噠噠噠……”近日,在河北省邯鄲市邱縣邱城鎮段寨村紅薯地里,隨著一輛輛挖薯機開過,在翻滾的泥土中,一顆顆誘人的紅薯紛紛探出頭來。農民們正一排排、一行行緊隨其后撿拾紅薯,甚為壯觀。
“這紅薯在長出來之前,都已經被訂購走了。”段寨村村民武中強一邊裝運紅薯,一邊介紹說。今年他種的50畝紅薯,喜獲豐收,產量每畝都在5000斤以上,有一部分是商家直接在地里就拉走了,剩下大部分都是走物流,銷往邯鄲、山東等周邊城市的批發市場。
“市場價目前八九角一斤,除去成本,一畝地利潤在1000元左右。”武中強介紹說,他種的這50畝紅薯,品種為“壟9”,這種紅薯產量高,但口感不如西瓜紅和蜜薯。
薯農在撿拾開挖出的紅薯 孫海峰 攝
“口感不好,所以價錢也賣不到蜜薯的價格。”站在一旁的任俊濤接過話匣,“邱縣的蜜薯,可是遠近聞名,不僅外觀好看,關鍵是甜度、糯度、香度都很高,所以叫‘蜜薯’,頗受城里人歡迎。”任俊濤說,邱縣的蜜薯在市場上能賣到七八元錢一斤,在一些大城市的商超里,有的能賣到50元一公斤。
邱城鎮地處黃河故道,土質多為沙壤質潮土和輕壤質潮土,非常適合紅薯的種植。當地在河北省社科院的指導和引薦下,成功引進國外優良品種,經科研改良,培育了適合當地生長的蜜薯。該薯種在色澤、外形、甜度、糯度等方面都比尋常紅薯高很多倍,廣受顧客好評。
目前,段寨村擁有特色蜂蜜紅薯1萬畝,工廠化育苗大棚30個,每年育苗3000萬株,年產優質紅薯1萬噸,輻射帶動周邊5個鄉鎮20多個村發展紅薯種植2萬畝,年產紅薯8600萬斤,帶動農民增收3000萬元。
邱縣將小紅薯種植作為鄉村振興的突破口,創建了“邱縣蜂蜜紅薯”區域公用品牌,龍頭企業和種植大戶紛紛做起網絡銷售,擴大銷量和品牌知名度。打造了集育苗、種植、產品深加工、民宿打造、觀光旅游等為一體的紅薯產業綜合發展基地,年產值超過4億元。不起眼的小紅薯成為農民致富增收、鄉村振興的新希望。
近年來,邱城鎮依托紅薯產業優勢,充分挖掘紅薯文化和紅薯內涵,堅持一二三產融合發展,推進“紅薯小鎮”建設。開啟“旅游+美食”“旅游+體驗”全新模式,引進旅游開發公司,為段寨村量身打造文旅和商旅項目,發揮村里閑散宅基合作社作用,建設漁家樂、民宿,將“紅薯小鎮”打造為可看、可吃、可玩的休閑度假村,促進村民增收致富。今年3月,邱城鎮被農業農村部認定為第十批全國“一村一品”示范鎮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