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高新區菁蓉匯 成都高新區供圖
穩信心促發展 凝聚前行動力
為加快實施中小企業“育苗壯干”梯度培育計劃,著力培育壯大優質中小企業群體,四川省經濟和信息化廳近日下發《關于組織開展2022年度四川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培育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就做好2022年度四川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培育工作提出了要求。
申報須滿足四個條件
對于新申報“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范圍,《通知》稱,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符合《中小企業劃型標準規定》的中小企業,未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或嚴重失信主體名單,提供的產品(服務)不屬于國家禁止、限制或淘汰類,近三年未發生重大安全(含網絡安全、數據安全)、質量、環境污染等事故以及偷漏稅等違法違規行為的企業,由企業按屬地原則自愿提出參評2022年度四川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申報。已評定的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已獲得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稱號的企業不再申報。
具體的認定條件為,須同時滿足以下四項條件:一是從事特定細分市場時間達到2年以上;二是上年度研發費用總額不低于100萬元,且占營業收入總額比重不低于3%;三是上年度營業收入總額在1000萬元以上,或上年度營業收入總額在1000萬元以下,但近2年新增股權融資總額(合格機構投資者的實繳額,以下同)達到2000萬元以上。
此外,評價得分達到60分以上,或滿足下列條件之一:近三年獲得過省級科技獎勵,并在獲獎單位中排名前三;或獲得國家級科技獎勵,并在獲獎單位中排名前五;近兩年研發費用總額均值在1000萬元以上;近兩年新增股權融資總額6000萬元以上;近三年進入“創客中國”中小企業創新創業大賽全國500強企業組名單(指該大賽2021年以來正式發布的名單)。
《通知》明確,2019年及以前通過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認定且尚未通過復核的企業,按照新認定企業申報要求和條件執行。在有效期內的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若企業發生名稱變更(已完成工商變更登記并換發營業執照),應及時提出更名申請。
量化考核十五個指標
根據《通知》,對“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評價指標包括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和創新能力四類十五個指標,評價結果依分值計算,滿分為100分。
具體來看,專業化指標方面的滿分為25分,考核內容為:上年度主營業務收入總額占營業收入總額比重;近2年主營業務收入平均增長率;從事特定細分市場年限;主導產品在產業鏈供應鏈關鍵環節及關鍵領域“補短板”“鍛長板”“填空白”取得的實際成效;是否屬于工業“六基”領域、中華老字號名錄或企業主導產品服務關鍵產業鏈重點龍頭企業。
精細化指標方面的滿分也為25分,考核內容為:數字化水平;質量管理水平包括獲得省級以上質量獎榮譽、建立質量管理體系、獲得ISO9001等質量管理體系認證證書、擁有自主品牌、參與制(修)訂標準情況;上年度凈利潤率、資產負債率等。
特色化指標方面的滿分為15分,考核內容為:是否屬于“5+1”現代工業體系、“4+6”現代服務業體系、“10+3”現代農業體系的企業。是否擁有非物質文化遺產、地理標志商標或被認定為省級及以上首臺(套)、首版(次)、首批(次)產品等。是否具有行業或區域的獨特性,擁有地域特色的產品或服務,且能利用特有的資源進行研發生產。
創新能力指標方面的滿分為35分,考核內容為:是否擁有Ⅰ類高價值知識產權;自主研發Ⅰ類、Ⅱ類知識產權;上年度研發費用總額,或研發費用總額占營業收入總額比重;上年度研發人員占比;是否建立研發機構及其級別等。
2021年8月,四川省出臺《四川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認定管理辦法》,進一步規范“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認定工作,培育壯大優質中小企業隊伍。2021年,四川省新增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33家,總數達到207家。(本報記者 楊成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