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隨著國內首只貨幣市場基金——華安現金富利成立,貨幣市場基金開啟了高速發展之路,因其兼具流動性、安全性和收益性,深受各類投資者歡迎。近幾年,隨著移動支付普及、消費應用場景接入,貨幣市場基金客群不斷擴張,成為居民部門重要的投資理財工具之一。
今年年初暴發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亂了經濟秩序。經濟數據上,我們看到了罕見的負增長,貨幣政策更加靈活適度,市場利率明顯下行。金融市場波動率顯著放大,貨幣基金憑借其低風險的特性,再次獲得市場資金青睞。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一季度,全市場貨幣基金總規模超8.2萬億元,占公募基金總規模47%左右。
避險情緒給貨幣基金帶來了規模增長,但與此同時,低利率環境也給貨幣基金的投資管理帶來了新的挑戰。對此,我們將力求做好以下三點。
首先,重視利率風險。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復工復產有序推進,投融資需求逐步恢復,利率作為資金供需最直觀的指標,出現上行的概率較大。控制利率風險即控制久期,現階段,我們將安全性置于收益性之上,在合理的久期下,追求收益。
其次,防范信用風險。貨幣市場基金作為低風險投資產品,信用風險是必須防范的。作為主要投資于銀行存款、存單,同業拆借市場的基金,我們建立了白名單制的信用評價體系,對每個投資主體深入研究,以防范信用風險。
最后,回歸流動性管理的本源。市場主體的融資需求逐漸修復,也伴隨著資金從金融市場流入實體經濟,貨幣基金管理人須做好應對未來資金流出的準備。我們將保持基金流動性合理充裕,適當提高組合高流動性資產比例。
綜上,筆者認為,在低利率環境下,管理貨幣市場基金需要居安思危,回歸貨幣基金流動性管理的本源,在嚴控風險的情況下獲取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