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監會將于6月3日召開發審委工作會議,審議普洱瀾滄古茶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瀾滄古茶)深市主板首發上市事宜。金融投資報記者注意到,如順利過會,瀾滄古茶將成為A股“茶葉第一股”。然而,盡管近幾年瀾滄古茶業績持續增長,但仍有不少問題遭到業內質疑。
部分地區營收波動
從瀾滄古茶募投項目來看,“全渠道營銷網絡建設項目”擬在全國一二線城市新增直營網點,包括在廣州、昆明、南寧新增設立3家品牌旗艦店,并選取部分重點一二線城市設立37家品牌形象店;同時,在建設期內逐步進行線上及線下品牌推廣。對此,有分析人士指出,普洱茶行業發展已十分成熟,公司目前已推廣到全國多個地區,但部分地區營業收入出現明顯波動,市場并未出現持續增長態勢。可見,部分市場對公司產品接受程度并不高。公司擬使用2.78億元進行全渠道營銷網絡建設項目,最終能否提振收入還是未知數。
瀾滄古茶擬通過募集資金1.5億元補充流動資金,也遭到業內人士質疑。可以看到,隨著銷售規模、盈利能力的提升,公司其實并不缺錢。2017年-2020年上半年,公司貨幣資金分別為2943萬元、3020萬元、16260萬元、18893萬元。貨幣資金在2019年出現數倍增長后,2020年繼續大幅增加。與此同時,財務穩健、流動性較好同樣是業內質疑公司不需補充流動資金的原因之一。
從2017年-2020年3個完整財年來看,公司流動比率分別為2.04次、2.6次、3.57次,速動比率分別為0.3次、0.35次、1.07次,均呈上升趨勢,短期償債能力逐年提升;公司合并口徑資產負債率分別為48.21%、41.26%、34.31%,母公司口徑資產負債率分別為29.68%、30.39%、26.54%,資產負債率較低且整體呈現下降趨勢,財務結構穩健,具備較強的長期償債能力。有市場人士指出,公司在流動性較好,資產負債率較低,貨幣資金充足背景下,還擬通過募投項目補充流動資金,使得其“圈錢”意味濃。
實際產能并未飽和
從瀾滄古茶產能、產量、銷量等角度來看,2017年-2020年上半年,公司產能利用率分別為90.31%、85.80%、87.35%、56.20%,同期產銷率分別為90.08%、81.71%、81.82%、99.81%。可以看到,2020年上半年,在產能大幅下滑背景下,產能利用率仍出現大幅下滑。剔除僅有半年的數據,2017年-2019年3個完整財年,公司在產能未變的前提下,產量、銷量卻出現大幅波動。從產能利用率來看,2019年產能利用率雖然小幅回升,但仍不及2017年水平。從銷量以及產銷率來看,2017年公司銷量達到611噸,2019年已下滑至537噸。2017年產銷率達90%水平,而2018年、2019年則大幅下滑至81%。不難看出,不論是從產能利用還是產銷角度來看,公司實際產能并未飽和。
金融投資報記者發現,在銷量下滑背后,瀾滄古茶卻有著不錯的業績表現。2017年-2019年,公司營業收入、凈利潤均出現持續小幅增長。進入2020年后,雖然在疫情影響下營業收入增長明顯降速,但凈利潤卻表現良好。公司預計2020年歸母凈利潤11000萬元至12000萬元,同比增長35.52%至47.84%。
對于業績大幅增長,公司表示主要是毛利率較高的熟茶產品收入及占比增加,帶動營業收入及毛利率整體上升。不難看出,公司業績增長主要源于產品結構的調整,然而高毛利的熟茶產品占比是否仍在繼續上升還是未知數。此外,在銷量下滑背景下,單價如不能保持持續增長態勢,銷售規模將出現下滑,公司營業收入或將出現向下拐點。
此外,瀾滄古茶人力成本數據異常、存貨占比過高、盈利能力遠高于同行、經銷商疑云等問題也遭到業內質疑。因此,對于公司招股書中存在的問題,金融投資報將繼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