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被小米辟謠“碰瓷雷軍”的萬門大學,終于暴雷!先是創始人童哲化身“小助手”解散會員群聊,后有員工發現2月份斷繳社保、3月拖欠工資。不僅APP網站無法登錄,領導也早就不見身影.......
萬門這波操作讓人猝不及防,而童哲在2021年發表的知乎言論讓人聯想到此次“跑路”事件:難道9年萬門的童哲也“說到做到”,說做九年就做九年,第十年就“關門”?
22日早,多位萬門大學VIP發現自己在深夜被“小助手”移除了會員群聊。而從客服那里得到的反饋卻是:萬門教育創始人童哲已跑路,一頭霧水的員工們2月工資還沒發、社保也沒交,已開啟維權。同時,客服建議學員們也“做好最壞準備”。
據部分學員透露,萬門教育學員眾多,單是VIP群就建了有上百個,累計學員數量可達4萬人,“小助手”童哲從凌晨4點便開始依次解散群聊,一直“工作”到天亮。
這些學員們的報名費用各不相同,但基本都在1萬元以上。以此計算僅是這批VIP學員的費用就可達4億元。
有記者第一時間前往萬門大學的工作地址,看到的卻是人去樓空的場景,內部工作人員表示:我們接到通知公司要遷址,居家辦公一周。隨后這位記者又前往了萬門新的注冊地,除了光禿禿的標牌外,大門緊閉。
“之前經常有人上門催繳房租?!比f門的員工表示。
全國各地的萬門學子已經組建了維權群,員工也表示大失所望:“更諷刺的是,童哲父親居然是一位資深律師,還是一家律所的聯合創始人,童哲吃相太難看了!”
童哲為何卡著這個時間點“打包走人”?時間倒流,我們來到去年年底或許能找到答案。
2021年10月,萬門打著九周年的名號推出“升級獎學金班”,學夠3600個小時即可返還報名費用,疑似資金鏈斷裂,針對學員進行二次融資。
3600個小時是什么概念?按照成年人每天抽出2個小時來學習計算,至少需要5年的時間才能拿到自己交出去的“獎學金”。
為了減輕學員們的困惑,童哲現身會員群推廣“獎學金班”,稱:公司財務很健康,最近在沖刺納斯達克最低上市標準,希望大家都能為萬門出一把力!
可事實是,APP設置了防沉迷系統,一天使用時長超出20個小時就算作弊,我粗略算了一下,如果一天剛好學滿20個小時,180天就能回本,而童哲的消失,剛好距離獎學金活動幾乎整整180天......
這并非萬門第一次遭到外界質疑,2014年萬門的初創期,就被吐槽“萬門的商業分析課我堅持忍著看了兩節課,已經不想再看下去了,為了證明自己像宣傳的‘前1%的人才’那樣厲害,臨時拉了一幫所謂的專家撐場面吧!”
一邊是課程質量不過關,一邊是銷售人員Lucky、Lily們的輪番轟炸,賣課的比學員的人還多,致使萬門一度陷入是否屬于“傳銷”的議論。甚至在萬門大學一些“掃碼免費”的課程中,學員收到了本來就免費的課程,以及一堆壓根無法解壓的壓縮包。
“身上背著北大高材生的光環,據說還去過巴黎高師讀研,搞過理論物理,后來回國來搞教育?,F在想想,大家當初選擇相信他,真是太傻太天真了?!比f門的一位老員工氣憤的表示。
如今這座“中國第一所網絡大學”在黑貓投訴上相關的搜索結果達到4500條,其中大多投訴內容都涉及萬門大學誘導用戶購買終身VIP、機構跑路、退費難等問題。
曾揚言“為每一個求知者提供專業優質的學習方案,實現職業生涯持續成長”的童哲,似乎早已忘記初心,原本可以完美譜寫網絡大學歷史的他,被資本迷了心智......
天眼查顯示,北京萬門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于2014年5月成立,2年前還只是人人網上一頁“萬門大學”網址,由童哲一人錄制并發布課程迅速躥紅,暴增上百萬粉絲。
其官網顯示,萬門大學注冊用戶超1300萬,累計課程超1700門。同年其創業歷程被人民日報整版報道。
關于萬門大學的未來,童哲表示:我們會在做好原有框架的基礎上完成衍生服務,最終目標是降低中國教育的門檻,因為這件事情只有在互聯網時代才能真正做到。
諷刺的是,曾經稀缺寶貴的“網課”被童哲“玩”壞了。
不同于其他線上教育平臺可單課程購買的規則,萬門主推的是一次購買終身VIP的方案,按理說交完費就不應存在任何需要花銷,但這只是個開始。
有位學員在充值完會員后收到了客服小萬的消息:點擊加盟,最高返點30%~45%,并且信息頻繁,銷售人員急功近利,賣完課又開始賣起“坑位費”了?
據悉其加盟費20000元起步,最快2-3個月回本,若賣課不成,他們還會要求用戶通過花唄、京東白條購買其售價上萬元的終身VIP產品。
萬門推出的“學夠3600小時返全款”終身VIP班活動,在職業培訓領域頗有代表性。這對學員來說具有吸引力,這幾乎是“免費”的學習機會,還能以此激勵自己學習。
但這不是搞培訓,而是在玩資本的操作。
當一個企業針對大部分一次性客戶進行二次復購,足以說明問題。這意味著之前的現金流已經不足以支撐其繼續運作,這會導致兩個結果:一個是急需資金周轉,資金緩和后繼續擴張;還有一種就是卷款跑路。
而萬門一個搞教育的,為何會突然資金鏈斷裂?我們猜測,童哲將學費拿去投資了。就像國內很多教育機構為了擴張招生,“賭”了一把投資,賭贏了單車變摩托,賭輸了則全盤皆空。
職業教育的普及讓更多人意識到自己還有更多發展空間,也讓更多機構看到了商機,但它們都被快速做大業績、融資上市的經營思路禁錮住了。
很多職業培訓機構還采取“保過”模式,向學員承諾,如果考證、考級等不通過,將退還學費?!氨_^”被認為是絕佳的營銷手段,但這種方式并不科學,隨著經營規模的增大,學員數增多,通過率必然下降,企業會遭受嚴重虧損。
目前急功近利、短視的經營模式讓職業培訓競爭陷入了惡性循環,加強對職業培訓的規范監管是保障行業健康發展的前提。
“雙減”的起因不止是減輕學生負擔,更是校外機構的野性收費惡性擴張導致教育行業風氣不正,造成全社會的教育焦慮。如今校外培訓已不再被看好,職業培訓更應找到治理的方向,莫把培訓當做資本的“風口”。
盡管有很多人說知識付費是在販賣焦慮,但很多具有價值的東西確實并不能輕易獲取,有數據顯示,2017年以來,中國知識付費行業市場規??焖贁U大,2020年達392億元,2021年達到675億元。
“知識付費四大天王”的羅振宇在2021年的最后一天,面對著12000的空座位,舉辦了主題為“原來還能這么干!”的年終總結,原本是因為疫情,但拉長線發現,羅振宇們所“鼓吹”的知識焦慮,其實也正在成為他們自己的“焦慮”......
收入增加、生活質量提高,人們不再滿足于停滯不前的自我價值,反觀被磨平棱角的“社畜”們正成了被資本培訓收割的對象,其中有近五成的人認為自己購買的課程專業度不高、實用性不強,隨之而來的便是繼續沉淪當下,學費徹底打水漂。
“書是人們進步的階梯”、“書中自有黃金屋”自古至今都在渲染一種“知識焦慮”的氛圍,而這種焦慮會帶著這門生意一直走下去。
而為知識付費的我們,成為了被資本家玩弄的小韭菜,但熱衷資本運作的職業培訓,必將前景黯淡!
讓萬門學子寒心的童哲,即使回頭是岸也難以平息大眾怒火,不將學員信任放在眼里的“校長”,如何以德服人?
參考:
知識付費,也逃不過“焦慮”的本質——松果財經
萬門教育“跑路”的背后啟示——醉井觀商
「評論」“學夠返全款”是搞培訓,還是玩資本運作?——界面新聞
創立僅7年,萬門大學為何能不斷獲行業及專家認可——互聯網頻道
4萬學員退費無門,雷軍也入群“VIP”的萬門教育,老板跑路了?——AI財經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