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國新辦舉行的10月份國民經濟運行情況新聞發布會上,針對10月份PPI與CPI剪刀差已達12個百分點,創歷史新高。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付凌暉表示,一方面是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帶來的輸入性影響;另一方面是國內煤炭、金屬部分行業供給偏緊帶來的影響。
顯然,這次國家統計局的回應,既沒有回避矛盾,也沒有輕描淡寫,而是如實道出了造成CPI、PPI“剪刀差”拉大的兩個方面原因,既有外部因素也有內部因素。特別是內部因素,說得很直接、很容易理解。要知道,只有簡單、明了地回應外界對CPI、PPI“剪刀差”拉大的反應,才能避免產生對經濟“滯脹”的擔憂,才能不給國際機構看空中國經濟找借口。
事實上,對于中國經濟,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等國際經濟組織都一直非??春谩O嚓P的經濟增長預測,也都是看多中國經濟,認為中國經濟是穩定世界經濟的主要力量。因此,如果面對CPI、PPI“剪刀差”拉大,不能正面回應、正面分析,就容易給一些別有用心者鉆空子。毫無疑問,國家統計局的這次回應,是非常有效的。
國際市場大宗商品價格上漲是客觀事實,而且漲幅很大,對全球經濟的影響都很大。特別是美國,通貨膨脹率已經創30多年來新高。相反,就業情況卻并不如意,經濟增長也比較緩慢。因此,在政策的運用和把控方面,也顯得十分被動。如果收緊貨幣政策,則經濟不振、就業不行。很多員工已經用辭職來應對企業運行狀況不佳,有的等待拿失業金、有的則專心于炒股,從而讓企業招工成為了一大難事。
相反,中國經濟仍保持著良好的增長態勢,經濟增長平穩有序。特別是就業呈現穩定向上態勢。不僅如此,企業投資的熱情在提升、居民對價格的預期并沒有出現恐慌。即便前期出現了蔬菜價格大漲、用電緊張等問題,在中央一系列政策措施的作用下,不僅煤炭供應已經很充足,電力供應也已經穩定有序,蔬菜價格等也已經基本回歸到正常狀態。同時,豬肉價格仍處于低位運行,沒有給居民生活帶來太大影響。
需要把握好的是,由于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受到了外部和內部兩個方面的因素影響。從外部來說,大宗商品價格到底何時才能趨于穩定,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包括美國在內,都不知道如何應對。因為,這幾年的貨幣大規模發行,已經讓國際市場的流動性出現了持續增強現象,貨幣推動的通貨膨脹,似乎很難控制。如果是需求端引發的通貨膨脹則比較好處理,可以通過政策引導、市場監管等控制市場情緒,遏制價格上漲。但供給型通貨膨脹,要想通過政策手段來控制,難度較大。因此,外部環境是非常不利的,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的矛盾,可能需要維持比較長的時間。
于是,保證價格穩定有序的關鍵就在于內部市場的穩定,內部大宗商品價格的穩定,內部供需矛盾的化解。特別是與居民生活密切相關的煤炭、成品油、電力等,需要控制好價格,不能出現大幅波動。否則,會引發恐慌性價格上漲。同時,對生活必需品價格,要通過加強產銷銜接、市場信息透明度提升、政府服務水平提高等,最大限度地減少價格上漲。一旦遇到極端天氣等,也要及早發布信息,引導居民適度儲存等,避免出現恐慌性購買。
應當說,從糧食、豬肉等供應來看,由于糧食生產又取得豐收,生豬存欄量較大,價格不會大變??赡艽嬖谝欢▋r格上漲風險的,就是蔬菜等受天氣影響很大的產品,如果今年冬天極端天氣多,就需要特別注意了。因此,全國性蔬菜基地、地方蔬菜基地等,都要做好生產保供工作。即便出現供大于求現象,政府也要拿出專項資金補貼菜農,避免到時出現供不應求現象。在“菜籃子”問題方面,給菜農補貼,總比給消費者補貼好。前者是主動補貼,效率很高。后者是被動補貼,效率較低。
總之,不要對CPI、PPI“剪刀差”拉大過于擔憂,但對存在的內部矛盾和問題一定要正視、要重視、要采取強有力的措施加以解決。大宗商品價格要控制,生活必需品價格要穩定,市場供應要豐富,經濟增長要推動,居民就業要確保。做到了,也就不要擔心經濟會出現滯脹,國際機構想看空中國經濟也就找不到借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