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在傳統社會里,相親大多基于「父母之命」,基本上與愛情、浪漫無關。但隨著時代變化,年輕人的婚戀觀發生了轉變——相親這件事,正在被年輕人們「重塑」。
追求個性、自由、高效、不愿意將就的年輕人,將擇偶的主動權以及標準放到自己手中,對于相親的態度更加開放和包容。他們認為相親是一種高效的交友手段,不浪費時間且雙方目標統一的接觸形式讓他們更有安全感。
復旦大學社會學教授沈奕斐曾在采訪中說過,相親是打開朋友圈一個很好的方式,我們沒必要過于妖魔化、標簽化。每個人在愛情來臨前,首先要有交朋友的能力。但是當下的相親現象,確實有一個問題———過于注重物質條件,而忽視了「人」本身。
最后我們想說,無論是相親與否,無論是一見鐘情還是日久生情,甚至無論是單身、戀愛還是結婚,希望你可以適當自私一些,多問問自己真正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而不是被年齡、父母、輿論推著走。讓自己更輕松自在一些。在戀愛到來之前,先成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