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持續火熱的鋰電池產業背后,不少公司瞄準新能源賽道,紛紛跨界進入鋰電池領域,新力金融(600318)便是其中之一。
金融投資報記者注意到,擬切入鋰電池賽道的新力金融不僅在停牌前悄然大漲,11月25日復牌后更是接連斬獲兩個“一”字漲停板。28日晚間,上交所向公司下發問詢函,涉及新力金融是否規避重組上市、標的核心競爭力等問題,尤其是在重組公告前公司股價大漲,是否出現內幕信息泄露等問題。
擬借殼進入鋰電領域
新力金融于11月11日披露了《安徽新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關于籌劃重大資產重組事項的停牌公告》,公司正在籌劃以資產置換及發行股份購買資產的方式,購買比克動力不低于51%的股權,并募集配套資金。同時,公司股票自11月11日開市起停牌。11月24日晚間,新力金融宣布將在11月25日復牌,同時還披露了《安徽新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重大資產置換及發行股份購買資產并募集配套資金暨關聯交易預案》。
預案顯示,新力金融擬將其持有的主要從事融資擔保、小額貸款、典當和融資租賃等類金融業務的公司股權置出上市公司,并與比克電池或西藏浩澤持有的標的公司全部股權的等值部分進行置換。
同時,新力金融擬向交易對方以發行股份的方式購買擬比克動力75.62%股權與擬置出資產交易價格的差額部分。經協商,本次股份發行價格確定為7.27元/股。上述兩步互為條件、同步實施。
對于此次收購比克電池的目的,新力金融表示,這是在原有業務面臨轉型升級壓力背景下,為尋求新的業務增長點、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而進行的交易。本次交易后,公司將快速切入鋰離子電池產業領域,有利于提升公司發展潛力。
標的兩年虧損17億
據了解,比克動力成立于2015年8月,主要從事鋰離子電池的研發、生產及銷售。主要產品包括圓柱形電池、聚合物電池和方型電池,主要應用于消費類產品、新能源汽車及儲能等領域。目前,公司主要通過銷售圓柱形電池產品實現盈利。
從業績面來看,比克動力已出現持續虧損。數據顯示,2019年、2020年及2021年前三季度,公司分別實現營業收入13.83億元、15.64億元和16.9億元;凈利潤則連續虧損,分別為-7.68億元、-10億元、-1706.22萬元。
與此同時,受客戶眾泰汽車、華泰汽車等自身經營困局影響,比克動力應收賬款回款受阻,導致拖欠部分供應商貨款、無法及時歸還銀行借款,資金壓力極大。2021年以來,公司債務壓力雖已有所緩解,但由于目前仍有較大資本性支出及大額應收賬款回收的不確定性,其經營資金仍較為緊張。
此外,比克動力目前尚有大額未清償債務,且部分債務已逾期,存在銀行賬戶被凍結情形。雖然比克動力相關經營情況趨于轉好,同時管理層已制定未來還款及融資計劃,但仍面臨較大償債壓力。
值得注意的是,這并非比克動力第一次被收購。在此之前,長信科技、中利集團分別于2016年2月、2018年2月通過增資入股方式成為比克動力股東,此后擬重組收購比克動力,但均以失敗告終。
私募提前“精準潛伏”
事實上,除了標的公司連年虧損,新力金融自身業績也不斷下滑。Wind數據顯示,2018年至2020年,公司分別實現營業收入6.33億元、5.33億元、5.18億元,對應增長率分別為-15.77%、-2.97%、-4.89%;歸母凈利潤分別為5297.13萬元、3228.07萬元、-800萬元,對應增長率為117.16%、-39.06%、-124.78%。
在股價方面,新力金融股價2021年以來走勢一直較為疲弱,并在10月25日到達6.40元的低點。但10月26日至11月10日期間,即停牌前的12個交易日,股價開始拉升,并于停牌前日收獲漲停,期間累計上漲近40%。在復牌后的11月25日、26日,新力金融更是收獲了兩個漲停板。
重組停牌前一日股價率先漲停,復牌后又連拉漲停,新力金融此次交易引發上交所高度關注。11月28日晚間,上交所向公司下發了問詢函。上交所指出,公司在重組停牌前一日,股價漲停,且預案披露前20個交易日公司股價漲幅超過了《關于規范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及相關各方行為的通知》第五條規定的20%標準。
問詢函顯示,上交所要求公司說明相關安排是否存在刻意規避控制權變更及規避重組上市的情形,還要求公司披露停牌前籌劃重大事項的具體過程,包括接觸、協商、簽訂協議等主要節點和參與知悉的相關人員,說明是否存在內幕信息泄露的情形等問題。
然而,監管出手也并未阻攔新力金融的漲勢。29日開盤,公司股價再次“一”字漲停,拿下“四連板”。
金融投資報記者注意到,在公司停牌前,有私募提前“精準潛伏”。24日,新力金融發布公司前十大股東明細顯示,截至11月10日,也就是公司停牌的前一天,通怡投資旗下的兩只私募基金產品新進成為新力金融的第九、第十大股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