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開盤,北交所個股吉林碳谷漲逾6%,股價創新高,市值突破200億元。前一個交易日,該股大漲28%。
中信證券研究員王喆在11月19日發表題為《吉林碳谷:碳纖維原絲龍頭,立足核心優勢跨越轉折點》的投資價值分析報告,報告預計公司2021-2023年歸母凈利潤為2.48、4.51、6.52億元,給予2022年目標價85元。按公司周五收盤價46.17元計算,其還有84.1%的上漲空間。
申萬宏源研究所首席分析師劉靖表示,A股吉林化纖+精功科技的定增與大訂單相繼公布,帶動了碳纖維產業鏈的挖掘,隨著公募等資金進入北交所,出現了吉林碳谷的價值重估。
“吉林碳谷是碳纖維原絲龍頭企業,產能位于全國首位,隨擴產計劃逐步落地,公司市場份額料將持續增加。碳纖維需求受益于風電葉片大型化與軍機裝備先進化保持高速增長,國內碳纖維加速擴產將促進上游原絲需求提升。”王喆指出。
碳纖維是一種高性能的增強材料,廣泛應用于航空航天、風電葉片、體育休閑等行業中,美日企業在行業中具有先發優勢,產能占據全球半壁江山。但中信證券報告指出,國產碳纖維產能較為集中,近年整體產銷率提升,吉林碳谷正逐步實現進口替代。
數據顯示,2016-2020年間,吉林碳谷實現了收入和凈利潤的大幅增長,營業收入從1.7億增加到11億元, 4年年復合增長率為9%,歸母凈利潤從151萬元增加到1.39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達210%。
利潤大幅增長,主要得益于去年公司剝離了增收不增利的丙烯腈貿易業務,集中原絲主業。
劉靖指出,9月之后碳纖維短缺,碳絲價格迅速上漲,11月單月上漲20%,原絲噸凈利從原來的7K左右上漲到了1萬附近,碳絲的噸凈利上升到了2.5萬左右,導致出現周期成長疊加,是吉林碳谷大漲的原因之一。
而伴隨著技術成熟,成本下降,吉林碳谷的盈利能力也在持續釋放。《2020年全球碳纖維復合材料市場報告》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原絲產能為10.5萬噸,同比增長約60%。王喆認為,隨著多個企業拋出原絲擴產計劃,我國原絲產能將繼續提升。
截至發稿,吉林碳谷上漲8%,報63.89元,最新市值203.54億元。
關注獲取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