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5日,河南省信陽市中級人民法院決定對河南華英農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英農業)進行預重整。
據了解,該案是河南法院審理的首個上市公司預重整案件。
華英農業預重整程序通過
此前華英農業公告顯示,2021年5月12日,公司收到債權人潢川瑞華供應鏈管理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瑞華公司)的通知書。通知書稱,瑞華公司以華英農業不能清償到期債務并且明顯缺乏清償能力為由,向信陽市中級人民法院申請對公司進行重整。
5月26日,信陽中院已對瑞華公司申請華英農業進行預重整一案進行立案審查。6月5日,信陽中院召開聽證會,經審查,信陽中院認為華英農業符合預重整條件,同意瑞華公司的申請,決定對華英農業進行預重整。
北京市金杜(深圳)律師事務所和中勤萬信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河南分所擔任河南華英農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預重整期間的臨時管理人。
接連虧損,華英已經“披星戴帽”
作為“養鴨第一股”,華英農業近年來深陷經營和債務泥潭。2021年4月29日,華英農業發布公告稱,公司股票自2021年4月29日開市起停牌一天,自4月30日復牌后被實行“退市風險警示”及“其他風險警示”處理。股票簡稱由“華英農業”變更為“*ST華英”,股票交易的日漲跌幅限制為5%。
華英農業透露,2020年是華英發展進程中面臨困難最多、挑戰最大、形勢最為嚴峻、過得最艱難的一年。“金融去杠桿導致的信貸緊縮所造成的公司資金鏈緊張、非銀機構債務糾紛的情形還未消除,疫情對其種禽板塊、屠宰板塊、羽絨板塊又造成了嚴重災難,加之流動性緊張,公司正常生產經營遭受了困難,總體產能利用率和盈利水平持續下滑。”華英農業稱。
2019年以來,華英農業持續虧損,面臨著較高的財務風險。另外,近年來其幾近持續處于下跌狀態。截至6月4日收盤,*ST華英報收2.65元。2021年5月12日,*ST華英還創下過2.18元的最低點。
“預重整”并不代表華英農業正式進入重整程序
面臨每況愈下的經營態勢,華英農業有意尋求新出路。2021年1月14日,華英農業發布公告稱,將與上海新增鼎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在產業投資、經營管理、資產管理、債務重組等方面展開全面協作,意在幫助華英農業走出困境并轉型升級。
根據協議,上海新增鼎及其指定的托管主體擁有對華英農業所屬各生產經營企業不低于5年的托管期限選擇權和優先權。此次協議的具體落實將有利于華英農業未來的健康發展,但戰略合作具體實施內容與進度存在不確定性。2021年一季度,華英農業實現營業收入5.26億元,同比下降16.15%,實現歸母凈利潤-9263萬元,同比下降38.21%,資產負債率達72.91%,未扭虧為盈。新希望伸出援手的時間似乎稍晚了些。
據悉,預重整期間,華英農業仍將自行經營管理,預重整為期3個月,若有正當理由,經臨時管理人申請,可延長1個月。
此次預重整,是否意味著華英將正式進入破產重整階段?信陽中院發文稱,信陽中院同意華英農業進行預重整,不代表信陽中院最終受理華英農業的重整申請,也不代表華英農業正式進入重整程序。但可以預見的是,若此次預重整能夠順利實施且執行完畢重整計劃,華英將可能恢復持續經營及盈利能力,回歸到可持續發展軌道,如果重整失敗,則存在被宣告破產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