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訊 本交易日美元指數小幅走強,漲幅0.05%。歐元兌美元下跌0.11%,截至發稿暫報1.1245。
上周初,美元指數下跌,之后由于對疫情二次暴發的擔憂以及美聯儲對經濟前景的謹慎,美元重新走強,連續兩個交易日錄得上漲,抹去部分跌幅,周線錄得上漲0.12%。歐元兌美元周線則錄得下跌0.30%。
總體而言,近期的美元維持弱勢,隨著經濟從封鎖中復蘇,資金流入風險較高的資產,資本市場交易公司Bannockburn Global Forex的首席市場策略師Chandler預計歐元兌美元將從1.10升至1.15。他說,這將推動美元指數今年跌至92.50。
在人們對美元前景爭論不休之際,對其全球主要儲備貨幣地位的爭議也開始升溫。耶魯大學管理學院高級講師、摩根士丹利亞洲公司前董事長Stephen Roach上周早些時候在彭博社寫了一篇文章,他說美國的生活水平受到了新冠大流行的“壓力”。 在世界其他地區質疑美國例外主義之時,將被“前所未有地擠壓”。因而他認為,美元的儲備貨幣地位即將結束,隨著這種平衡的轉變,“美元很可能即將崩潰”。
而從目前的局面來看歐元依然被認為是最有能力替代美元的貨幣。因歐洲債券市場與美國市政債券市場更具可比性,美國市政債券市場的發行量較小,來自不同發行人,例如加利福尼亞和紐約市。
那些呼吁結束美元儲備地位的人將密切關注本周的虛擬歐盟峰會,一些領導人將其稱為“漢密爾頓時刻”,因為屆時歐洲領導人將討論在歐洲建立共同債券市場的可能性。
但需要注意的是,美元的疲軟可能只是暫時的。美國銀行的策略師說,美元的疲軟已經結束,美元將繼續走高。
該行駐倫敦的外匯策略師Athanasios Vamvakidis寫道:我們仍對美元持樂觀態度,預計經濟復蘇疲弱,并看到新冠感染增加的風險,目前的封鎖令到期,人們恢復了日常生活。
Vamvakidis的同事、駐倫敦的G10貨幣策略師Michalis Rousakis則預計,美元將在第二季度走強至1歐元兌1.02美元,年底前將來到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