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內的眾多互聯網求職平臺中,領英(LinkedIn)所處的位置非常特殊,首先它與智聯招聘和拉鉤等平臺不同,領英所處的細分賽道為社交招聘,按其官網的介紹為“職場社交網站”,并非專業類的求職平臺。
其次,作為微軟旗下的產品,領英是少有的還在國內運營的國外社交招聘平臺,是許多國內企業尋找海外客戶的媒介。
最近,關于網絡上流傳的許多微軟將關閉領英中國服務的消息,領英為此專門發文辟謠,表示相關傳聞為不實信息,同時領英還強調將對當前的戰略進行調整,“于今年內發布一些列全新的產品和服務,將專注于提供連接職業機會的價值?!?/p>
結合“領英致中國會員的一封信”透露的信息,未來領英中國提供的新產品及服務將不再涵蓋用戶原創內容的發布和互動功能,產品將專注于求職。那么領英為何要對國內的業務進行調整?沒有了社交屬性的領英新應用,將如何面對其它同類型平臺內的競爭?
對于領英中國的戰略調整,網絡上用戶的反應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兩個類型,其一是對此業務調整感到不解,直呼為什么要關閉社交功能,那下載領英的意義何在、為何不用其它求職應用;其二,部分用戶對此表示拍手叫好,一些理由是領英功能難用且垃圾郵件推送較多。
當然,以上都是正在或曾經使用領英的用戶,領英的熱搜一出,許多用戶的第一反應是這是啥熱搜、這是什么平臺等等。
關于領英的改變,領英給出的解釋是在過去的七年間,我們越來越清晰地看到,領英在“連接職業機會”上所呈現的核心優勢和價值,“找工作”已經成為中國用戶來到領英平臺的最主要原因。
一些領英用戶對這樣的解釋似乎并不買賬,喜歡把問題緣由往其它方向引,但不管怎么說領英在國內的確相對小眾,一直保持著自己的高冷形象,領英在國內市場的發展需要迎來一些改變。根據領英官網的介紹,領英全球會員總數為7.74億,覆蓋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但在國內市場卻不一樣,與同類型的脈脈對比,領英在用戶月留存率等數據上遠不如脈脈。
根據Mob研究院的數據顯示,領英的用戶月活天數接近脈脈,但輸在月留存率上,即脈脈的用戶粘性更高。
在活躍用戶上,截止至2019年6月,據易觀千帆的統計數據,領英的月活用戶為81.65萬、日活量為12.37萬,而脈脈同期的數據分別為月活671萬、日活76.21萬。在國內,若將自己局限在某一小眾市場內平臺是很難發展壯大的,外來的平臺在國內市場發展需要更多本土化設計。
不只是高冷和小眾,領英上的一些賬號也是充滿“雷點”,時常發布各種不合規的內容。另一方面,領英的數據保護備受爭議,領英上存儲有大量國內用戶的隱私數據,而領英此前接連被爆出用戶數據被泄露的消息,數億用戶數據被黑客公開兜售。
綜合來看,領英的改變是必然,財大氣粗的微軟可能并不在意領英中國能貢獻多少營收,但領英在國內的發展至少要找到更合適的定位、突破現在的窘境,而不是繼續保持高冷。那么告別社交功能的領英新應用,能否在國內激烈的求職應用市場中找到突破口呢?
領英走的是社交招聘的發展路線,在該領英內國內的玩家并不多,相對比較知名的只有脈脈和大街網等少數幾個平臺,更多平臺走的都是垂直類或綜合類招聘路線。領英中國此次著重強調對社交類的功能進行切割,也就是新的應用將變成單純的招聘平臺,領英的這些改變或許與赤兔的失敗有一定關系。
在國內市場,除了領英主應用外,領英在2015年專門推出過新的實名職場社交App赤兔。相較于領英,赤兔是市場需求進一步細分下的產品,定位為年輕職場人群的分享平臺,不過國內用戶似乎并不吃“社交+招聘/職場”這一套方案,最終,運營了幾年的赤兔只能選擇下線。
領英新應用告別社交功能后,無非是向垂直或綜合招聘平臺方向靠攏。在筆者看來,即使在國內招聘平臺競爭越來越激烈的今天,沒有社交功能的領英新應用仍具有不錯的發展前景。先來看用戶職業劃分,同樣是來自Mob研究院的數據,相比脈脈,領英上的職業白領用戶占比高達85.5%,潛在用戶比例更高,有利于領英新平臺高端化和專業化的發展。
在市場層面,許多用戶也在期待更多優質的招聘平臺出現,通過多個平臺進行求職是多數用戶的習慣。根據艾媒咨詢的數據,在2019年中國網絡求職者招聘平臺使用數量調查中,選擇多平臺的用戶比例為73.6%,其中選擇2-3個平臺的用戶占比最高達52.1%,而在多種不同類型的招聘平臺中,綜合性招聘平臺是大多數用戶的首選。
不過需要注意,傳統的模式可能已不適合新玩家,要想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脫穎而出,領英需要探索出新的發展模式。以異軍突起的Boss直聘為例,2021年第二季度中,Boss直聘營收11.68億、同比增長173.9%,付費企業客戶數達到361萬家、同比增長135.9%,平臺月活為3040萬、同比增長44.8%,按月活數據來看,Boss直聘已成為國內最大的在線招聘平臺。
之所在能超越眾多領域內的老玩家,離不開Boss直聘開創的“直聘”模式,以“算法匹配+在線直聊”的招聘方法,直擊用戶的痛點,提高應聘者和用人單位間的溝通效率。
沒有社交功能,無疑會影響領英中國現階段的發展,但沒有了社交包袱,使得領英中國的改革不會再束手束腳,得以更大膽地做更多嘗試。平臺要考慮更多用戶的真實需求,才能獲得更長遠的發展,告別高冷擁抱大眾市場,這一步領英中國要走,也不得不走。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鋒見”(ID:feng_keji),作者:半個月亮,36氪經授權發布。