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SMO企業普蕊斯登陸創業板,IPO首發價為46.8元/股,開盤大漲51.71%至71元/股。
截至發稿前,普蕊斯每股漲至78元,漲幅達66.67%,總市值46億元。
來源:百度股市通截圖
普蕊斯主營業務為向國內外制藥公司、醫療器械公司及部分健康相關產品的臨床研究開發提供SMO(臨床試驗現場管理組織)服務,業務已覆蓋730多家臨床試驗機構。
隨著全球創新藥市場的發展,藥企對于醫藥研發階段的外包需求不斷加強,國內SMO服務行業也迎來了黃金時代。
作為高瓴的持倉醫藥股,普蕊斯本次募資用于臨床試驗站點擴建項目、大數據分析平臺項目、總部基地建設項目及補充流動資金。
普蕊斯成立于2013年,發行完成后,普蕊斯成為A股首家上市的SMO上市公司。目前,公司的SMO服務主要面向國內外制藥公司和醫療器械公司,包括全球知名的跨國制藥企業,例如恒瑞醫藥、默沙東等。
在普蕊斯的上市股權架構中,不乏明星資本的身影,其中高瓴思恒、弘潤盈科分別持有公司2%、5%的股權。
本次IPO后,高瓴思恒持股90萬股,持股比例為1.5%。
來源:普蕊斯招股書
鐘愛生物醫藥投資的高瓴資本,又斬獲一家IPO。
招股書顯示,高瓴資本、惠每資本是醫療健康行業知名的機構投資者,因看好中國 SMO行業的發展前景以及發行人領先的市場競爭力,于2019年下半年開始與普蕊斯接洽投資事宜。
當時,普蕊斯的管理層欲引入知名的投資機構以進一步優化公司股東結構,但現有股東不愿因增資而被動稀釋持股比例,故最終商定由實際控制人賴春寶分別向高瓴思恒、惠每健康轉讓發行人45萬股股份,由新疆泰睿向高瓴思恒轉讓發行人45萬股股份。高瓴思恒合計持有普蕊斯90萬股。
普蕊斯在招股書中提到,其對標的上市公司主要有藥明康德、泰格醫藥,擬上市公司有諾思格等。
這其中,泰格醫藥被稱為臨床CRO龍頭,CRO是指為新藥研發提供臨床試驗全過程專業服務的合同研究組織,一般CRO企業也同樣可以從事SMO業務。值得一提的是,高瓴資本也曾經名列泰格醫藥的十大股東之一。
這些年,高瓴非??春们抑貍}了CXO(醫藥研發及生產外包)行業。臨床CRO是研發中不可或缺的環節,作為一家以長期價值為投資理念的投資機構,該領域自然是高瓴重點關注的對象。
但在2021年第三季度,高瓴資本的名字從泰格醫藥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上消失,高瓴的減持也讓市場對于CRO行業的政策風向產生了懷疑。除了泰格醫藥,高瓴還在去年逐步減倉藥明康德、凱萊英等企業。
今年以來,高瓴又再度增持CRO企業,引發市場關注。3月25日,凱萊英發布公告,其子公司凱萊英生物層面引入高瓴等戰略投資者。
CRO依然是朝陽產業,被市場賦予了“小泰格”之稱的普蕊斯,能否向這些臨床龍頭靠近并抓住市場機遇,還需要看其在二級市場的表現。
普蕊斯原本是普瑞盛(北京)醫藥科技開發有限公司(下稱“普瑞盛”)在2009年設立的SMO部門,2013年改組為獨立運營的全資子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普蕊斯曾于2017年在新三板上市,不過僅上市兩年即退市,如今則選擇轉戰深交所創業板IPO。
近年來,國內SMO行業市場規模呈現高速增長的態勢,從2018年的23.3億元增長至2019 年的33.6億元,同比增長44.2%。
未來,隨著醫藥研發支出的擴張、臨床試驗數量的增加、臨床試驗機構對SMO行業重要性認可的提升、新藥研發難度的加大以及全球藥品監管要求的提高,未來國內SMO行業市場規模將繼續保持高速增長,預計在2022年將進一步增長至100.4億元,2019年至2022年復合年增長率44.0%。
截至 2020年10月末,在“中國 CRC 之家”登記的SMO 企業總計39家,其中 CRC 人員規模在1000人以上的僅4家企業,合計占行業 10.26%。其中,普蕊斯、藥明津石和杭州思默的CRC人員均已超過2000人,普蕊斯在行業的頭部優勢較為明顯。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我國SMO行業目前仍處于早期發展階段,市場格局較為分散,呈現數家頭部企業與多家尾部企業并存的競爭格局。一批包含SMO業務CRO 企業迅速成長并上市,包括藥明康德(603259)、泰格醫藥(300347),擬上市公司諾思格等,上市之后,普蕊斯面臨的競爭可能會更加激烈。
2019年-2021年,普蕊斯的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32.88%、29.12%及 26.08%,呈逐年下滑的趨勢。
此外,招股書顯示,普蕊斯的主營業務為SMO服務,占營業收入的100%,面臨業務模式單一的風險,公司相對缺乏與其他業務的協同效應;而同行業公司除SMO業務,還經營研發外包(CRO)與生產外包(CMO)等業務。
上市后的普蕊斯能否承載起“SMO第一股”的稱號,保持在二級市場的增長勢頭?又將如何解決業務單一、毛利下滑的問題?獵云網也將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