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官網顯示,上海話梅樂享企業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HARMAY話梅」)因「生產經營標簽不符合本條例規定的化妝品」,被沒收違法所得15.2萬元,并處以罰款73.51萬元,共計罰沒88.7萬余元。
據上海黃浦區市場監督管理局通報,執法人員此前對位于黃浦區興業路上的“HARMAY 話梅”化妝品集合店進行現場檢查時發現,2021年1月以來HARMAY話梅銷售的“CLARINS 嬌韻詩”品牌煥顏彈力日霜(5ml)等4款化妝品、“蒂芙尼TIFFANY&CO.”品牌摯愛女士香水(5ml)等2款化妝品、1款“博柏利BURBERRY”品牌先生男士香水(迷你)(5ml)、“黛珂 DECORTE ”品牌 AQ 珍萃精顏悅活化妝水(18ml)等17款化妝品,4個品牌共計24 款化妝品的中文標簽有缺失項。
通報稱,HARMAY話梅的上述行為違反了《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第三十五條第一款:“化妝品的最小銷售單元應當有標簽。標簽應當符合相關法律、行政法規、強制性國家標準,內容真實、完整、準確”的規定,構成經營標簽不符合規定的化妝品的行為。
圖源: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
另外,在上述案件調查期間,HARMAY話梅銷售的部分化妝品仍存在中文標簽有缺失項的情況。涉及IPSA 茵芙莎、ANESSA 安熱沙、ELIXIR 怡麗絲爾、ERNO LASZLO 奧倫納素、La prairie 萊珀妮、POLA 寶麗等7大品牌的11款產品。
據了解,上述標簽違規問題主要集中在標簽無化妝品成分表、無生產批號、無進口化妝品備案文號等。
化妝品小樣在過去是品牌提供給消費者體驗的試用裝產品,一般作為活動促銷禮品贈送,消費者在購買正裝產品后會得到商品小樣,以此吸引二次回購。但隨著消費者需求的不斷精細化,化妝品小樣“容量小”“易攜帶”“試錯成本低”的特點讓它逐漸成為美妝行業的網紅,并形成了新的零售業態。
HARMAY話梅的走紅與“小樣風”火熱關系密切。據了解,HARMAY話梅最初起家于淘寶,主營化妝品類。2017年,HARMAY話梅在上海安福路開出倉儲式美妝集合店,成為一家集代理商、線上店鋪、線下實體為一體的美妝新零售品牌。
在廣大消費者的印象中,HARMAY話梅有兩大標簽。一是美妝集合店,門店注重服務與場景,主打自助購物,一店一設計。另一個則是化妝品小樣集合店,強調快消屬性倉儲販售,吸引價格敏感型消費者,囊括了彩妝、護膚、香水等日韓歐美品牌小樣。2022年1月, HARMAY話梅宣布完成近2億美元C輪及D輪融資,在美妝集合店賽道中成功突圍,小樣經濟功不可沒。
圖源:HARMAY話梅微博
隨著小樣市場規模快速增長,HARMAY話梅之后,新銳美妝集合店“ONLY WRITE” “Wow Colour”“喜燃”在2020年橫空出世,大牌小樣同樣成為主打亮點。在小紅書app上,有關“小樣”的筆記目前已超過79萬篇。“花幾十塊能體驗大牌化妝品”、“沒有人能空手從HARMAY話梅出來”的筆記占據顯眼位置。
不僅僅是線下美妝店集合店,在淘寶天貓等電商平臺,不少品牌推出小樣試用裝,用誘人的低價吸引流量。
例如雅詩蘭黛在官方旗艦店上架了“會員專享明星修護體驗禮盒”,消費者僅需20元即可體驗雅詩蘭黛小棕瓶眼霜+小棕瓶精華、櫻花原生液等產品,月銷2萬+。據悉,在官方旗艦店內,雅詩蘭黛小棕瓶眼霜+小棕瓶精華的正價均為1,190元起步,超出20元50倍有余。
打開二手交易平臺閑魚,自稱化妝品柜姐、渠道內購、自用閑置的賣家上架各品牌的化妝品小樣,價格從5元到100、200元不等。
小樣火熱的背后擔憂與爭議同樣存在。“非賣品賣錢,市場上哪來這么多的小樣?”據化妝品行業人員透露,目前市面上流通的小樣大都來自以下4種渠道:品牌贈送、品牌專柜或內部人員轉賣、“倒貨”供給,以及走私造假(分裝)。
HARMAY話梅創始人鞠春茂曾公開表示,其貨源主要來自于專柜和貿易商,目前獲得授權的幾乎全是中小品牌,還沒有與大品牌達成授權合作。這也意味著,在品牌的官方渠道之外,大牌小樣市場存在著供應源頭來路不明、缺乏授權等問題,導致出現小樣規模遠超行業供給量的局面。
同樣還是小紅書app,“小樣”筆記中包含不少“拔草筆記”。有用戶表示,自己在使用在HARMAY話梅購買SK2面霜小樣后出現爛臉,面部發癢起紅疹。有用戶曬出ONLY WRITE小樣包裝的細節對比圖,懷疑集合店真假混賣,自己買到假貨。還有用戶向愛茉莉太平洋、資生堂官方求證護膚品小樣來源,對方皆表示其未對產品進行授權。
當產品的真實性和出售的合規性被疑云籠罩,消費者如何才能保障權益呢?法國嬌蘭的客服透露,消費者通過官方授權渠道購買的產品,質量是可以得到保證的。但如果是通過其他渠道購買,目前無法為消費者提供辨別真偽的服務。某市場監督管理局藥品化妝品監管處工作人員也表示,小樣只有通過檢測它的成分含量之后,才能完全判定所謂的真假。“一般我們檢驗機構是不接受個人送檢的。后期維權會比較麻煩,特別是網購異地的維權。”
事實上,國家對小樣監管的收緊早已從去年開始。2021年1月《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實施,化妝品小樣被納入監管。不久,杭州ONLY WRITE被消費者舉報,當地市監管局聯系海關部門協助調查,該店因無法提供涉案商品的合法來源證明,涉嫌走私,被立案調查。天貓隨后更新了樣品商品發布要求,有權要求商家提供樣品的進貨憑證以供審核。今年5月1日,《化妝品標簽管理辦法》將正式實施,急速膨脹的小樣經濟將迎來拐點。
對美妝集合店而言,來源成謎的化妝品小樣是其宣傳、引流的賣點,但如果不能保證商品的正規合法,很難不“成也小樣、敗也小樣”,小樣將反噬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