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升公眾風險防范意識,構建和諧金融生態環境,交通銀行北京市分行因地制宜、結合實際,全行上下積極通過“線上+線下”“集中性+陣地化”的形式開展“2022年銀行業保險業‘3?15’消費者權益保護教育宣傳周”活動。活動以“共促消費公平?共享數字金融”為主題,聚焦金融消費者的實際需求,傾聽消費者心聲,為廣大群眾普及金融知識,解決金融難題,將有溫度的金融服務延伸到“最后一公里”。
以金融科技賦能老年人群跨越“數字鴻溝”
為切實解決老年人、殘疾人等特殊群體在使用互聯網等智能技術時遇到的困難,推動充分兼顧老年人、殘疾人需求的信息化社會建設,以金融科技賦能老年人群跨越“數字鴻溝”。交行圍繞長者用戶線上服務需求及體驗痛點開展適老化改造專項調研。通過人群洞察及科技賦能,打造了手機銀行APP“關愛版”。該版本聚焦長者用戶的高頻交易和服務場景,實現關鍵信息易讀、主要功能易找、操作步驟易懂,改善用戶使用體驗,方便長者用戶足不出戶在線辦理業務。交互界面方面,“關愛版”對文字、行間距等進行適度放大,貼合長者閱讀、識別習慣。簡化主界面布局,保留“賬戶查詢”“轉賬”“理財”“存款”等10余個入口,常用功能一鍵直達;去除所有嵌入及彈屏廣告,體驗更流暢。服務功能方面,“關愛版”運用金融科技為長者用戶提供貼心智能服務。通過與智能客服的語音交互,長者用戶在“聊天”中也可完成轉賬操作、理財產品購買等常用功能。操作遇到問題也不怕,“關愛版”設置了“專屬人工客服”功能,一鍵接入客服熱線95559,熱線通過自動識別客戶年齡,為長者用戶實現優先轉接、服務和處理。遇到需線下辦理的業務,還可使用“附近網點”功能,方便找到最近的網點,并進行服務預約。此外,“關愛版”還向長者用戶智能推送穩健低風險的金融產品及感興趣的金融資訊,真正讀懂長者用戶所思所想,讓長者用戶感受到新科技帶來的全新體驗,主動擁抱在線金融生活。
圍繞殘障人士應用需求,交行基于《信息技術?互聯網內容無障礙可訪問性技術要求與測試方法》(GB/T37668-2019)進行了無障礙改造,提升了手機銀行APP的可感知性、可操作性、可理解性和兼容性。可兼容盲人讀屏軟件,支持各種主流操作系統自帶輔助技術,幫助支持閱讀能力下降的老人和廣大視障人群通過輔助軟件使用手機銀行APP。
強化特殊群體金融權益保護
“3?15”教育宣傳周活動期間,交通銀行北京市分行所轄各營業網點充分利用轄區資源,積極與社區街道合作,通過銀警聯合等形式開展內容豐富的教育宣傳活動。
北京東直門支行通過與東直門派出所“結對子”,銀警合作于東方銀座商圈共同開展金融知識教育宣傳活動,這已經是東直門交行銀警合作的第4年頭。活動聚焦金融消費者的實際需求,特別是商圈內的上班族和來京打工人員,以案說險,圍繞識別防范風險、保護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等問題進行風險提示,引導公眾樹立理性消費意識,提高合理維權能力。大力弘揚社會正能量,營造風清氣朗的金融消費環境。
北京雙榆樹支行聯合海淀區溫泉鎮宣傳部、海淀區溫泉鎮團委在海淀北部文化中心共享大廳開展“金融消費者權益日”主題志愿宣傳服務活動。針對不同群體的薄弱環節和實際需求,交行金融知識宣傳志愿者們向來往群眾宣傳金融消費者八項權益、防范電信網絡詐騙、個人征信等基礎金融知識,引導廣大消費者依法維權、提高風險防范意識。
北京大興支行聯合大興區金融辦、高米店街道共同舉辦“愛滿京城”學雷鋒志愿服務暨“3·15”金融知識教育宣傳大型現場活動。活動中,雷鋒班原副班長李峰威上臺講述他心中的雷鋒精神,交行北京大興支行副行長做題為《傳承雷鋒精神?踐行大行擔當》致辭。金融知識教育宣傳志愿者通過播放視頻電影、講解PPT等形式,生動地介紹了新型電信網絡詐騙套路,講解非法網貸、殺豬盤、投資詐騙案例,通過“以案說險”,提醒廣大消費者增強風險識別能力。宣傳活動吸引了眾多社區老年人到場。針對老年人極易被非法集資、非法金融活動誘騙的特點,教育宣傳志愿者們耐心細致地向其傳授防范知識,引導老年消費群體“不亂投”,守好自己的“錢袋子”。
此外,北京亞運村支行、望京支行、天通苑支行等多家支行在人流密集的社區、商圈設立“3?15”金融知識教育宣傳咨詢臺,充分傾聽消費者心聲,解答消費者疑問,為廣大群眾普及金融知識,將金融服務延伸到“最后一公里”。交行北京市分行有關領導出席參與教育宣傳活動。
探索“金融+醫療”模式,助力鄉村振興
3月15日,交通銀行北京通州分行“雷鋒志愿服務金融驛站”走進宋莊衛生服務中心,開展“金融+醫療”公益服務講座,宋莊鎮29個村的衛生委員參與活動。本次活動是雷鋒志愿服務金融驛站“我為群眾辦實事”的生動體現,銀醫聯合通過送醫服務、送金融服務、驛站助老助困等形式,解決村鎮居民金融服務的“最后一公里”。通州分行專門制作金融便民卡,方便客戶有金融需求時可以隨時聯系,并可預約提供上門服務。
進工地,守好工友錢袋子
農民工群體是城市的建造者,卻因長期工作在工地導致其遠離最新的金融知識和缺乏防范金融詐騙的技巧。北京交行的金融知識教育宣傳志愿者們走進中建六局團河項目部,為值守一線的百余名工友開展“3·15消費者權益保護教育宣傳周”活動,以提高農民工群體作為金融消費者的維權意識和能力。活動圍繞農民工群體日常生活所需的金融知識做重點講解,力爭讓每位到場工友都有所收獲,用實際行動傳播正能量,擴大金融知識宣傳覆蓋面,將更好的金融服務帶給千家萬戶。
立足網點,發揮宣傳主陣地作用
營業網點是金融知識普及的主要陣地,“3·15”教育宣傳周期間,該行各營業網點統一懸掛活動條幅、張貼活動海報、在利率屏滾動播放活動口號;通過智能屏、電視機循環播放自主創作的“姣姣說消保?溫暖常相伴”系列金融知識教育宣傳片;公眾教育區擺放數量充足的宣傳資料,針對本次活動主題,交行專門制作《金融消費者權益日宣傳手冊》,為老年客戶群體制作《賬戶安全就得這么做》、《防范疫情詐騙套路》等大字版宣傳單頁,為在校學生制作《防范金融詐騙?樂享校園生活》宣傳折頁;各網點廳堂設立咨詢臺,持續為來往客戶普及消費者八大權益、存款保險等基礎金融知識,幫助其理性選擇適合自己的金融產品和服務,遠離非法金融活動。
北京西單支行充分發揮分行金融教育示范基地作用,結合老年客戶群體特定的生活場景和實際需求,精心準備宣傳內容,邀請網點老年客戶到店開展廳堂沙龍。活動中,金融知識教育宣傳者全面梳理了電信詐騙的典型案例,從電信詐騙受害人群特點、騙局常用伎倆和新手段等方面入手,有針對性地講解電信詐騙的種類、手段及反詐知識。
金融知識教育宣傳活動只是交通銀行北京市分行“為群眾辦實事”的一個縮影,下一步,交行將繼續加強金融知識宣傳教育的深度與廣度,扎實做好金融知識普及工作,幫助廣大金融消費者提升金融素養,提升風險防范能力。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