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來了,又到了邊吃泡面邊刷《請回答1988》的時候了。
這劇還真是費泡面,這不,上流君終于在吃膩了超市里的泡面后,收到了來自廈門盆友的安利:廈門泡面一定要吃!yyds都無法形容的好吃!我心目中最好吃的泡面!
一連串的感嘆號令人不禁按捺不住好奇:廈門泡面,真有這么神?
P.S.本文出自激情安利,真的不是恰飯。
如果抓一個外地人,問他“你最喜歡的泡面是什么”,得到的答案99%會是五花八門:某師傅、合某道、湯某人、火雞面、螺螄粉……
但如果抓一個廈門土著,問他同樣的問題,得到的答案99%是相同的,那就是廈門泡面。
千萬不要小瞧這上個世紀的簡陋包裝,因為就像這包裝上的slogan,它就是名副其實的廈門人兒時的美味記憶,當這個包裝一亮出來,你很快就會發現身邊突然多了幾個眼睛放光的廈門人。
如果你來廈門旅游,你會發現,上至五星級希爾頓酒店,下至街邊的麻辣燙小攤,廈門的各個角落,都有這款廈門泡面,千萬別小瞧它,錯過了它也就錯過了廈門的精髓。
對于一個廈門人來說,美滋滋的一天,從廈門泡面開始才算完美。
早上起床,煮一包廈門泡面,煎一個荷包蛋(奢侈的話加點蔬菜、魚丸),用Q彈筋道的泡面拂去早晨朦朧的睡意,喚醒元氣滿滿的一天。
吃完后擦擦嘴感嘆一句:“誒門泡皿幾好呷!!!”
中午來碗沙茶面,面必須是廈門泡面,如果口重,還會把方便面料包再撒上去,鮮上加鮮,根根帶湯掛汁、爽滑筋道的面條“吸溜”一口送進嘴里,這才是地道的廈門吃法。
晚上和家人朋友聚餐吃火鍋,素白的廈門泡面搭配“咕嘟咕嘟”的濃烈的鍋底,既能緩解舌尖上火辣辣的感覺又能填飽肚子,堪稱絕配。
至于夜宵,廈門的每一家夜宵攤上都少不了廈門泡面,或炒或拌或煮,配上QQ彈彈的土筍凍和小章魚,再來點甜辣醬,這就是最撫慰人心的廈門深夜食堂。
在童年的匱乏時期,廈門小孩最愛的零食,必定是把廈門泡面捏捏碎撒上料包搖一搖,什么小浣熊干脆面那都比不上。
若是發燒感冒了,其他地方的父母一定會禁止小孩子吃泡面,但廈門人的父母則是:“趁熱吃一碗發發汗就好了。”
而到了上大學,去外地的廈門同學,必定會在行李箱中帶上一大包廈門泡面,時不時還要叫家里人再寄點,大學四年攢下來快遞費可能都比泡面貴,大概這就是廈門游子年紀輕輕的鄉愁吧。
總之誒門人的生命中不能沒有廈門泡面,就像青島人不能沒有啤酒,貴州人不能沒有折耳根。
廈門泡面在廈門人心中的Top1地位還體現在,廈門泡面一年的銷量就有1500萬包,并且在這幾年方便面市場整體銷量下降的行情下,廈門泡面以5%的速度維持著穩定增長。
在廈門每年銷售的泡面除了出現在家庭的日常餐桌上,還有相當一部分進入了餐飲行業。
如果你去街邊吃麻辣燙,記得叫老板煮上一碗廈門泡面,咬一口烤串,嗦一口浸滿湯汁的面條,聽著身邊的廈門食客用閩南話交談著,感受夜晚的風吹過冒汗的額頭帶來的絲絲涼意——這就是廈門人的夜晚。
其實,在廈門泡面包裝上,比“廈門泡面”四個字更大的,是“即食伊面”四個字,而它的生產商家“雙山”的商標顯然太小了而不被看見,反正廈門人就認“廈門泡面”。
如今,廈門泡面口味眾多,雪菜肉絲味、紅燒排骨味、紅燒牛肉味等不同口味層出不窮,包裝上都印有“廈門泡面”四個大字。
但在廈門人心中,沒有任何一種口味能夠替代沙嗲味的泡面,因此廈門人嘴里的“廈門泡面”往往說的就是“沙嗲味”,大概這就是廈門人心中的原味。
“沙嗲”來自于印尼語,由過去下南洋的華人從印尼傳入福建,“嗲”和閩南語的“茶”發音相似,所以“沙嗲”也是“沙茶”,廈門人愛沙茶面眾所周知,但外地游客不知道的是,廈門人吃沙茶面也要用沙嗲味廈門泡面。
從1986年第一包沙嗲味廈門泡面誕生到現在已經35年,廈門泡面依舊采用充滿年代色彩的紅藍白三色包裝,包裝袋里還是簡簡單單一塊面餅加一包調味料,價錢也只不過從三十年前的幾毛錢一袋變成一塊五一袋。
但它卻陪伴了幾代人,不論是60后,還是90后、00后,廈門泡面都是共同的美味記憶。
作為廈門人心中的寶藏泡面,廈門泡面的privilege體現在它擁有一個專賣門市部,在廈門可以等同于旗艦店。這個門市部位于將軍祠路上,卷門上還有手寫對聯“雙山泡面古早味,福禾正港沙嗲香”。
盡管其他超市、小賣部里都有廈門泡面賣,但這里種類最為齊全。
小小的一方天地里,塞滿了廈門泡面的“多種周邊”,不光有普通的袋裝包裝,還有純面餅版本(雖然口味不大一樣)、雞蛋面、蕎麥面、面線等等,甚至還有大包的沙嗲調料包,方便買回去自己DIY烹飪,當然,更多的人是整箱整箱的廈門泡面往家里搬。
其實在上個世紀,這樣的門市部在廈門有許多家,但多年來最終被市場淘汰到只剩這一家。這里不接受微信、支付寶支付,只能現金,門市部安居一隅,任歲月流逝,一切好像還是30年前的樣子。
廈門泡面在廈門人心中的地位,在于它可以作為“家中常備儲備糧”,不知道吃什么,沒什么胃口,那就來一包廈門泡面。
廈門人愛它的簡單,連油包都沒有,其余全靠自由發揮,在家隨便煮、炒,都能有別樣的風味。
“高端的食材往往只需要最簡單的烹飪方式”,對廈門泡面死忠粉來說,只用清水煮甚至不加任何調料也能成為人間美味。
簡簡單單加上西蘭花、荷包蛋,或是配上叉燒肉、青菜和豆芽菜,無論作為早餐還是作為宵夜都能吃到一根面條都不剩。
面餅過水后跟包菜、雞蛋、胡蘿卜一起炒,淋入生抽、老抽,出鍋前加一把小香蔥,就是一盤優秀的炒廈門泡面。
如果有古龍牌豬肉罐頭/午餐肉/香菇豬腳/炒三絲,請一定加上,說它們是絕代CP絕不為過,畢竟在不少砂鍋攤、麻辣燙店里,煮廈門泡面加上古龍香菇肉醬都是基本操作,這兩大廈門特產的“完美聯名”,足以勾出廈門人的饞蟲。
對于熱愛廈門泡面的廈門人來說,泡面既可以作為一道菜,也可以與其他菜肴搭配,為其錦上添花。
能夠如此百搭,也得益于它的面餅經得住煮、拌、炒后,依然能夠保持Q彈爽滑。
據廠家人員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透露,廈門泡面的調味料從創始至今,配方也一直沒有進行過更改,如今它已然成了廈門味道的代表。
如果你去廈門旅游,在如何吃廈門泡面這件事上還得請教廈門人,話不多說,上教程。
不光廈門人愛吃廈門泡面,廈門的神仙也愛廈門泡面。在廈門大大小小的廟宇里,廈門泡面還是喜聞樂見的供品。
泡面這樣的尋常美食,總是讓人在歷經生活的疲憊之余,在一口熱氣騰騰里獲得些許慰藉,對廈門人而言,廈門泡面不光是泡面,更是他們的情懷和心中最柔軟的記憶。
或許,你也想來一包廈門泡面嗎?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網易上流”(ID:heyupflow),作者:腦洞,36氪經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