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時尚被歐盟盯上了。
本周,歐盟推出新規定,要求在歐盟銷售的服飾、家具和智能手機都需要更耐用和更容易維修,同時,規定也禁止公司銷毀未售出的產品。
現在,是時候結束「提取、制造、破壞和拋棄」這個對地球充滿危害的模式了。
歐盟專員 Frans Timmermans 在聲明中表示。
不過,具體的細則要等到 2023 年才會公布。歐盟立法者希望到了 2030 年,歐洲市場上所有紡織產品都實現耐用和完全可回收兩個目標。
除了強調品牌的責任外,歐盟也將對消費者提供更多教育,讓消費者更容易獲得服飾有效回收、重新利用和維修的信息。
數據顯示,時尚對環境的影響,是歐洲除了食品、住房和交通外影響最大的行業。歐盟人均丟棄的服飾量達到了 24 磅。
當紐約于 2021 年開始接受共享電動滑板車進入該城市時,提出了一個要求 —— 三家要進入該領域的公司都必須提供輪椅用戶友好的服務。
最近,其中一家電動滑板車公司 Bird 在測試一款輪椅新配件。
這個配件由車把、前輪和 350 瓦馬達組成,可通過輪椅的前部來固定,適用于座椅寬度介于 14 - 22 英尺(35-55 厘米)的輪椅。使用時,「油門」和平常滑板車一樣,用右車把來控制。
不過,首次使用前,用戶需讓技工在輪椅上裝上配套硬件(耗時一小時),隨后即可由用戶在數秒內自由裝卸配件。目前,這款產品仍在內測階段,因此只有受邀用戶可使用。
31 歲的 Eduardo Hernandez 是其中一位測試用戶,他認為這個配件很方便有用,「就像一個摩托車」。他會用配件來做跑腿的工作,尤其距離長時,用它會比較自己手動更舒適。
除此以外,Bird 在 2021 年已在紐約的布朗克斯區推出了電動輪椅,用戶可直接用手機預定,后來還推廣到舊金山和圣地亞哥。
Bird 的競爭對手也有自己的答卷:Veo 也推出了一個單輪的驅動輪椅配件,而 Lime 則推出了帶座椅的滑板車,一款單輪版,一款則是三輪版。
在創建自己的工作室前,Michael DiTullo 曾在耐克工作了將近十年。
這次,當他在為隔音解決方案公司 Kirei 打造新的隔音板的時候,他做了個看起來就像 Air Max 氣墊的設計,而且隔音板內的填充物甚至也是來自回收球鞋。
這款名為 Air Baffle 的隔音板外殼原料是回收塑料瓶,而內部的吸音填充物則來自耐克回收項目 Nike Grind。
此前,我們更常見的 Nike Grind 材料是一種類似橡膠的材料,其來源主要是耐克回收球鞋的鞋底,會被用來建造跑道和操場。
但這次, Air Baffle 所采用的則是一種名為 Fluff 的回收材料,其原料來自回收球鞋的鞋身部分,由皮革、帆布和其它更柔軟的材料組成,因此更合適用作吸音。
此外,DiTullo 因深受耐克將產品工作原理和技術外露展示的設計理念影響,所以選擇在隔音板上挖出可展示內部的通道,就像經典的 Air Max 氣墊般:
有趣的是,Air Max One 的設計靈感來自建筑(喬治· 蓬皮杜國家藝術文化中心),現在,這種建筑材料(Air Baffle)的靈感則是來自于這款鞋子。
最近,聲囂劇讀節和英國致力于聽人和聾人共同創作的戲劇機構「指匠」聯合開啟了一個新項目「波種計劃」。
在七個月的時間里,來自中英兩國的聾人及聽人藝術家們,將使用中國手語、英國手語,中英文口語、身體語言及影像視覺協同創作,分享大家共同關注的當代主題和經驗。
該項目的線下融合性戲劇工作坊將于 4 至 7 月在北京、上海、重慶、廣州四座城市舉辦,由中英兩國具有豐富戲劇創作經驗的聾人及聽人藝術家帶領創造故事。
工作坊第一站將于 2022 年 4 月 29 日至 5 月 1 日期間,在北京進行,現在已經開啟了招募,面向聽障群體。
Vivobarefoot 是一家成立于 2012 年的鞋履品牌,并于一開始就明確要做個可持續的品牌。
Vivobarefoot 的產品定位很明確 —— 就是要盡可能地要讓穿著者覺得自己并沒有穿鞋子,因此產品的設計會盡可能地寬、薄和具有延展性。
人類的足部是生物力學的杰作……但如果把它塞進一個現代的鞋子里——加上軟墊、狹窄和僵硬的空間,這會弱化它的力量和功能。
也正因如此,品牌的理念也是讓穿著者盡可能地貼近自然。
這也引導 Vivobarefoot 走出了不同的可持續策略。
品牌會定期推出多種面向用戶社群的「赤腳活動」,有可能是到叢林里去靜修、戶外游泳,或是科普再生設計原則。
社會責任方面,品牌創立了 Livebarefoot Fund,在內部孵化能讓人們更接近自然的活動,尋找環境和社會的解決方案。
譬如,Vivobarefoot 曾參與了埃塞俄比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的首個符合專業標準的滑板公園的建設。
團隊在和當地人溝通后,了解到滑板公園這類空間能為年輕人帶來新的機會,提升公平程度。
而回歸到產品方面,Vivobarefoot 堅持打造耐用的產品,并投資開發菌類和藻類等新材料,結合回收材料制造; 2020 年開始推出鞋子回收服務,推出官方修復二手鞋銷售平臺。
此外,Vivobarefoot 的年度報告也像其產品一般「赤」,除了介紹產品公司發展外,還會逐一羅列供應商名單(并附上聯系方式),更有趣的是,報道還列出了公司當年的失敗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