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勝和他創立的“海龜爸爸”,已經習慣了疫情偶有反復的日子。
過去3年,主打嬰兒護膚的品牌“海龜爸爸”從無到有,憑借一款“1小時賣出20萬支”的防曬霜,拿下2021年天貓618類目第一。
不過,2022年開年后的這一波疫情,還是讓江勝感到了焦慮:天氣回暖,防曬用品的旺季即將到來,銷量上升,但他們工廠的產能不得不降下速度,不少地方發貨和物流受限。
在經歷短暫的情緒調整之后,“海龜爸爸”的天貓店鋪掛上了“可能延遲到貨”的快遞公告,這也讓江勝做出新的思考:業績的輪子慢下來,研發和新品開發這些事得繼續干,“我們是做品牌,不僅是做生意”。
3月27日,他在朋友圈寫下一句話:夢想是什么?就是說出來甭管別人信不信,但你自己深信不疑。
如江勝一般,更多的商家把這次“中場休整”當成一次關鍵的“賽中補給”。
有人借助淘寶直播間和客戶聊天,以表延遲到貨的歉意,以期消費者的理解,由此意外增進了感情;有人開始改變自家的貨品結構,更符合消費趨勢;有人鉆研如何更高頻次的“出新”,希望后續用新品打開新的人群;有人在思考新的競爭策略,增強粉絲粘性……
他們等待再次“鳴槍”時的爆發。
吳銘棟像吃了“當頭一棒”。
后疫情時代,“宅經濟”概念盛行,他帶著Evita Home(定位輕奢家居的品牌)成功打開了線上中產消費市場,年銷售額做到近1億元規模。但2022年開年,疫情反復不定,他著急了。
“今年的疫情對我們沖擊蠻大的。”吳銘棟說,為了業務擴張,Evita Home此前在上海靜安區開設了線下展廳。如今,展廳在一周前不得不關店停業。
Evita Home上海線下展廳(受訪者供圖)
由于產品客單價較高,不少購買中高檔產品的客戶在線下渠道體驗后才會下單,展廳關閉,Evita Home的生意受到沖擊。“要等待疫情好轉,客戶方便出門了,生意才會好轉。”根據最新的疫情防控政策,Evita Home線下店的業務恢復等待時長未知。
同在上海做生意的虎哥,則面臨其他的困境。
“現在最難的是外省寄過來的新貨我收不到,只能發現有庫存。并且,即使我拿不到貨源也要給供應商交付尾款,很怕后面現金流不通暢。”虎哥經營著一家名叫“大虎小兔雜貨鋪”的淘寶店,除了庫存問題和現金流之外,他告訴《天下網商》,當前很多快遞都發不了,上海本地還可以選擇同城的閃送,外地的物流問題卻困擾著他。
疫情多點爆發之下,物流不暢成為制約許多淘寶商家正常經營的重要因素。
淘寶原創充電寶店comostudio店主姜怡芷介紹,他們的客戶多在江蘇、浙江、上海、廣東、深圳,物流快遞點受到很大影響,“最近寄10個快遞,平均退回來5個。”
“由于很多地方快遞送不過去,訂單量下降了六七成,物流和退貨成本也隨之上漲。”淘寶店“靜寶家的龜”主要售賣的是家養烏龜,店主張靜介紹,由于龜屬于變溫動物,每到冬天就會進入冬眠階段,現在是銷售旺季,目前很多訂單涌入,他們卻只能干著急。
江勝的朋友圈維持著一周一更的頻率。在成為一名創業者之后,這位二胎爸爸需要把更多時間付諸自己的事業,他喜歡在朋友圈分享自己對創業的理解、對生活的感悟。
《天下網商》上一回采訪江勝時,他一手創立的品牌“海龜爸爸”,剛剛憑借一支嬰童防曬霜站上天貓618類目第一的位置,品牌起勢于國內疫情爆發初期,這位創業者曾壯志滿懷。如今,品牌發展進入縱深,疊加疫情反復影響,江勝心中多了些復雜情緒。
他一邊想著當下的解決方法,譬如把能發的快遞都用上,退貨盡量挽留,一邊想著未來,譬如業績的輪子慢下來后,如何打造內功,如何對用戶滿意度進行優化、如何進行內部協作管理和自身壁壘的搭建,還有研發和新品開發的持久性。他說,做扎實做穩,是今年“海龜爸爸”的核心目標。
江勝的朋友圈
把暫時的休整,變成賽程中段的“補給之站”,幾乎是江勝們的共識。對于普遍面臨的物流難題,商家們大都采用送貨上門、啟動備用云倉、在店鋪掛出“發貨公告”等方式來過渡,實在無法正常經營的商家,則選擇平臺的“一鍵打烊工具”,設置店鋪打烊時間。除此之外,他們在為店鋪做更深遠的計劃。
有人開始改變自家的貨品結構。
專賣除甲醛產品的Full of Hope,去年上新了一款冰箱除味劑,但還沒未全線鋪開。考慮到這次不少居民儲備食材的需要,除味劑能讓冰箱里的菜能保存更久,品牌便順勢在全網推廣該產品。
吳銘棟則打算通過開發“極致性價比”的家居產品,來贏得更廣大的客戶群體。在他看來,一開始推出中高端產品,是幫助品牌打開市場,如今他們需要扭轉槍頭,順著客戶的潛在需求找到下一步破局的方向。
有人將此視為一個增加和客戶的溝通,增強粉絲粘性的機會。
張靜表示,現在部分地區仍然有發貨問題,但店鋪照常營業,直播頻次也并未受到影響。在她看來,即使出單量下降,還是要保留一個和粉絲溝通的窗口,在交流中增加用戶粘性。
張靜的店鋪幾乎每天都會進行直播
“禾麗醫美”的部分線下店處在半休業狀態,但創始人李佳恩一直沒閑著。除了加大天貓店鋪的運營,她說團隊正忙著做醫生IP建設,以及加強與粉絲的線上對接。
有人在此期間意識到行業潛在的危機,思考應對之策。
“在消費者更關注防疫衛生、食品健康、物流安全的今天,我們需要更加優化產品的‘好快省’、培養團隊的抗風險意識與能力,盡快為新品牌搭建完善的生產營銷體系和一支熟練的人員團隊。”鹵味新品牌逗嘴品牌負責人黃瑩瑩認為,新品牌在消費者端的取勝,最終要回到產品質量和市場接受度上來,逗嘴當下的努力,是為將來即使面臨更激烈的競爭環境,也可以贏得自己的發展空間。
Full of Hope創始人Wills Wang說起了品牌的故事:2020年2月疫情期間創建,品牌名本身是“充滿希望”的意思。
這個品牌生于疫情期間,在創立初期就嘗試在線辦公模式。它有不錯的成績——上線半年銷售額就突破1億元;也有挺強的抗壓能力——品牌直播場地被封了后,主播很快轉到酒店直播和居家直播,依然維持每天開播的頻率。
如它的名字,Full of Hope讓人看到了后疫情時代商業的另一種探索方式。
李佳恩比以前坦然多了。從2020年初武漢疫情開始,這家業務依托線下的醫美機構,帶著員工做淘客、讓醫生上直播,借助天貓共推新產品,“自救”這個詞一直圍繞著它。疫情確有反復,線下不好做,但李佳恩已經習慣了“在疫情反復時蓄勢、平穩期爆發”。
安徽圣美日化用品有限公司運營負責人馬超說,雖然這段時間業績受到影響,但他們依然看好洗臉巾這個行業,提高在淘特商品的活動頻率,每月增加新品的開發數量,希望從提升客戶的回購率來穩定店鋪的持續發展。
“不管做什么都不能急于一時的回報,因為播種和收獲不在同一個季節,中間隔著的一段時間,我們稱之為堅持。”馬超說。
虎哥還在忙著應對買家的發貨難題,雖然疫情形勢回歸平穩的時間還未知,但當他得知淘寶天貓針對疫情重點地區的商家有相關信用貸免息權益時,不免松了口氣;謀劃著新產品的吳銘棟,則有了樂觀的預期,“新產品將面對更廣泛的客戶群,再過兩三個月后,相信我們的銷量會突飛猛進。”
虎哥和他的手辦(受訪者供圖)
對于眾多中國中小商家而言,2022年或許又是相對漫長的一年,但不確定性的身后也多了新的想象空間:短期回報降速,變局之下考驗著長期的韌性生長。
疫情之下,商家們的步履并不輕松。此時此刻的行動與希望,顯得越加寶貴。
有商家留言,未來的光明是用現在的困難成就的,辦法總比困難多,2020年都過去了,還有什么過不去。
有商家留言,天空暗到一定程度,星辰就會熠熠生輝,大家一起共克時艱。
講述義烏創業者的電視劇《雞毛飛上天》有一句話:雞毛很賤,但是它養活了我們的祖祖輩輩,雞毛也很輕,但只要有點風,它就能飛上天。做好準備,等待風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