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動態調整確保井然有序
為防御臺風“燦都”,昨天上海地鐵全面落實37個下沉式廣場、48個基地出入段線及正線洞口、25座建設與運營接口車站、137座互聯互通車站等關鍵點位的防御保障工作,確保關鍵點位防汛設施保障有效落實。不只地鐵,全市交通行業昨天進一步細化部署防御臺風各項舉措,確保乘客和運營安全,全市交通井然有序。
公交方面,各大公交公司密切關注停運地鐵沿線所屬公交線路的客流變化,配備機動運力。一旦發現客流激增或車廂擁擠等情形,立即通過GPS調度系統進行調整,加密車距、縮短發車間隔,并視情況采取跨線路支援和增開區間車等,保持乘客出行需要。
自昨天10時起至明天凌晨5時,上海始發的省際道路客運班線全部停運,市內24家長途客運站所有班線全部停運,站點已做好疏導安撫工作,有序進行線上和線下乘客退票流程,目前客運站內已無乘客滯留。
鐵路上海站昨天停運598趟列車。據最新消息,為滿足旅客出行需求,盡快恢復運行秩序,鐵路部門決定,9月14日零時起,上海局管內除金山鐵路外,各線路全部恢復行車,各趟旅客列車將逐步恢復運行。
臺風來臨,機場機坪安全是一大重點。東航在虹橋機場、浦東機場全力做好機坪無動力設備的系留工作。9月12日航后,虹橋機場完成503輛、浦東機場完成2659輛工作梯、行李車、行李轉盤車等無動力設備固定工作,集中擺放在指定橋位。截至昨天上午8時,東航在上海共完成飛機系留37架。
救援:萬余名消防員枕戈待旦
記者昨天從上海市消防救援總隊獲悉,全市消防部門科學部署,提前啟動防汛防臺應急響應預案,165個消防救援站、1萬余名消防指戰員枕戈待旦,充分發揮應急救援主力軍、國家隊作用,全力做好各項險情處置工作,切實保障城市安全運行。
為全力做好臺風“燦都”防御應對工作,上海市消防救援總隊根據歷年汛期特點,結合臺風“煙花”處置經驗,提前啟動防汛防臺應急響應預案,要求各支隊派員參與區城運中心、防汛辦聯合值守工作。
在全市消防救援隊伍堅守崗位的基礎上,上海市消防救援總隊65個抗洪搶險專業隊枕戈待旦,隨時做好“防大汛、救大災”準備,提前檢查維護執勤車輛和防汛器材,121輛防汛車、86艘舟艇、465臺泵和6000余套水域搶險救生器材已全部準備就緒。
上海市消防救援總隊相關負責人表示,臺風影響期間,建議廣大市民盡量不要外出,如發現有高空墜物等險情時,應及時撥打119報警;市民駕車出行遇到積水過深的地方,要提前作出預判,不要盲目冒險涉水,以免發生危險;一旦遇到險情,應及時報警求助。
工地:防汛防臺措施有序落實
本市建筑工地強化防御重點,各項防汛防臺措施有序落實。市房屋管理局介紹,222個修繕工地暫停施工,修繕管理部門重點做好臨時工棚、施工腳手架、臨時用電、基坑溝槽以及工地排水等的安全防范措施,并按照預警信息做好撤人、斷電、拆網、清運、加固等準備工作,原則上昨天12點之前修繕工地停工。
231個拆房工地暫停施工,市、區拆房管理部門共計檢查工地153個,發現并整改安全隱患25處,無應急突發事件上報。
對于正在進行加梯施工的項目,相關部門重點關注電梯井道及底坑的防風防電積水,落實好防御措施。
按照“應轉盡轉、應轉早轉”要求,昨天中午前上海完成了在建工地人員的安置轉移。寶山區、閔行區不僅分批組織各在建工地工人有序撤離到安置點,還安排專人按時送去三餐及工友急需的物品。
電力:173個搶修點全天候待命
昨天中午起,上海電網進入故障搶修二級響應狀態,在3700余名上海電力職工的堅守下,上海電網整體運行平穩。
臺風來臨前,國網上海金山供電運維人員趕到特高壓線路走廊下方,對農業大棚進行加固,確保電力大動脈的安全。據介紹,為確保外電入滬主動脈的萬無一失,電力職工們對近期運行負荷較高的特高壓變電站、換流站重點加強戶外主設備、各類端子箱、排水設施及周邊環境檢查,并安排人員加強值守巡視力度。
在配電網端,國網上海電力公司加強線路巡視、變配電站防汛設施檢查、施工現場檢查、城市泵站等重要用戶供電設施檢查等措施。截至昨天中午,已完成全市60座35千伏及以上地下變電站、42座低洼變電站、2600余座10千伏地下配電站的現場勘查和設備隱患消除。
記者了解到,目前全市范圍內網格化設置了173個電力搶修駐點,3700余名專業搶修人員,以及804輛各類搶修車、45輛發電車全天候待命,以高效應對各類電力突發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