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重慶百強企業強勢增長的動力何在?過去一年,他們在如何轉型升級、創新發展?對此,上游新聞采訪了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幾家企業,看看他們是如何做的。
金科集團: “四位一體”力推轉型升級
在今年的榜單中,金科集團憑借2238億元的營業收入,蟬聯重慶企業100強及服務業企業100強兩大榜單榜首。
談及企業的增長動力,金科方面表示,多元化的產業布局,高質量的發展戰略,為金科的穩健發展提供了充足保障。
金科方面介紹,作為起家于重慶、布局全國的大型產業集團,金科20余年來一直保持著穩健發展。2020年年底,金科順應房地產市場的發展趨勢,提出“四位一體 生態協同”高質量發展戰略,即精耕地產主業,做強智慧服務,做優科技產業,做實商旅康養,并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整合產業鏈生態圈。
在該戰略帶動下,2020年,金科銷售金額突破2200億元,創下了從2017年至2020年年復合增長率超50%的記錄;銷售面積超過2200萬平方米,位列行業前十;服務面積超3億平方米,位列全國前十。
金科2021半年報顯示,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實現營收439.73億元,同比增長45.10%;實現凈利潤48.66億元,同比增長14.26%;銷售金額約1025億元,同比增長18%;銷售面積約1005萬㎡,同比增長約17%。
重慶啤酒:
資產重組掀開發展新篇章
重慶啤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重慶啤酒”)在2021重慶企業100強和重慶制造業100強榜單中,分列第46位和20位,較2020年分別上升了49位和21位。
值得注意的是,在這兩張榜單上,重慶啤酒也均為食品飲料行業排名第一的企業。
對此,重慶啤酒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相比2020年,重慶啤酒今年的排位上升迅速,這主要受益于重慶啤酒與嘉士伯的重大資產重組。
據介紹,2020年底,重慶啤酒完成與嘉士伯的重大資產重組項目,嘉士伯將在中國的優質資產注入重慶啤酒,重慶啤酒也從一家區域型啤酒公司成長為全國性啤酒企業、中國五大啤酒公司之一。重慶啤酒的供應鏈網絡擴展到26家酒廠,核心市場從重慶、四川和湖南等三省市,擴展到新疆、寧夏、云南、廣東和華東各省,并覆蓋全國各地。
完成資產重組后,除了重慶啤酒既有的重慶和山城品牌以外,烏蘇、西夏、大理、風花雪月、京A等當地強勢品牌,和嘉士伯、樂堡、凱旋1664、格林堡、布魯克林、夏日紛等國際高端品牌,都進入了重慶啤酒的品牌組合。
數據顯示,重組后的重慶啤酒實現了更強勁的業績表現:2020年,重慶啤酒實現啤酒銷量242.36萬千升,與2019年度(重述后)實現啤酒銷量234.62萬千升相比增加了3.30%;2020年度實現營業收入109.42億元,與2019年度(重述后)實現營業收入102.12億元相比增長了7.14%。2021年上半年,重慶啤酒實現啤酒銷量同比增長22.59%;實現營業同比增長27.51%;實現營業利潤同比(重述后)增長20.6%;實現扣非后歸母凈利潤(備考口徑下)同比增長37.81%。
美心集團:
數字化智能化轉型見成效
作為新上榜企業,美心在2021重慶企業100強中,排在第90位;在2021重慶制造業企業100強中,排在第37位。
美心集團副總裁陳躍玲告訴記者,2020年雖然受疫情影響,但美心通過加強產品創新、推進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升級、積極開拓大客戶等舉措,美心門銷售業績逆勢增長了15%。今年上半年,集團門窗銷售收入更是實現了累計60%的增長。
陳躍玲透露,近年來,美心集團不斷加強產品創新,抗菌門、智能門、防火窗等一批新產品獲得了市場青睞。同時,美心還與百強地產保持戰略合作,以及參與了多項大工程建設。如在雄安新區容東片區項目中,美心成為了唯一一家入戶門、室內門及防火門同時中標的門企,目前在雄安新區已拿下超過15萬樘門的訂單。
同時,美心還通過加大智能工廠建設,引入“互聯網+”,自建網上商城等方式,實現降本增效。
據悉,在智能生產方面,自2012年開始,美心每年都在持續、有計劃地進行改造,計劃是到2025年實現“關燈工廠”。截至目前,公司在智能設備和軟件的研發升級上,已累計投入2.57億元,自主研發了6條自動化生產流水線,成為傳統制造業轉型智能制造的代表之一。現在公司智能生產線每30秒就會生產出一扇門,門框生產線每45秒就會產出一樘門框。產品的生產周期縮短了近2/3,綜合成本下降了30%。
除門業外,美心集團還在文旅地產、智能家居、汽摩配件、國際商貿、養老等多個產業領域進行多元探索。例如,繼洋人街后又打造出集吃、喝、玩、購、娛為一體的重慶網紅景點“美心紅酒小鎮”。“這些產業也為集團發展增添了動力。”陳躍玲說。(重慶商報-上游新聞記者 孫瓊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