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3 魅視科技2020年應收賬款前五名客戶
圖源:公司招股書
對于銷售款項未收回情況,雖然公司在招股書中表示,這些客戶均為合作期限較長的客戶或大型央企子公司等,具備良好的商業信譽及償付能力。但必須看到的是,應收賬款的增加,也開始侵蝕公司原本較為健康的現金流,“失血”現象已經開始產生。在報告期內,公司經營性現金凈流量與凈利潤相比,報告期內沒有一次超過1倍,這說明,公司近年來快速增長的營收,很大程度上只是賬面富貴。
此外,據企查查數據,公司從2017年開始以買賣合同糾紛為由起訴他人或公司的次數就已經達到5次,案由均為客戶拖欠其貨款。如此情況反映出,公司的部分客戶并不像招股書中表述的那么“信譽良好”。
圖4 公司與客戶之間的糾紛
圖源:企查查
研發投入有限
同業競爭或無優勢
招股書披露,魅視科技采購的原材料主要包括生產自主核心硬件產品所需的各類芯片、電路板、電子元器件、機箱與結構件及其他輔料,其中芯片作為核心硬件,對于專業視聽產品性能有著重要影響。報告期內,公司芯片采購金額分別為976.86 萬元、924.25 萬元和 1424.34 萬元,占公司原材料采購總額的比例分別為49.93%、58.58%和 62.91%。
然而,原材料價格的不可控性對公司的利潤影響明顯,原因在于:一是因為中美貿易摩擦、疫情和下游市場價格變動;二是因為今年以來大宗商品暴漲的行情,導致芯片生產的成本也會出現大幅增加。在招股書中,公司雖然并未列出2021年的經營狀況,但可以想見原材料采購價格應該會出現較為明顯的上調,如此情況下,也意味著公司的2021年的業績很可能會出現明顯滑坡,對此,投資人是需要警惕的。
此外,雖然公司是申請主板上市,并不需要像創業板或者科創板等一樣有研發投入比例的限制,但公司的研發投入占比相比同業可比上市公司卻一直較低的。報告期內,公司研發費用分別為941.5萬元、1221.16萬元和1423.21萬元,遠低于同行業17%~18.5%的平均值。
圖5 公司研發投入占比與同業可比上市公司對比情況
除此之外,公司在技術儲備上也不占優勢,截至去年底,公司僅有2項發明專利,7項實用新型專利和3項外觀設計專利,這對于一個年入過億的準上市科技公司來說,顯然是一個非常低的技術儲備狀況。
此外,魅視科技在學歷結構上也未像其它新股公司一樣披露碩士及以上學歷的員工情況,而只披露了本科及以上員工的人員數量,如此情況讓人懷疑,作為技術密集且與芯片等半導體密集相關的科技公司,其研發人員的學歷或沒有相像中那么好,而這也間接印證了報告期內公司的研發成果相對較少的事實。
既然研發上存在短板,理論上公司在這次募資時需要加強研發投入的,可事實上在此次擬募資的6.26億元中,投向智能分布式顯控升級改造項目接近1.3億、智能分布式產業升級及總部辦公中心建設項目接近3.6億、營銷網絡建設項目接近8千萬,補充流動資金6千萬,并無直接用于研發投入上??傊?,公司的很多做法讓人擔憂,其上市后與同業公司相比,在競爭力方面是處于明顯弱勢的,未來的經營很難有超預期表現。
(文中提及個股僅為舉例分析,不做買賣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