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OPPO舉辦了2021年度的未來科技大會,展示了多項技術成果,包括首款自研芯片,以及首款智能眼鏡。
在芯片方面,和小米自研ISP芯片(圖像信號處理器)不太一樣,OPPO這次的自研芯片從NPU(神經網絡處理器)開始,用臺積電6nm先進制程工藝生產制造。
OPPO造芯片的方向選擇要理解起來并不困難。AI計算的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神經網絡模型,尤其是在視頻使用頻率更高的當下,計算攝影需要有更高的性能和能效支持,這也是在傳統的CPU和GPU之外,NPU存在的價值。而ISP只是對圖像信號做出優化處理,根本上的算力問題并沒有提升。
OPPO芯片產品高級總監姜波
據介紹,在AI計算能效方面,OPPO這顆NPU主要采用了DSA(Domain Specific Architecture)的架構,實現“專芯專用”,OPPO芯片產品高級總監姜波介紹,在這種架構下,芯片的AI算力最高可以達到18TOPS,相比蘋果A15芯片 15.8TOPS的數據略高。
不過,芯片AI算力的提升,通過堆料芯片計算面積和主頻就可以實現,值得注意的是,OPPO的NPU同時還降低了芯片的能耗,功耗控制在了比較低的11.6TOPS/W。
除了AI算力的提升,OPPO的馬里亞納 MariSilicon X芯片其他的技術突破在于:更好的HDR模式、無損的RAW計算、以及最大化傳感器能力的RGBW Pro模式。
首先,馬里亞納 MariSilicon X集成了OPPO自研的MariLumi?? 影像處理單元,這一單元支持最高20bit的處理位寬,也支持20bit Ultra HDR——這也是目前旗艦平臺HDR能力的4倍。
以暗處拍攝場景為例,對于普通的手機攝像頭來說,對焦點放在最亮處和最暗處時的影像差異明顯,而根據OPPO方面的數據,這顆自研的芯片在暗處場景下,最亮與最暗處的亮度對比極值只有100萬比1,幾乎是人眼的水平。
其次,物理場景的光信息,在形成拍攝畫面之前會有一定的折損。傳統的計算攝影是在影像鏈路的最后端(即YUV域)做AI計算,但這種處理模式的問題在于,鏈路中的多次轉換會導致圖像數據丟失了大量的信息和細節。而OPPO的馬里亞納 MariSilicon X,則是把這一過程推到了更前段的RAW域,減少了圖像原始信息折損的現象。
MariSilicon X
最后,通過雙通路的設計,讓馬里亞納MariSilicon X芯片內部實現了對RGB和W像素的分隔處理,最大化利用每一種像素特性——這也提升了芯片能夠在傳感器尺寸沒有提升的情況下,增加解析力和信噪比。
不過,這顆芯片要等到2022年第一季度,才能在OPPO高端旗艦FindX系列新品首發搭載。
造芯是OPPO提高技術壁壘,以及推進高端化轉型的關鍵一步。OPPO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陳明永在演講中也表示,“馬里亞納 MariSilicon X只是OPPO自研芯片的一小步,OPPO未來會持續投入資源,用幾千人的團隊,去腳踏實地做自研芯片。”
除了芯片,OPPO這次還發布了首款智能眼鏡OPPO Air Glass。而在前兩年的未來科技大會上,OPPO發布的智能眼鏡還只是概念產品。
OPPO Air Glass
或許延續了手機的思路,這款眼鏡最大的賣點依舊是輕薄——采用了單目的分體設計,重量只有不到30克,鏡片的厚度只有1.3毫米。值得注意的是,或許是為了讓這款產品更加ToC,眼鏡本身并無法獨立佩戴,而需要搭配一款眼鏡架使用。
OPPO Air Glass鏡片本身用的是目前最常用的衍射光波導技術,入眼的亮度大概是1400尼特,單色顯示。
AR眼鏡目前在C端尚未大規模推進,主要原因還是沒有找到殺手級應用,這也依舊是擺在OPPO眼前的難題。據介紹,OPPO Air Glass的使用功能包括智能翻譯、實時提詞、導航、AR探店,后兩者的功能系與百度地圖合作。交互方式上,支持觸控、語音、手勢和頭動操控。
硬件層面,這款眼鏡搭載的是驍龍4100可穿戴平臺,支持10.5小時續航,預計在明年春節開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