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福田區大膽創新,采用PPP模式率先實行環衛市場化二次改革,破解傳統環衛市場化困局,重塑新時期環衛作業模式,推動環境衛生工作更加科學化、精細化、智能化。
目前,福田區整體環衛機械化作業率已達90%以上,深圳中心區的核心區域全面實現了100%機械化作業。
日前,深圳中心城區――福田區舉辦智能環衛全機械清掃作業模式啟動儀式,推出了全新環衛機械化智能化清掃作業設備,標志著福田區環境衛生工作邁入全新階段。
據了解,1984年深圳率先在全國實行環衛市場化改革,特區環境衛生工作走在全國前列。但是,經過30多年發展,傳統環衛市場化弊端不斷凸顯,掣肘環境衛生工作的難點迫切需要突破。這次實行全新環衛作業模式,正是福田作為深圳中心城區,大膽創新,先行示范,以PPP模式為突破,率先實行環衛市場化二次改革,旨在破解傳統環衛市場化困局,重塑新時期環衛作業模式,推動環境衛生工作更加科學化、精細化、智能化。
在具體實施過程中,福田區選取了福田街道、南園街道、濱河路、濱海路福田段作為項目標段,引入行業知名的重型環衛設備制造商,打造了深圳第一個環衛PPP項目標段,也是深圳唯一批量運用智能小型環衛設備的標段,機械化程度全市最高、機械產品種類全市最多。項目實施以來,PPP試點成效有力提升了福田區整體環衛機械化作業水平。截至目前,福田區整體環衛機械化作業率已達90%以上,深圳中心區的核心區域全面實現了100%機械化作業,“看不見掃把”正成為福田區環衛作業的新常態。
在活動現場,全新推出的環衛機械化智能化清掃設備集群做了作業演示。與傳統環衛模式“一把掃把掃天下”相比,新型的環衛機械化設備作業效率提升了60%,人工成本降低了42%,整體工作效率更高、保潔更全面、清掃更到位。根據不同地形條件和作業場景,分別形成了“大會戰+居家保潔+毛細血管”三大作業模式。
據介紹,“大會戰”清掃保潔作業模式主要用于轄區主次干道和人行道,實現全方位無死角機械化作業,極大地提高了環衛作業效率;“居家保潔”清掃保潔作業模式,主要用于廣場公園和口岸,推動變“清掃”為“清洗”,變“間歇性保潔”為“全天候保潔”,變“人工清理”為“人機配合”,讓市民游客廣場公園、口岸休閑娛樂可以“席地而坐”;“毛細血管”清掃保潔作業模式主要用于城中村和背街小巷,率先實現了此類區域機械化作業“零”的突破,極大地降低了環衛工人作業強度,有效提高了保潔精度。
這次智能環衛全機械清掃作業模式的啟動,不是簡單“機器替代人”的變革,而是集政府管理創新、制度創新、技術創新于一體的全方位創新,讓環衛清掃告別“一把掃把掃天下”的傳統模式,轉向“不見掃把也能夠掃天下”的創新模式。福田區委副書記、區長黃偉表示,福田將以此次活動為新起點,全面深化環衛事業改革,為市民群眾塑造更好、更優、更美的中心城區環境,為深圳建設先行示范區、打造“全國最干凈城市”貢獻福田力量。(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楊陽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