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情疫情接踵而至,列車停運、物流中斷、城市封控……經濟發展被按下了“暫停鍵”。如今疫情已得到控制、災后重建加速!
中共河南省委十屆十三次全會指出,河南省要堅持今年目標任務“不能調、不能變”,下更大的氣力和功夫,做好“六穩”“六保”工作,要確保在現代化河南建設新征程上邁好第一步。
“十四五”的開局之年,留給我們的時間還有最后四個月,各行各業、各行政事業部門該如何搶抓時間完成答卷,把失去的時間奪回來,把耽誤的工作補上去?
即日起,河南商報推出系列報道“答卷”,聚焦萬人助萬企,聚焦災后重建,聚焦搶收年末四個月,聚焦“十三五”成績與“十四五”展望,聚焦這份“答卷”的填寫進度。
“沒想到醫用外科口罩注冊證、生產許可證這么快就拿到手了,我們可以開足馬力安排生產,為打贏這輪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充足物資保障了。”振德集團首席質量官郭強說。
8月27日,振德集團及其所屬許昌子公司的相關負責人,向河南省藥監局送去了錦旗和感謝信。錦旗上,“萬人助企紓困解憂,精準幫扶便企利民”十六個字,是企業對河南省“萬人助萬企”活動最大的肯定。
企業足不出戶,就領到了電子證書
8月前后,新一波的疫情席卷河南,口罩再次成為重要的防疫物資。時間緊、任務重。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并保障物資的充足供應,振德集團決定在許昌地區的工廠新增醫用外科口罩、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和醫用一次性防護服生產線。
接到企業需求的當日,河南省藥監局主動派出工作人員聯系到了許昌振德醫用敷料有限公司的相關負責人,了解到企業的需求后,專門開辟綠色通道,安排專人負責,實行聯審聯批聯檢,1個月內完成了該企業后續的所有資質辦理事項。
據了解,按照醫療器械行業法規里面的要求,醫用口罩產品注冊審批法定時間是20個工作日(不含技術審評及企業補正時間),同時還需要技術審評以及企業補正時間。
而醫用口罩產品生產許可審批法定時間是20個工作日(不含企業整改時間)。
“在醫療器械產品注冊技術審評過程中,企業經常會因為業務不熟練等原因消耗一些時間。但是,這次我們在河南省藥監局的幫助下,整體資質的辦理時間相比法定時間壓縮了80%以上。”振德醫療國內醫療器械法規方面負責人韓景磊告訴河南商報記者。
據韓景磊介紹,在精準幫扶期間,省藥監局醫療器械注冊處及時辦理了醫用外科口罩等產品注冊證,行政許可處對他們兩個公司的6次醫療器械生產許可變更事項實行“不見面審批”,使得公司足不出戶就領到了電子證書。
“在這次疫情中,我們真的特別感謝省藥監局的幫助,為了幫助我們加快申證進度,每天都有人積極主動地來和我們對接。疫情期間我們沒跑一趟辦事大廳,在公司就拿到了證書。”韓景磊對河南商報記者說。
186個行政許可顆粒化事項,均實現全程網上辦
河南商報記者從省藥監局獲悉,為貫徹落實河南省委、省政府“萬人助萬企”工作要求,河南省藥監局及時印發了《“萬人助萬企”工作推進方案》。在此期間,省藥監局實施臺賬化管理和項目化推進,推行“一企一策、一事一辦”,通過幫扶紓困,著力提升河南省藥品醫療器械化妝品企業的整體創新力和核心競爭力。
在精準幫扶期間,河南省藥監局領導及各部門相關負責人與企業結“親家”、摸“實情”,拉清單、建臺賬、明時限、抓推進,精準幫扶,全程跟蹤,快辦快結,銷號清零,確保條條有回音、件件有落實、事事有結果。
為了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續優化審批服務工作,河南省藥監局印發了《河南省藥品監督管理局關于印發優化審批服務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積極推進涉企審批“減環節、減材料、減時限”相關舉措。
同時,河南省藥監局編制公布行政許可事項顆粒化清單,大力推進企業服務事項“網上辦”“立即辦”“一次辦”,全面實施生產許可電子證書,努力實現審批最少、流程最優、體制最順、效率最高、服務最好的目標,堅決打通“中梗阻”,暢通“最后一公里”。
河南商報記者了解到,截至目前,河南省藥監局承擔的186個行政許可顆粒化事項,均實現了全程網上辦,有79個實現了“立即辦”,即當天受理,當場或當日辦結,其余事項的審批時限均比法定審批時限壓縮50%以上。(河南商報記者馬千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