端庫存達到安全邊際后,市場供給彈性也將逐步提升,市場供需環境正在逐步演化,極度緊缺的恐慌也將有所好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