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消息稱,今世緣(603369)將上調對開國緣、四開國緣價格。對此,今世緣相關人士向金融投資報記者表示,“該消息屬實,目前這兩款產品是公司賣得最好的兩款單品,提價也是考慮到此前定價與產品價值不匹配。”
今世緣近日發布了《關于調整國緣開系價格體系的通知》,宣布“自6月25日起,在現有開票價基礎上四開國緣上調10元/瓶,對開國緣上調5元/瓶。”
國緣開系多次提價
據悉,國緣開系列是今世緣聚焦次高端市場的重要產品,也是其營收的主要來源。金融投資報記者注意到,2021年以來,今世緣曾多次對國緣開系產品進行提價。
對于此次今世緣再度提價,酒類專家蔡學飛向金融投資報記者表示,“國緣開系列產品已成為今世緣次高端的主要產品,其在次高端市場,尤其是華東市場,擁有一定的競爭優勢和消費基礎,因此渠道溢價能力也較強,擁有一定的調價基礎。此外,此次調價幅度較小,此次調價更多是順應企業的價格走勢和國內消費升級的一種嘗試,從而達到重新激活渠道與市場、提高品牌銷售勢能目的,對市場層面的價格影響較小。”
酒類營銷專家肖竹青向金融投資報記者表示,“按照慣例,名酒廠在淡季漲價的目的是為了向渠道壓貨,這種漲價實際是強勢品牌向渠道壓庫存的一種行為。”
2020年6月23日,今世緣四開國緣和對開國緣分別上調15元/瓶和10元/瓶。2021年一季度,四開國緣按10元/瓶上調出廠價。2021年6月1日,今世緣再度提價,將42度單開國緣(550ml 版)、42 度四開國緣(550ml版)開票價分別上調10元/瓶、60元/瓶;52度四開國緣(新版)開票價上調50元/瓶。
從產品方面來看,今世緣價位在300元以上的國緣系列“特A+類”產品近年來業績增長較好,2019年至2021年該類產品營業收入增速分別為 27.16%、30.69%、41.65%,2021年其占公司收入比重也進一步提高,達到了65%。今年一季度,該類產品營業收入近19.43億元,同比增長25.6%。
但拋開其定價100元以上的產品,今世緣50元以下的低端產品營收卻持續下滑。對此,上述公司相關人士向金融投資報記者表示,“公司B類以下產品的營收縮減,其實也是公司在優化產品結構過程中希望看到的。公司將持續優化產品結構,類似高溝品牌之類的低端產品盡管會保留,但不會投入太多。”
省外開拓力度加大
作為區域名酒,今世緣向來有“蘇酒二哥”之稱,江蘇則是其主要市場。但在目前強者恒強的白酒行業競爭態勢下,其省內市場天花板已現,省外市場拓展緩慢,“蘇酒老二”于今世緣而言,既是光環亦是枷鎖。
對于今世緣全國化受阻的原因,蔡學飛向金融投資報記者表示,“目前今世緣的最大阻力有三:一方面,今世緣作為根據地位于華東的區域品牌,其在全國范圍內的品牌影響力和品牌價值依然有限,短期內無法有效地支撐其全國性的高端產品銷售;另一方面,根據地之外的市場面臨著全國性名酒和其他區域強勢名酒的雙重擠壓。此外,今世緣的產品需要大面積的進行消費者教育與深度推廣,還需要一定周期。”
肖竹青對此表示認同,其認為,“全國一線品牌是貴州茅臺、五糧液、洋河、瀘州老窖、汾酒,其余酒廠很難再實現全國化。全國范圍內,今世緣在消費者的認知當中既不如‘茅五洋瀘汾’一線品牌,也不如當地的區域名酒。因此,全國品牌和江蘇省外區域酒廠對今世緣的擠壓很嚴重。”
從業績來看,今世緣的省外市場營收占比一直較小,2021年其省外市場營收占比僅7.01%。從今年一季度來看,今世緣似乎已在暗暗發力,一季度省外市場的營收占比已達6.4%,接近2020年其省外市場全年的營收占比。
從整體營收來看,偏安一隅的今世緣或也因此受挫,其2020年及2021年營收分別為51.2億元、64.06億元,已連續兩年未達到股票期權激勵計劃的業績考核標準。
2020年4月,今世緣曾拋出一份股票期權激勵計劃,擬向激勵對象授予1250萬份股票期權,行權業績考核年度為 2020年-2022年。考核要求為以2018年37.36億元的營業收入為基數,2020年-2022年營業收入增長率分別不低于 45%、75%、115%。照此推算,今世緣在2020年至2022年的營收目標應為54.2億元、65.4億元、80.3億元。
對于全國化進程緩慢的問題,上述公司相關人士向金融投資報記者解釋稱,“省外市場拓展緩慢是因為公司此前仍把主要精力放在江蘇省內市場,今年開始,公司將轉移重心,加大省外市場的投入。”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4月今世緣也已換帥,原董事長周素明提出辭職申請,由副董事長顧祥悅接棒。而在6月7日,今世緣酒業召開營銷系統“百日大會戰”專題會議時,新任掌門顧祥悅也提到,今年今世緣要打好國緣開系提升戰、今世緣激活戰、省外突破戰,進一步彰顯出今世緣未來將加大省外市場的開拓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