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傳》永不過時。
無論什么節日,不管什么流行梗,甄嬛與她的“伙伴”從不缺席。
二月二,不只是龍抬頭,還是皇上去甘露寺看甄嬛的日子。
來源:微博@劇綜大賞
二月初九,是安·歌姬·冰嬉藝術家·貴人鳥·陵容的生日。
有真憑實據/圖源《甄嬛傳》
當年《甄嬛傳》播出的時候,安陵容不算討喜,很多觀眾覺得她善變、善妒、心狠手辣。
十年后,越來越多人開始理解、心疼她,出身苦、命更苦,紛紛為她送上遲來的道歉和生日祝福。
在眾多給安陵容“慶生”的聲音中,有一條留言吸引了小妹的注意——
這不是什么秘密組織的暗號/來源微博
圖中的四字組合不是暗號,是MBTI十六型人格的一種。
現在的甄學家們,已不再靠玩梗和做《甄嬛傳等級考卷》證明自己的能力了。
他們開始給《甄嬛傳》里的角色做人格分析和心理診斷了。
什么是MBTI?
MBTI,全稱邁爾斯-布里格斯類型指標(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是一套近年來爆火的人格測驗。
它通過讓你回答一系列題目,在 注意力方向、認識方式、判斷方式和生活方式四個維度,對你的人格特征用二分法劃分。
圖源維基百科
每個維度上選取一個類型,排列組合,總共可以形成 16種人格類型(即16型人格),每一種用四個字母標識,如INTP,ISTJ,ESFP。
來源:myersbriggs.org
16型人格,每一種都有自己的特質,表現出不同的行事方式、思維特點。
舉個例子,INTP就是內傾型(I)+直覺型(N)+思考型(T)+感知型(P)的組合。
他們有創造力、熱衷邏輯,同時擅長懷疑,能輕易發現別人話語之間的紕漏。
跟INTP完全相反的ESFJ,則是外傾型(E)+實感型(S)+情感型(F)+判斷型(J)的結合。
他們責任感強,喜歡和大家一起完成任務,并竭盡所能為他人提供幫助。
甄嬛不能做題?沒關系。
畢竟不能真把這套題拿給大胖橘做/圖源《 甄嬛傳》
早已“過情關”不知多少次的甄學家們,完全可以根據劇中人說的話、做的事、表露的性格、暗藏的心思,做出分析。
比如,主角甄嬛,是INFJ。
她的父親甄遠道,本沒把入宮為妃作為甄嬛的培養目標,而是想讓她嫁入高門大戶,做當家主母。
在甄嬛入宮時勸告:在宮中要求自保/圖源《甄嬛傳》
因此甄嬛在管理下人、與人建立聯系、籠絡各方勢力方面,都有過人的才能。
從娘家帶來的浣碧和流朱,甄嬛待她們親如手足。
聽說太監小允子的哥哥生病,馬上派太醫去診治。
剛入宮時,就與沒有背景的安陵容姐妹相稱,送衣服、送首飾,還給她撐腰、提供安慰。
還受過大胖橘親自肯定/《甄嬛傳》
甄嬛的種種表現,都符合INFJ內心細膩、善于洞察別人的情緒、體悟他人心思的特點。
????????換言之,嬛嬛就是你最愿意找人傾訴,也最容易付之信任的那類人。????????
同時,INFJ人格擁有不俗的文字天賦,從“逆風如解意”到“一張機”,甄嬛的文學造詣不必多說。
這個特點也幫嬛嬛俘獲了皇上的心/圖源《甄嬛傳》
黑化后一路開掛、心狠手辣的她,則展現了INFJ敢于挑戰、擅長謀算的特質。
走向另一個結局的沈眉莊,就跟她的好姐妹甄嬛有很大不同。
同樣是大戶人家,沈眉莊的父母給她規劃的道路,從一開始就是進宮當妃子。
圖源《甄嬛傳》
以“伺候皇上”為前提,沈眉莊成長為了大氣穩重、賢良淑德、充滿正義感的ENFJ。
她的與世無爭、輕信他人、充滿關懷、單純善良,是與ENFJ相符的特質。
巧的是,INFJ與ENFJ是兩種很好的互補人格,會互相賞識和理解。
甄嬛和沈眉莊在爾虞我詐的后宮中,能一直保持著令人羨慕的友誼,或許來源于此。
圖源《甄嬛傳》
另一邊,剛過完315歲大壽的安陵容,被蓋章為ISFJ。
出身低微的她,渴望權力與地位,在后宮努力爭寵、向上爬,身兼“后宮歌唱家,調香師,冰嬉藝術家”多個頭銜。
這非常貼合ISFJ渴望受人關注、渴望被需要和尊重,并能因此萌生做事動力的特質。
圖源《甄嬛傳》
而安陵容性格標簽中最突出的 “謹慎多疑”,也與ISFJ天生敏感和容易對人不信任的特點相符。
難怪她會與甄嬛決裂、最終黑化,這都是“命中注定”。
圖源《甄嬛傳》
根據行為和性格,分析后宮嬪妃的人格類型,讓甄學家們樂此不疲:
葉貴人非常有野心和決斷力, 是神秘自信的INTJ;
皇后安靜嚴肅,總能將自己的陣營安排妥帖, 是重視傳統和忠誠度的ISTJ。
蘇培盛擁有果斷的執行力,主子的安排事無巨細都能認真完成, 是有情義有膽識的執政官人格ESFJ。
而所有人的“攻略目標” 雍正皇帝,是擁有強大控制欲、甚至會過于“傳統和固執”的 ESTJ(被稱為總經理人格)。
圖源《甄嬛傳》
或許,正是因為享受控制別人、把別人玩弄于鼓掌中,在第一次見到甄嬛時他才會說:
“我是果郡王。”
圖源《甄嬛傳》
為《甄嬛傳》做人格分析,只是這屆網友癡迷MBTI的冰山一角。
作為一個火遍全球的人格類型模型,互聯網的任何角落,你都可能看到“16型人格”。
mbti相關話題播放量近1億,還沒算上16個人格單獨的標簽/飛瓜數據
從熱門網劇《開端》,到經典電影《哈利波特》系列,都能看到角色人格分析的帖子,甚至作者會親自下場,參與討論。
當然,更多人沉迷MBTI,不是為了討論影視劇:
他們更多在用這套人格模型分析自己,看看自己究竟屬于什么人格。
相同的人格在微博、豆瓣、小紅書各平臺抱團取暖,在評論區集合,自嘲、自夸、自我分析。
來源:微博
建立了專門的賬號和社群,分享十六人格的剖析、疑問和段子。
根據類型劃分,為不同人格創造出的不同梗圖,總能迅速地在同型格人群間廣泛流傳。
梗圖的內容很多都是自嘲和調侃,雖然有些“刻板印象”,卻總是被自己人玩得不亦樂乎。
圖片大意:了解自身的人格類型,然后直接快進到玩梗/圖源網絡
比如承認自己“常常敷衍對方”的ISFP。
來源微博@MBTImemes
吐槽總是“自己卷自己”的努力型選手INFJ。
自己卷自己總是最狠/來源微博@MBTImemes
還有能夠在工作中斬斷一切情絲的ISTJ。
博主還會在文字里加上人格類型標簽,方便大家快速找到同類/來源微博@MBTImemes
另一邊,MBTI也在社交方面發揮作用,許多人在婚戀、交友時,都受到MBTI的影響。
他們將16型人格分門別類、劃入不同的范圍之后,對對方作出判斷,并 參考人格間相應的“配對法則”,決定要不要和對方繼續接觸和交往。
“本人ENFP,想在線找一個INFJ貼貼”,是他們交友時常見的話術。
不少平臺也會 將MBTI類型納入交友配對的基本信息,將它作為人們是否相匹配的重要參考指標。
一款社交app將MBTI直接顯示在名片上
如果你以為MBTI不過是“星座的變體”,那就格局小了。
在一些求職、招聘的嚴肅場合,也有人看中MBTI的參考價值。
有人把它當做職業人格評估工具,通過測試來了解自己適合從事什么行業:
“ISTJ適合做會計和審計,ISFJ適合做行政管理,ENTP適合做記者和大學老師”……
以至于有人把MBTI寫在了自己的名片上,作為求職工具來印證自己的職場優勢。
去年,某招聘APP專門推出了一份《MBTI 職場性格類型大數據報告》,分析不同人格類型的職場現狀,來幫助求職者認識自己的職業價值。
來源:《MBTI 職場性格類型大數據報告》
不得不說,從某些場合的應用來看,MBTI確實有一定的準確度。
尤其是每次看到自己人格的梗圖時,都不由得要感慨一句:
“準得嚇人!這就是我!”
風靡全網的MBTI,真的靠譜嗎?
它最初的編寫者是一對母女,她們以著名心理學家卡爾·榮格的 《心理類型》為基礎,根據對人類性格差異的長期觀察研究,設計了一系列問題,作為人格分類的理論模型。
后來又經過團隊的逐步研究和發展,成為了今天被廣為應用的MBTI人格測試。
將晦澀的心理學理論,變成人人都可理解并參與的測試題,有人認為MBTI的功勞不小。
但也有許多心理學界人士質疑它的科學性和嚴謹性。
首先,他們認為榮格所屬的精神分析學派,對人格的分析大多出自經驗的觀察, 沒有科學實驗的反復驗證。
測試要求里展現出了明顯的快速、二元和主觀/16personalities.com
其次,MBTI測試的96道題目都是選擇題。 不少人會在選項之間搖擺不定,最終不得不選一個, 導致了結果的不穩定性。
有人就在不同環境、不同心情下進行MBTI測試,結果得到了不同的人格。
這是因為MBTI的四個維度,都是極端兩級、非此即彼的。
比如,即便51%的外傾、49%的內傾,你也會和99%外傾的人一起,被劃歸為E人。
所以MBTI被指責 過于簡單、充滿極端化傾向。
畢竟許多時候,人的性格會呈現出一定的中間狀態,無法被簡單劃歸為某種單一類型之中。
盡管在一定程度上“背靠心理學”,讓MBTI看上去比依靠命理的星座和塔羅更“科學”一些,但目前也沒有科學證據能證明它的嚴肅性和可信性。
來源:微博
不過,這并不妨礙它的熱門和流行,就像星座、血型和生肖一樣,“貼標簽”有簡單粗暴之嫌,卻也讓人有了可以歸屬和依靠的身份。
即便這個“身份”是不夠科學的,也不妨礙MBTI人自我分析、尋找同好、編寫段子。
但也不要太過執著于MBTI的人格劃分,更不要讓它成為你的限制和枷鎖。
四個字母無法概括一個活生生的人,人類 也不是 16個模具生產出來的、16種零件。
MBTI可以作為你了解自己的參考,但也就僅此而已。
你就是你,不是標簽下的一堆數據。你愛的人和討厭的人,也都是有血有肉的個體。
“愛具體的人,不要愛抽象的人。愛生活,不要愛生活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