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28日,ABEC 2020 | 第8屆中國(長沙·寧鄉)電池新能源產業國際高峰論壇在長沙寧鄉舉辦。本屆論壇由ABEC(電池“達沃斯”)組委會、中關村新型電池技術創新聯盟主辦,寧鄉高新區獨家協辦。
論壇同期,由湖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湖南省商務廳、長沙市人民政府主辦的2020湖南(長沙)電池產業博覽會開啟,展覽面積2萬平方米,聚焦產業產品、技術、服務,匯集了近200家電池新能源產業鏈展商。
官方資料顯示,2020年,湖南省全省儲能材料及動力電池產業全產業鏈預計可實現產值600億元。以湘江新區為中心,長沙正發展成為國內鋰電池產業鏈最齊全的聚集區之一。
寧鄉高新區是湖南省儲能材料特色產業園區,目前已形成了從上游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隔膜、電解液到電芯及PACK,再到終端應用及電池回收利用的循環完整產業鏈,聚集了比亞迪、杉杉能源、邦普循環、中科星城、中鋰新材、博信新能源、航盛新能源等企業。
自2013年開始創辦第1屆以來,電池“達沃斯”(ABEC)今年已是第8屆,累計參加峰會的國內外企業或機構3800余家,涉及包括30余個國家的數千位嘉賓。
今年的ABEC共分為6個分論壇展開主題演講,其中三個分論壇重點分析電池與新能源汽車市場應用,另外三個分論壇主要探討無鈷電池、固態電池、燃料電池等電池新技術。
“當前,跨國車企電動化戰略日漸明晰,在華布局不斷升級;自主品牌加速開拓國際化發展新模式,打造全球化供應鏈服務世界品牌。”電池“達沃斯”組委會秘書長、中關村新型電池技術創新聯盟秘書長于清教在會上表示,“電池新能源行業全球化競爭下,中國力量開始向上而行。安全為先、技術為重、品質為王、開放創新、品牌向上、競合共贏、闖關IPO、進軍海外市場等成為業內眾多企業新聞的高頻標簽。”
國家新能源汽車創新科技中心總經理原誠寅表示:“隨著特斯拉等新勢力崛起,以及互聯網、半導體等科技巨頭的跨界進入,汽車產業競爭格局重塑、核心價值鏈重構。未來汽車產業的核心價值將不再是發動機、車身、底盤,而是電池、芯片、車載系統、數據。”
在技術研發方面,原誠寅認為,高容量三元材料和人造石墨是目前高能量密度電池的主流正負極材料。硅碳材料、低鈷或者無鈷正極材料不斷發展,高鎳材料仍然是主要方向,磷酸鐵鋰在低成本領域的市場可能繼續擴大,固態電池可能成為重要的發展方向。
加拿大國家工程院院士/加拿大皇家科學院院士/上海大學可持續能源研究院院長張久俊分析稱,液態和固態鋰電池(包括鋰離子電池、鋰硫電池和鋰空氣電池)的進一步開發是實現電動汽車500Wh/Kg能量密度目標的必要策略,可以進一步探索Li-CO2電池和無陽極Li電池在實現大于500Wh/Kg的高能量密度目標方面的可行性。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技大學、山東大學教授錢逸泰則比較關注高安全性水系二次電池。他認為,鋰離子電池在動力電池方面取得重大進展,但是有機電解液存在安全隱患,在電動自行車和儲能方面的應用依然有待進一步研究。
另外,關于我國氫能及燃料電池技術發展,國家電力投資集團氫能首席專家/國家電投氫能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首席技術官柴茂榮在論壇上建議,一要有國家層面組織的技術攻關,突破關鍵技術和核心材料的完全國產化;二是對標國際最先進的燃料電池技術,而不是依靠國外的技術引進來謀取國家補貼;三是燃料電池的核心是材料技術,產業鏈長,需要戰略規劃,需要分工協作。
北京大學教授其魯建議關注燃料電池,特別是甲醇燃料電池。他認為,甲醇燃料電池如不斷供給,就可以源源不斷產生電,且其成本也在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