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堂春睡足,窗外日遲遲」。
午間小睡,是從中學生到退休老者的億萬人生活中,不多的快樂小享受之一。
但最近醫學界的研究稱,老人午睡和阿爾茨海默病(老年癡呆癥)間存在顯著的相關性。
這對廣大熱愛日間小憩的人群來說,真不是個好消息。
對許多人來說,午睡是保證下午精力充沛的好習慣。不過最近的醫學研究稱午睡和阿爾茨海默病之間存在相互促進的「惡性循環」。
簡而言之,研究者表示,過度的白天小睡,預示著睡眠者未來患阿茲海默癥的風險增加。而阿茲海默癥的罹患,又加速了衰老過程中的日間小睡。
此前醫學界關于午睡對人群認知能力、尤其是老年人群影響的研究,各種結果間有歧異與沖突。
有很多研究稱,午睡對人腦的思維敏捷度、情緒調控能力有幫助。但也有很多研究稱午睡也推動了認知能力的長期惡化。
2022年3月17日《阿爾茨海默癥協會雜志:阿爾茨海默癥與失智癥》上發表的論文稱,老年人若在正常睡眠時間以外每天至少打盹或午睡超過1小時者,其罹患阿茲海默癥等失智癥的風險要高出40%。
每天打盹超過一個小時的老年人也面臨更大的癡呆癥風險。研究人員還發現,一旦患上阿茲海默癥,病況的演化就會使患者睡得更久。
這項由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哈佛醫學院以及布萊根婦女醫院研究團隊進行的研究,從芝加哥拉什阿茲海默癥中心的「拉什記憶和衰老」項目調用了觀察時間長達14年的長期追蹤數據。
觀察對象超過1400名年齡介于74至88歲的老年人,受試者平均年齡為81歲。參與者每年佩戴一次移動追蹤器,持續為期兩周。早9點至晚7點之間的任何長時間不活動都被記錄為小睡。
參與者還接受了一系列神經心理學測試,以每年一次評估認知。
在研究開始時,75.7%的參與者沒有認知障礙,19.5%有輕度認知障礙,4.1%有阿茲海默癥。
研究開始六年后,24%在研究開始時認知正常的參與者得了阿茲海默癥。研究者將這些參與者的午睡紀錄、與認知保持穩定的參與者進行比較時,發現二者午睡習慣存在差異。
這就是此次研究的核心結果:每天日間小睡超過一小時的參與者患阿茲海默癥的風險,比每天日間小睡少于一小時的參與者高40%。
此外,研究者發現,在14年來一直無認知障礙的老年人中,每天白天的午睡時間會每年平均增加11分鐘。
然而,診斷出輕度認知障礙的受試者中,每天午睡時間的此類增加速度翻了一番,達到每年24分鐘。
在阿爾茨海默病確診的受試者中,每天午睡時間的此類增加速度幾乎增加了兩倍,達到每年68分鐘。
研究人員在控制了夜間睡眠質量、驚醒頻率等變量后,仍舊得出白天過度午睡與失智癥之間的關聯。這表明日間午睡的本身作用就非常顯著,并且與夜間睡眠無關。
研究者稱:「我們觀察到的基線時過度日間小睡,與隨訪期間阿茲海默癥風險增加之間的關聯似乎是合理的,這可能反映了阿茲海默癥病理學在臨床前階段的影響。」
不過研究者也強調了「相關不等于因果」的基礎原則,稱雖然研究證明午睡和阿茲海默癥「似乎在雙向推動彼此的變化」,但「我們沒有足夠的證據來得出因果關系的結論,即午睡本身導致了認知老化。」
不管怎么說,白天過度午睡,可能是衰老加速或認知老化過程的信號,這是可以確信的。
這次研究成果與2019年8月于同一刊物上發表的另一項研究相呼應。后者發現,每天日間小睡2小時將導致認知障礙風險有所增加。
2019年的研究團隊,將13位患有阿茲海默癥的死者與7位未罹患該癥的死者之大腦進行對比。發現阿茲海默癥患者的大腦,在調節睡眠與清醒狀態的腦部區域,累積了很多特殊的蛋白,稱為「Tau蛋白」。
Tau蛋白通常是在神經細胞中幫助營養運輸。但當Tau蛋白不正常積聚時,細胞的微管將無法再于神經細胞中運輸營養與其他必要物質,如此會導致腦細胞死亡。
所以Tau蛋白的酶活性增加、在腦部細胞內的神經纖維結塊,被視為是阿茲海默癥的主因之一。
而2019的研究發現,當阿茲海默癥開始影響腦部時,Tau蛋白會顯著地積聚在患者腦部的清醒促進(wakefulness-promoting)中心,導致白天過度的午睡。
研究人員發現,白日嗜睡的阿茲海默癥患者,腦部的清醒促進區域最多失去了75%的神經元。
而此項研究也稱,Tau蛋白積聚與日間嗜睡之間也有相互影響的相關性。
阿茲海默癥患者腦中的過多Tau蛋白,會損害調節清醒、睡眠狀態的腦部區域,導致日間小睡更多。
而睡眠節奏紊亂、質量降低,又會導致更多的Tau蛋白和類淀粉蛋白在腦中結塊,進一步讓阿茲海默癥惡化。
2022年3月的論文中,研究人員表示,這項研究仍存在一些的局限性,包括被研究的對象年齡較大。因此,該研究結果可能不太容易適用于年齡較年輕的人群。
不過正如研究者之一所說的那樣:「對于一個人來說,改行有益于大腦健康的生活方式、或更多地關注大腦健康,永遠都不晚。」
參考資料:
https://alz-journal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full/10.1002/alz.12636https://alz-journal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abs/10.1016/j.jalz.2019.06.3916https://edition.cnn.com/2022/03/17/health/napping-dangers-dementia-study-wellness/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