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鄭州恢復堂食第一天,一張“鄭州重啟,讓愛繼續傳遞”的海報刷爆鄭州人的朋友圈。仔細一看,這是河南餐飲品牌天堂鳥水煮魚發出的活動,送出23萬份招牌菜,致敬城市守護者。
7·20水災至今,作為扎根鄭州23年的川菜品牌,天堂鳥除積極實施自救外,更力所能及地投身抗洪抗疫一線。在大部分餐飲品牌舉步維艱時,天堂鳥水煮魚卻一直為受災中的城市“戰斗”,發出一個個惠民利民善舉。
“其實門店每天都在虧損,不過我沒為此煩惱過,每天想的是做一些有意義的事。”天堂鳥水煮魚創始人肖飛說。
選擇關門及時止損?還是承擔更大損失持續營業?
好不容易修復好被洪水沖擊的門店,天堂鳥鉚足勁準備重新出發,但在疫情的影響下,全市禁止堂食。“這時候,關門是最省錢省事的選擇。”經營天堂鳥23年,肖飛怎能算不清楚這筆賬。
然而,她選擇了難走的那條路。
關閉堂食之際,天堂鳥迅速開啟了“自救”措施。第一時間,天堂鳥發力“自營外賣”。然而對于以堂食體驗為主的川菜館來說,天堂鳥的較高客單價使其在外賣領域不占優勢。這是肖飛一早便意識到的問題,5家門店加一起每天一兩萬元的線上營業額也是事實。
肖飛從顧客角度出發,研發保證菜品品質的包裝技術和提升送餐速度,做到外賣不比堂食差;天堂鳥中央廚房研發多款半成品菜品,在“自營平臺”上線。
此外,在自身持續虧損之際,天堂鳥推出“所有菜品6折成本價銷售”的疫情便民惠民活動。河南商報記者仔細對比了活動折扣前后的價格,并沒有任何“漲價再打折”的套路。
在全體員工的努力下,天堂鳥“自營外賣”平臺銷售額屢創新高,每天甚至突破10萬元營業額。這個數據,是肖飛沒有預料到的。
據河南商報記者了解,10萬元營業額,對于天堂鳥來說,依然虧損。但在肖飛看來,此時,依然堅持全員在崗、持續營業的天堂鳥,目的早已不是盈利,而是為了讓老百姓吃上熱乎飯、給所有員工信心。
力量練兵!鍛造逆境下的員工力量
天堂鳥“自救”路上,員工力量是決定因素。“我以我的員工為傲!”在采訪過程中,這是肖飛反復強調的一句話。
疫情發生后,天堂鳥員工們自發組建“創業小分隊”,通過線上直播、線下練攤、鏈接社區等多種形式進行“自救”。
天堂鳥鳳凰路店預訂部主管劉夢杰是第一個開啟直播的員工。“我們店推出這么好的惠民活動,我想讓更多人知道。”劉夢杰告訴河南商報記者。
劉夢杰一有時間就拉上同事熱火朝天地開始直播,并定期發布作品。短短幾天,從劉夢杰這里銷售出去的燒雞就超500多只。
如今,其他門店員工也紛紛自發開啟直播帶貨,還時不時找劉夢杰“取經”。
“我在天堂鳥待了12年,這里就是我的家。”在天堂鳥,像劉夢杰這樣10年以上的老員工一抓一大把,像劉夢杰一樣在為企業努力“撐腰”的人到處都是。
是什么能夠讓員工不求回報與企業共進退?又是什么讓他們愿意在這里待那么久?
劉夢杰講了一句話:別看肖總什么都不說,我們都知道她承受的壓力很大,我們愿意和她一起守護企業,守護天堂鳥的伙伴們。
肖飛講了一個小故事:8月14日,正值七夕,天堂鳥所有員工收到了一份七夕禮物。
在疫情籠罩下,不少企業在減薪裁員,天堂鳥持續虧損,仍然不忘為員工們送去一份儀式感。
肖飛用了一個詞來形容天堂鳥與員工之間的化學反應:企業能量場。這種能量場讓一群人擁有同樣的未來假設,無論何時,都像一家人,心朝著同一個方向努力。
暖心230名平凡英雄的不平凡舉動
23年形成的能量場影響的不僅是企業與員工,甚至會在關鍵時刻化成一股力量“輻射”社會。
7月20日,正在積極籌備23周年店慶之際,忽遭洪水無情打擊,天堂鳥五家門店受損嚴重。
來不及沉浸在企業有多大虧損的困擾中,肖飛第一時間想到的是員工安危和重災區群眾生活問題。
從7月22日起,天堂鳥水煮魚全體工作人員積極投身抗災一線,將新鮮蔬菜原材料、自制手工饅頭、盒飯等物資送至滎陽汜水抗災一線指揮中心、藍天救援隊指揮部、支援消防站三地工作人員手中。
7月23日一大早,肖飛主動聯系上正為物資發愁的衛輝市副市長,得到所需物資清單后,天堂鳥在自己捐助的基礎上,在商都路店門口發起社會募捐。
信息發出后,四面八方的愛心人士帶著滿滿物資與愛匯聚而來。當天晚上9點多,肖飛組織員工帶著230名平凡英雄的寄托連夜趕往衛輝。據了解,這也是支援衛輝最早一批物資。
知道災區人手緊張,肖飛特意組織了天堂鳥員工和其好朋友企業——河南興發幕墻公司員工,前往災區搬卸物資,自己僅13歲的兒子彭飛越也主動跟隨隊伍去往受災地區,本是貪玩的年紀,卻用年幼身軀扛起一方責任。
7月31日,感慨萬千的肖飛,在“天堂鳥”微信公眾號上發布了一篇來來回回改了很多遍的感謝信,感謝230名平凡英雄的善舉,字字句句顯真情。
機會危機育新機,變局開新局
企業的發展如果用竹子的成長來做比喻的話,克服蕭條,就好比造出一個竹節;克服了各種各樣的蕭條,就形成了許多的“節”,這種“節”才是使企業再次成長、結構變得堅固的支撐。
經歷2020年疫情之后,天堂鳥硬件、軟件都有很大提升,這個提升讓他們在今年應對疫情時可快速從容布局線上銷售,展開“自救”。
快速推出半成品與鹵味,運用社群關系裂變傳播,直播練攤齊上陣,拒絕“平躺”、努力奮斗……天堂鳥不僅實現了漂亮“自救”,還積極發揮自身力量幫助社會,這是極其難得的。
“這是一個契機,可以讓團隊、顧客感受到,我們作為一個品牌企業,是有責任、有擔當的。”肖飛說。
然而,在肖飛看來,經歷今年疫情,天堂鳥仍暴露出許多問題:線上線下新零售未形成成熟體系,仍然有較長的路要走。
也許,成功的“自救”并不一定是挽救了企業多少損失,更大的意義在于,如何將這危機轉化成一個重塑品牌認知的契機;如何在危難面前,實現企業員工的“大練兵”;如何正確看待暴露出來的問題,并找到解決根本問題的癥結。
疫情的到來,提醒我們:“危”無處不在,“機”也無時不在。要如何做真正的強者?如何在逆境中找到光亮?
肖飛表示:“將蕭條視作機會,重要的是在平日里打造企業高收益的經營體制,高收益正是預防蕭條的最佳策略。”(河南商報記者郭佳慧/文受訪者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