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北京懷柔瓦美術館首展“局部城市”開幕,首展主題為“鄉村文藝復興·在發生”。這是由2049集團投資建設的瓦美術館首次與公眾見面,也是坐落在慕田峪長城腳下的北溝村發掘文旅潛能的又一新動作。
此前,2049集團已在北溝村布局了三卅精品民宿及瓦廠鄉村遺址酒店項目。憑借對文旅產業的重視與發展,北溝村的商業價值近年來不斷得到提升。2049集團作為商業主體,其對北溝村的投資還有強有力的產業支撐。
和市場上眾多千篇一律的“假文旅小鎮”不同,2046集團在北溝村開發的諸多項目不是一個和當地村莊生活隔斷的空間,而是在現代管理的基礎上,嵌入了當地的村民生活和村莊面貌,并支持村民改造自有房屋,發展民宿、餐飲等配套產業。
這改變了國內文旅項目長期以來未能突破的“文旅+地產”重資產模式。此前受制于這一模式,文旅項目資金投入大、建設周期長、回籠資金慢,這也促使項目開發商大多以文旅為名,借地產回血,而項目后期的運營則未能探索出一條長期可持續的發展路徑。
事實上,文旅地產的業態早已不再局限于住宅和酒店,對項目運營能力要求較高。尤其是隨著媒介和審美的變化,文旅項目的商業標準也有了很大的變化。分享經濟、粉絲經濟、社群經濟正在深刻影響和改造著文化的生產、傳播和消費流程,打破了傳統文化行業間壁壘,拓展了文化產業的邊界。
阿那亞的火爆正說明,針對消費人群精神需求、文化需求與認同感需求的滿足,足以向阿那亞輸送穩定的客流與現金流。而北溝村當前也延續這一邏輯,向內探討文化旅游的內生動力。
國家旅游局數據顯示,未來10年,我國文旅市場規模預計達到30萬億至50萬億元。不過,在疫情間歇性反復、影響尚未完全消除的當下,旅游行業短期受制約仍是這產業鏈條上的各方從業者亟待解決的問題。
統計數據顯示,在疫情爆發前的2019年,我國國內旅游人數和旅游收入分別達到60.6億和6.63萬億,同比增長9%和11%。而在受疫情影響最為嚴重的2020年,國內旅游人數和旅游收入大幅下滑到28.79億和2.23萬億。
以民宿為例,2019年國內在線短租用戶和在線民宿市場交易規模分別達到2.28億人和209.4億元,同比增長55%和64%。但2020年,國內交易規模又分別滑落至1.82億人和125.8億元。盡管目前疫情逐漸平穩,機構預測2021年民宿交易規模有望回升至201.3億元,但結合近期小范圍內時有反復的情況來看,休閑旅游等非必要性出行仍會受到限制,這也為民宿等行業的恢復節奏增加了一層不確定性。
因此對于像北溝村這類定位于城際周邊游的目的地來說,如何在周邊文旅項目遍地開花中打造自身差異化,吸引更多北京、天津等周邊城市人群前來,并保持自身活力,提高客群復游率,仍是它們平穩穿越疫情周期的挑戰。
關注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