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壯族自治區工商聯所屬商會首批民商事訴調對接中心近日在廣西江蘇商會正式揭牌。廣西壯族自治區工商聯副主席葉俊茂,廣西壯族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二級高級法官賀利研出席揭牌儀式并發言。廣西壯族自治區工商聯法律部部長王慧玲、一級調研員陸月蘭,廣西壯族自治區高院立案庭法官助理陸璐平,廣西江蘇商會會長、商會人民調解委員會主任施瑞明,商會執行會長、商會人民調解委員會副主任楊景忠,商會班子成員徐敦華、葉東、杜紅方、賈衛平、盧華、陳忠和以及商會人民調解委員會委員馬紅方、薛章亮等參加揭牌儀式。
葉俊茂指出,推動商會成立民商事糾紛訴調對接中心是廣西壯族自治區高院、自治區工商聯堅持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根據《最高人民法院全國工商聯關于發揮商會調解優勢推進民營經濟領域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建設的意見》要求,推動商會創新社會管理和參與化解社會矛盾,積極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的新舉措。“希望廣西江蘇商會進一步夯實工作基礎,高標準、高質量、高要求抓好民商事糾紛對接中心建設;主動擔當作為,不斷增強責任感使命感,依法推動商會調解訴調對接,積極參與預防化解矛盾糾紛,切實發揮新時代商會法律服務橋梁紐帶的示范引領作用。”
賀利研表示,廣西壯族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將與工商聯加強協作配合,共同指導廣西江蘇商會發揮商會平臺作用,參與民商事訴調對接,探索多元解紛機制,積極引導民營企業通過非訴方式解決矛盾糾紛,推動民商事糾紛多元化解工作優先開展,構建“法院+商會”糾紛化解新格局,積極促進全區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
施瑞明對廣西壯族自治區高院、自治區工商聯一直以來對廣西江蘇商會的關心、支持和幫助表示衷心感謝。“商會將以民商事訴調對接中心成立為契機,主動加強與相關部門的聯系,進一步發揮商會組織優勢,全面提高新形勢下商會調委會和民商事糾紛訴調對接中心的能力,不斷推動商會在參與預防和化解民營經濟領域矛盾糾紛,維護社會和諧穩定,促進營商環境優化的實踐中作出更大的貢獻。”施瑞明表示。
據悉,廣西壯族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自治區工商聯聯合推動自治區工商聯所屬商會首批訴調對接中心成立,旨在發揮商會調解化解民營經濟領域糾紛的制度優勢,完善商會職能,提升商會服務能力,促進訴調對接,實現糾紛合理分流,引導民營企業依法經營、依法治企、依法維權,推動完善民商事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訴調對接中心還將推廣到全區各級工商聯及所屬商會。
>>鏈接
調解工作有技巧
廣西江蘇商會近日開展調解技巧培訓活動。培訓班是以“民法典與美好生活”為主題的“法官送法進商會”,由廣西頌誠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副主任,民盟盟員,廣西第一代人民調解員(南寧市醫療糾紛調解成員)黃朝暉律師主講。
培訓活動上,黃朝暉利用自身親自成功調解一起經典南寧市醫療糾紛案例,從調解的方式方法、步驟、政策法規把握度等方面向與會人員進行技術分析。首先是調解的原則:自愿平等;不違背法律法規和國家政策;尊重當事人的權益。其次是調解員的素質要求:遵循公平、公正原則;有責任心、耐心、細心。三是調解的紀律:不偏袒任何一方的當事人;不侮辱當事人;不索取、收受財物;不泄露當事人的個人隱私、商業秘密。四是調解的工作內容:根據當事人的各種糾紛問題以及他們的心理活動進行研究、解剖,通過不同維度透視糾紛的成因,采取多種方式調解民商事糾紛,充分聽取當事人的陳述,講解法律法規,耐心疏導,互信、互讓,促使當事人雙方自愿達成調解協議。五是提出四個基本調解步聚:陳述訴求,補充詢問;分析案情,講解法律;耐心疏導,提出方案;達成協議,司法確認。
黃朝暉強調,調解過程中,調解員不要過激評判,不要主動提出自己的調解方案,做到專心傾聽,調解工作就能取得事倍功半的效果。
參訓人員對此次培訓活動給予了正面的評價,紛紛表示,此次培訓學到了民間糾紛中的許多知識點,今后將學以致用到實踐中,更好地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